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案件时有发生,其中中毒占有相当的数量。中毒主要包括投毒或误服,以及误吸农药、工业化学品、伪劣食品等。氯磺酸中毒属工业化学品中毒,较为少见,其群体性中毒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群体性氯磺酸中毒案。1案例2001年5月,某市发生一起工业化学品储罐泄漏事故。事后经查明为氯磺酸储罐泄漏。由于有风及下大雨,毒雾在事故发生地造成抢救人员及周围居民大面积中毒。在数小时内先后有134人出现程度不等的症状,中毒人员的临床表现多为头晕、头痛、咽干、咽痛、呛咳、胸闷、乏力、气促、呼吸困难、畏光流泪等症状,且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 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 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6例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死亡的临床症状,法医学尸检和毒物分析资料。镇静催眠药中毒临床表现为昏迷、呼吸抑制、低血压、反射消失、周围循环衰竭等。病理变化以肺、肝、肾、脑等脏器较明显,肺淤血、水肿、肝细胞脂肪变性、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脑水肿等。病变程度与服药至死亡时间长短有关,中毒死亡与药物剂量、个体差异、所患疾病及中毒后抢救所致的临床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为断肠草(钩吻)中毒死因判定提供参考数据和病理资料。对一例口服自制中药致钩吻中毒死者进行尸体检验、组织病理检验、毒物检验,采用组织细胞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进行病理检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对心血、中药汤进行毒物检验,查阅了钩吻中毒的相关文献,总结钩吻中毒的中毒情况、中毒症状及死后血液或组织中的含量。钩吻中毒死亡案例报道较多,但死后毒物学数据较少,本例死者中毒的毒性成分主要是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血液中浓度分别为77.4、30.3、37.1 ng/mL;脏器组织病理检验发现窦房结动脉狭窄、窦房结区心肌纤维化,钩吻中毒的典型特征。急性钩吻中毒,脏器组织病理检验难以发现典型特征,但中毒死后毒物检验数据的积累可为死因判定提供基础数据,为相关案件的死因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他杀投毒致慢性隐匿性铊中毒7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铊中毒多属意外 ,投毒罕见 ,本文报道的是利用硫酸铊投毒引起慢性隐匿性中毒的案例 ,以期引起临床和法医工作者的重视。1 案例资料例 1 王某 ,女 ,36岁 ,职员。 2 0 0 0年 5月 10日无明显原因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双下肢疼痛 ,拒触摸 ,不能入睡 ,双手麻木、浅感觉减退 ,两足底痛觉过敏 ,肌电图示双上、下肢神经损害。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炎” ,“结缔组织病”。半年前曾因腹痛、皮疹在外科住院 ,当时怀疑“结缔组织病” ,治疗后好转。该次入院后症状持续加重 ,全身疼痛 ,尤其双手、双下肢痛觉过敏 ,生理反射迟钝 ,并出现脱发 ,呕吐 ,呼吸困…  相似文献   

6.
中毒前的朱今是多么可爱在北京方庄的一所医院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瘫痪姑娘,她神情呆滞,有时会自言自语”我是中毒7,我好不了(liao)7’她,就是三年前发生的清华女生托中毒事件的主人X——朱令,当时各国医生为她‘网上会诊”曾引起国内外舆论界的轰动。三年过去了,朱令链中毒的不幸故事却并没有结束;最近,她和她的家八起诉协和医院,认为其在滔疗过程中存在过失,构成二级医疗事故。由此,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昌忠“复杂病”,久久难诊断对于朱令和她的家人来说;噩梦始于那个冬天。闲叨年底,清华大学化学…  相似文献   

7.
毒鼠强中毒被误诊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鼠药毒鼠强俗名三步倒,化学名称为四次甲基二矾四胺C4HSO4NZSZ,是一种无色无味白色粉末状物质,微溶于水、两田和氢仿,难溶于乙醇,性质稳定,毒性较强,小白鼠LD。。致死量为0.Zm叭g.其毒理作用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人或动物中毒,一般都有兴奋、惊叫、全身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痉挛,四肢强直,并呕吐白沫或粉红色泡沫液体,牙关紧闭、站立不稳而倒地等症状,多在半小时内死亡.人中毒后,在催吐、洗胃的同时,早期使用苯巴比妥钠有一定解毒作用,可推迟死亡时间,降低死亡率.毒鼠强中毒在国内外少见报道,易被误诊为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8.
异烟肼(Isoniazid)又名雷米封(Rimifon),是广泛使用的一线抗结核病药物之一,主要经肝脏中乙酰化转移酶代谢,形成乙酰化异烟肼及异烟酸。乙酰化速度受个体遗传基因控制,有明显的个体和人种差异。在毒物案件中异烟肼中毒案例偶有发生,多为自杀、服用过量或急性、蓄积性中毒。本文报道一例在婴儿奶粉中投毒的案件,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从奶粉中检出异烟肼成分。  相似文献   

9.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患者邓某于2012年10月15日因"咳嗽伴痰中带血1周余"就诊于某县人民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双肺结核,并给予抗结核治疗。2012年12月中旬,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等不适症状,到某附属医院就诊,诊断为周围神经病(药物过量可能)。邓某认为目前损害后果是由医方的医疗过错引  相似文献   

10.
刘民  周勇 《刑事技术》2009,(4):61-62
地芬尼多(Difenidol),别名二苯哌丁醇,眩晕停,戴芬逸多,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地芬尼多中毒主要为药物过量而引起,投毒比较少见,笔者曾遇见1起地芬尼多服毒自杀案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简要案情某男,2岁零6个月,1996年10月23日意外掉入邻家四米余深的红薯窖内约10min.经及时搭救,虽脱离险境,但已人事不省,急送医院抢救,确诊为急性重度CO中毒.经多方治疗后仍留下严重后遗症.据调查,该邻居家的红薯窖在事故发生之前,曾用豆秆熏燃、消毒,后在窖口覆以塑料纸与外界空气隔绝.2病史资料患儿!岁时能站立行走,l岁余学语,2岁时能讲各种简单语言,平时活泼爱动.96年10月23日中午掉人红薯窖内约10min,人院诊断为急性重度co中毒.经吸氧、降颅压、营养脑细胞药物应用,3天后意识清醒,但出现阵发性抽搐、浅反射消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毒鼠强中毒后大鼠的血浆代谢组学随时间变化规律,从代谢组学角度揭示其毒理学作用机制,为毒鼠强中毒的相关法医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n=8),实验组大鼠灌胃1/4LD50(0.05 mg/kg)毒鼠强乙酸乙酯溶液,对照组灌胃等剂量乙酸乙酯溶液,灌胃后于24 h、5 d、16 d眼眶静脉采血(约1 mL),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血浆中的内源性小分子物质。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筛选显著差异代谢物,寻找与毒鼠强中毒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本研究以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VIP)值>1和student t检验的P值<0.05为筛选标准,中毒后不同时间点共筛选出显著差异代谢物30种,包括鞘脂类、氨基酸类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涉及到鞘脂信号通路、鞘脂代谢和ABC蛋白转运等10条代谢通路。结论 毒鼠强中毒后机体多条代谢通路受到显著影响,主要是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调节紊乱和能量代谢紊乱,整体变化呈现出累积效应,可为研究毒鼠强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朱大鸣 《法人》2014,(1):15-15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居民因收快递而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同时还有多人出现中毒症状。据了解,此事缘于氟乙酸甲酯作为快件投递中发生泄漏,污染了其他快件。  相似文献   

14.
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何谓神经病?严格地说,神经病和精神病是两个概念,但在群众的口头运用中,早已把神经病和精神病合二为一了.一提起神经病,我们就会想到精神失常的病人.他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语,时而哭时而笑,或面壁,或对空怒骂不止,或衣衫不整,甚而赤身裸体于大庭广众面前,更有甚者,举刀砍人.这都是精神错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1 案情资料1992年6月18日,河南某高等专科学校发生了一起严重投毒事件,中毒的原因系罪犯将大量砒霜(AS_2O_3)掺入学生食堂的面粉中,致使多人食后中毒,中毒者症状多在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发生.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数日后出现心电图异常、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脏器受损表现.全体中毒人员经及时治疗均脱离危险,无1例死亡.在实际统计住院的777人中,出现心电图异常的174例,肝功能异常71例,肾功能异常的73例,另外还有出现周围神经损害的28例,低热3例,便血15例,白细胞减少1例,皮肤紫癜2例,低血钾60例,高血钾3例,皮肤过敏1例,视网膜病变2例,血压下降3例(11/8kpa以下).中毒后第二日共测601份尿样,均检出砷,尿砷含量均超出正常值(0~0.126mg/L),其中最高值达10.06mg/L.  相似文献   

17.
214例中毒尸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毒死亡案在法医学尸检工作中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214例中毒尸检资料的统计分析,着力从毒物种类、中毒途径、死亡性质、年龄结构及农村中常见农药中毒尸体征象等问题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的资料源于本地区1987年以来受理的中毒死亡法医学检验档案,经筛选资料齐全的计214例;经调查证实及医院抢救或尸检后进行毒物化验其毒物种类明确的案例。1.性别男性78例,女性136例,男女比例为1:1·74。2.年龄见表1。3.毒物种类和中毒死亡性质214例中毒尸检涉及两类毒物,一类系农药中毒,另一类系抗疟药物中毒,农药中毒之…  相似文献   

18.
洋金花(曼陀罗)是常用的中草药,在临床上用于麻醉,治疗慢性气管炎和精神分裂症等症。洋金花又是有毒的植物,关于其中毒乃至误食致死的报道屡见于文献。“其花、叶、果实、种子均能使人中毒,中毒的时间一般以深秋(九、十月份)为多,以果实和种子中毒为主。”洋金花的有毒成份主要是生物碱。包括阿托品、莨菪碱和东莨菪碱。根据《全国中草药汇编》报道,“曼陀  相似文献   

19.
毒鼠强,因其对人体有剧毒,且无解毒剂,民间常为“没鼠命”、“闻到死”等,所以毒鼠强中毒的患者一般不死即伤。有关毒鼠强的中毒机制、病理变化等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但有关毒鼠强中毒的损伤程度评定的文献比较少见。本文通过对13例毒鼠强中毒者的法医学活体检验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毒鼠强中毒的损伤程度评定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毒鼠强中毒实质性器官组织超微病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i CH  Liu L  Liu Y 《法医学杂志》2005,21(2):107-109,1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毒鼠强中毒大鼠实质性器官的超微病理变化。方法采用灌胃方法使大鼠毒鼠强染毒,制作大鼠中毒模型,并以健康大鼠灌服生理盐水为对照,提取大鼠的脑皮质、脑干桥脑部、心、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进行超微病理观察。结果不同浓度的毒鼠强可对心肌细胞、脑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和肝细胞造成一定损伤,而对肾、脾组织细胞损伤不明显。脑皮质神经元细胞结构模糊,内质网轻度扩张,线粒体扩张水肿,且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脑干桥脑部可见多处弥散性软化灶,神经细胞核溶解,神经纤维细胞有坏死,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有间隙出现,脑干损伤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心肌细胞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坏死、线粒体弥漫性崩解或肿胀、肌丝断裂溶解、肌溶灶普遍存在等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肝细胞表现弥漫性肿胀,细胞模糊,肝窦狭小,内皮细胞肿胀,结构模糊不清,细胞质内线粒体明显肿胀,糖原含量减少,与中毒剂量和时间均呈明显相关性。结论脑、心、肝可能为其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或靶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