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问卷法对深圳市667名流动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一般压力理论为研究视角,探究父母虐待对流动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影响以及越轨信念、学业投入、家庭经济贫困、不良朋辈交往和社区风险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虐待对越轨行为有显著的正影响,越轨信念、不良朋辈交往和社区风险对虐待和越轨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高越轨信念、与不良朋辈交往、生活在低风险社区的被虐待流动青少年具有更高的越轨风险。本研究对于预防和干预流动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越轨新闻的传播具有正功能、反功能和非功能。越轨新闻传播的正功能一直被忽略,主要体现在:进行一般犯罪预防,防止犯罪发生;引发对越轨行为的制裁,进行犯罪控制;从制度上完善犯罪预防;引起潜在受害人的觉醒,进行被害预防。越轨新闻传播的反功能表现为:消极的犯罪示范功能;价值导向功能发生偏差。非功能论者指出,犯罪者具有特殊的生理机构,而证明越轨新闻和青少年犯罪存在联系的效果论是站不住脚的。目前,对越轨新闻传播增强正功能,消除反功能的种种路径选择都只是限于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越轨行为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外来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越轨行为的特点和类型,运用失范理论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外来青少年越轨的原因和越轨发展形成的过程,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新生代民工阿星的故事深入剖析了外来青少年越轨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发生原因及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越轨行为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外来青少年这个特殊的、有研究价值的群体的越轨行为的特点和类型,更运用失范理论较为深入的探讨外来青少年越轨的原因和越轨发展形成的过程,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新生代民工阿星的故事来深入剖析外来青少年越轨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发生原因及路径。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几点控制外来青少年越轨行为发生的建议,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为“问题青少年”的街角青年研究和作为“乡村问题”的乡村混混研究均是作为“问题研究”的“越轨”青年研究。街角青年、乡村混混等“越轨”青年群体的生长,主要是源于社会转型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缺位、主导性公共舆论的缺失与社区内部惩罚性机制的缺乏。乡村混混与街角青年的存在,已经不是单个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病。从社会病视角去看待、研究被添上“越轨”标签的青年群体,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和理解“越轨”青年本身。  相似文献   

6.
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存在密切相关性,控制理论认为犯罪是低控制能力和相宜机会结合的产物,当行为人与社会的联系断裂或者被削弱时,便可能产生犯罪。青少年心智能力发展不成熟,网络游戏中为迎合青少年心理而加入的暴力等负面元素和游戏的高仿真性进一步削弱了青少年玩家的自我控制能力;过多投入网络游戏导致青少年玩家与传统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弱化甚至断裂,进而更容易在网络游戏不健康的亚文化环境下实施越轨行为。  相似文献   

7.
社会解组与社公控制理论虽能有效解释乡村青少年越轨现象,却未能揭示乡村“问题少年”现象发生机制的关键环节。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转型过程中社区社会资本匮乏是导致乡村少年越轨问题日益突出的重要原因。因此,防范、矫治乡村青少年越轨的思路之一是重构乡村社区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8.
信息窗     
调查研究发现孩子行为越轨源于压力过大最近召开的北京“妇女发展,儿童成长”论坛上,一项来自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关于当代中国未成年人面临压力与发生越轨行为的关系的研究,吸引了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目光。从2001年开始,中国政法大学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合作开展《未成年人压力与越轨行为相关性问卷调查及比较研究》项目,并计划在内地、香港,在中学进行问卷调查,这是在这一领域内进行实证研究的首次国际合作。整个调查问卷共有360个题目,涵盖了未成年人可能面对压力的各个方面,内容的丰富在青少年调查中极为少见。日前…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网络越轨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学界的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互不兼容的混沌状态。有人把网络空间(cybersociety)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场域,也有人把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看作是在信包网络技术主导下的一种社会形态,这构成了目前关于青少年网络越轨研究的两个基本视点。实际上,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类社会,因此需要在虚拟和谐理念下从网络秩序的角度来探讨青少年网络越轨,进而探索从虚拟风险走向网络秩序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从越轨行为的产生到步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其中的过程既包括个人生理与心理的转变,也包括其所接触的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量的案发事实表明,身处亚文化群中的青少年是非常危险的,而当前我国的青少年亚文化群又确实开始显现泛滥之势,这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认识与控制青少年亚文化群,如何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进而大幅度降低犯罪率,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虚拟性严重影响着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的社会角色,从而引起角色冲突,甚至导致角色失败,使得一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人格变异和心态扭曲,在具体行为的选择上经常处于二难境地,因而极易产生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因此,树立网络意识,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努力减少和避免这种角色冲突,就成为广大青少年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一般压力理论来解释流动儿童的弱势地位(压力来源)、负面情绪与越轨行为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基于2011年广州市中学生生活调查的数据,本研究运用负二项回归(NegativeBinomial Regression)模型分析了各种压力来源对流动儿童的负面情绪及其越轨行为的影响,并比较了流动儿童与广州本地儿童在越轨行为模式和形成机制上的异同。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越轨行为显著高于城市本地的青少年,尤其是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其越轨行为更加严重。研究进一步发现,压力对流动儿童的越轨行为有直接作用。其次,同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面临更多压力源以及程度更为严重,他们更有可能出现与教师的负面关系及承受更大经济压力。再次,个体的压力越大,越容易产生紧张、绝望、烦躁或焦虑、沮丧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等负面情绪;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儿童面对压力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比流动儿童更为严重。最后,本研究证实负面情绪是压力与流动儿童越轨行为间的重要中介变量;由于缺少社会支持,流动儿童的负面情绪更易导致其越轨行为的发生。本研究显示艾格纽提出的一般压力理论对理解中国未成年人的越轨和犯罪行为有较强针对性,也有助于我们提出改善流动儿童社会境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文本中蕴涵着对青少年越轨行为及其矫正的主旨。作者吴承恩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归因及其纠正,为我们研究青少年越轨行为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最近召开的北京“妇女发展,儿童成长”论坛上,一项来自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关于当代中国未成年人面临压力与发生越轨行为的关系的研究,吸引了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目光。从2001年开始,中国政法大学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合作开展《未成年人压力与越轨行为相关性问卷调查及比较研究》项目,并计划在内地、香港,在中学进行问卷调查,这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大学生是否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看作一个“因变量”通过对越轨社会学主流话语中的七大理论取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从中提取符合中国社会情境,可以解释中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也即对本文设定的“因变量”产生作用的12个“自变量”。在提取“自变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建立了一个可以分析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整合性理论模型,并根据整合后的理论,对预防和解决中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历来是全球瞩目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十分突出,且有低龄化、暴力化、严重化的趋向,这不得不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和重视。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病态,虽有其自身发展所决定的人格特点,更有其赖以产生的广泛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犯罪社会学理论研究中较突出的法国里昂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卡萨尼认为:“制造犯罪者是社会,引诱人并将其推向犯罪的也是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犯罪正是在特定情景下,作为社会脆弱群体的青少年缺乏支持而导致社会化过程失当的反应。于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即如何构建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支持系统,防患于未燃,以期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社会网络与其权益保障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网络是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社会援助体系,青少年的社会网络对其权益保障起着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青少年权益遭受侵害的重要来源正是其社会网络,而青少年在权益遭受侵害时又多会求助于自己的非制度性的社会网络,并且青少年社会网络的结构要素如网络规模、角色类别次数等也是其权益遭受侵害的生成性因素。在青少年权益保障中,社会网络承担的是“守门人”角色,围家应当承担的是“守夜人”角色。从社会网络的角度视之,不仅可以看出青少年维权的缺失面,也可为其权益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一直是最为引入注目的社会角色和群体,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对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大多缺乏广泛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控制理论历来是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重要范式,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与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相伴而生的,是随着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逐渐深入而展开、发展、完善起来的;从西方控制理论出发,可以发现我国社会转型期还存在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三个主要特殊变量,包括腐朽思想文化、社会转型与教育教学改革;笔者尝试“移植”和“整合”控制理论,建构“三层面八因素”犯罪变量模型,并把它作为我国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瑞士的青少年性骚扰和性犯罪,尤其是青少年针对同龄人、同学和朋友的集体性犯罪案件已发生多起,有些甚至发生在10岁左右的孩子身上。面对愈演愈烈的青少年性暴力,人们将矛头直指色情网络和刊物。据瑞士苏黎世大学社会学院针对青少年的一项研究结果,全国至少有5万人可被视为“网虫”,他们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平均10个小时左右,主要是玩网络游戏、聊天、观看色情网站、下载网络音乐和影像等。人们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用迪尔凯姆《自杀论》中对自杀现象的分类框架,大致将流动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分为失范型,利己型和利他型,在理解《自杀论》原意的基础上,梳理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并得出以下结论:家庭教育与支持的缺失、在学校中被过早“边缘化”、转型时期社会控制的滞后,使流动青少年处于一种失范状态;流动青少年在城市遭到排斥,没有合理的上升渠道.经济问题是利己犯罪的主要原因,青春期特殊的心理状态也是犯罪的诱因;流动青少年被小团体接纳,认同小团体的越轨亚文化,害怕被排斥的心理促使他们走上了利他犯罪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