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传承》2016,(8)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涵盖人的需要、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个性四个方面。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坚持丰富精神需要和提升素质相结合、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发展社会关系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相结合以及全面发展与个性教育相结合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逻辑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及其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自由个性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整、由贫乏到丰富、从潜在到现实的发展,其中,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原初动力,以劳动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体系的完善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和谐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的自由个性的形成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和终极归宿。  相似文献   

3.
帅传系 《前沿》2006,1(7):3-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的全面发展"表述为"最全面的发展"、"自由的发展";其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随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人与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完善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教育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自由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张平增 《岭南学刊》2007,1(2):90-93
创新能力与人的素质内涵是一致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人全面发展具有永无止境趋向的最高目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实现。其实现的重要基础是,构建以营造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和机会均等的社会竞争机制为核心的健康的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6.
李校利 《岭南学刊》2003,(5):99-100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时代性问题,自从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七一讲话中提出“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重大课题以来,学界迅速掀起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热潮。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复杂多样的含义和丰富深刻的内容,人们结合江泽民的有关论述及时代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意义进行探讨。多数人认为,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推进人的生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人的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为基本内容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而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注意利用时代所能提供的各种条件。网络就是当今时代提供给我们今天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它与21世纪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8.
全面、正确地揭示人的本质是科学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的逻辑起点。人的本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思维本质。从人的自然本质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和素质的极大提高;从人的社会本质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和完善;从人的思维本质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思维在崇高理想和目标指引下的不断开拓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周世兴  牛毅琴 《理论月刊》2002,42(12):88-90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既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人的全面发展给予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人的活动、需要、能力、自由个性、社会关系、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价值的实现等七个方面,论述了知识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并讨论了知识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温世明 《前沿》2006,42(2):213-218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小康社会建设是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来的崭新概念,也是实实在在的伟大实践。只有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小康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发展具有一致性。社会的发展进步实质上是人们追求幸福和全面发展的结果。小康社会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包括良好的政治氛围、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及物质、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可靠保障等。  相似文献   

11.
Alarge quantity of well preserved fossils of pre-historic marine life have been found .in the strata of the mountainous region in Guanling National Geopark in Guizhou Province. "It looks like their cemetery," commented Zhang Dapeng, curator of the geopark museum, pointing to the staggered array of quiet mountains in the distance that houses their graves. But that's a gloomy view of a geopark that in fact sparks a lot of delight, pride, and some controversy as well.  相似文献   

12.
何春宏 《桂海论丛》2003,19(5):32-34
要从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及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西部大开发对贫困县经济发展提出的具体机遇与挑战 ;二、面对机遇与挑战 ,贫困县经济发展思路创新应确立的具体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决策分析方法、开发战略、产业组合方式和激励机制 ;三、遵循思路创新 ,贫困县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应确立的具体发展战略 ,推展策略和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4.
范美华 《桂海论丛》2003,19(5):29-31
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加强与改进自身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始终居于支配地位的、具有突出作用的一支中坚力量 ,它的状况如何 ,将直接影响整个社区建设。长期以来 ,党的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不同程度存在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街道党建思路、方法 ,忽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出现的新问题 ,必须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 ,认识规律 ,解决存在问题 ,探索新的党的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在管理过程中,高层管理者们对重大决策问题的处理常常不喜欢基于理性分析,而是主要依赖于对需要决策的情境的直觉性判断。即"隐性知识"和直觉在战略决策制定中的价值极其重要。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隐性知识"与"明确知识"的区别及其相互转化,特别强调了"隐性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报告文学带有新闻与文学的双重特质,它是把新闻性与文学性合而为一的新闻文学与艺术报告。报告文学最初脱胎于新闻报道,比较注重新闻报告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文学性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腐败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任何阶级社会内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现象。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 ,腐败现象具有高发性和多发性特点 ,必须认真研究。本文论述了腐败产生的社会原因 ,提出了治理和减少腐败的各种法律、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China brings its yuan one step closer to be a global currency by allowing direct trade with the Japanese yen Shanghai Hyron Software Co., having business relations with the Japanese market, started receiving favor from investors recently thanks to the June 1 official start of direct yen-yuan trading in the  相似文献   

19.
To achieve "the future we want,"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nations must embrace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Twenty years ago, history was made in Rio de Janeiro, Brazil, at the June 1992 Earth Summit, a landmarkglobal meeting that adopted Agenda 21,  相似文献   

20.
正Slow trains connecting towns in China's remote areas are more than a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Convenient, cheap, many stops—slow trains, with these merits, still chug their way across China in the era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The train is like a small society. Many locals take it to attend regular fairs in nearby tow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