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家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属性和最重要的国家利益,主权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各国交往的主导原则。国家主权自其产生之后就不断遭到种种非主权化观念和理论的冲击,但是,这些观念和理论的现实依据并不充分。当今世界,国家主权的存在依然有着坚实的基础,主权原则仍是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原则。当代国际干预从现象上看似乎是对主权原则的破坏,但就其本质而言,或体现了主权原则,或体现了主权体系下的强权政治。当代民族国家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困惑,而主权的考虑仍是各国永恒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当前, 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安全受到了诸多挑战, 包括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组织、参与 全球性问题治理时对国家主权的合理干预和限制, 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 的经济主权造成的侵害, 也包括强权政治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安全构成的现实威胁甚至剥夺一国的 主权。挑战发展中国家主权安全的主体是西方大国和跨国行为体。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一员, 中 国的主权安全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继续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 树立国家主权新观念是中国维护主权安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法看国家主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是主要用于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的一个基本概念。自主权概念于 16世纪产生以来 ,有关主权问题的争论就从未间断过。不过 ,在 2 0世纪以前 ,“关于主权问题的讨论 ,主要是集中在主权是否可分的问题上”① 。但是 ,进入 2 0世纪以后 ,国家主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成为争论的焦点。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国家主权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有关主权问题的争论日趋激烈 ,由此引发的国际斗争也日趋尖锐。本文拟从国际法的角度 ,对此问题作些初步的分析、探讨 ,谈些粗浅的看法。一、主权的概念和主…  相似文献   

4.
黄岩岛事件因菲律宾挑战中国对该岛的固有领土主权而起,其主权归属也是菲方试图与中方争辩的焦点。双方在事件发生后重申了各自的主张,提出了本国的法律和事实依据。根据相关国际法和事实,中国不仅拥有黄岩岛的原始主权,该权利还经中国明确表达行使主权的意图与持续、和平、有效地行使主权转化为完整的领土主权,且有效存续至今。菲方无权依据有效控制对抗中国对该岛的既有合法主权,亦无法通过时效等其他任何方式取得该岛的主权。  相似文献   

5.
不干涉内政是中国所倡导的国际秩序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利比亚和叙利亚危机中这一原则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冷战结束后,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以人权干涉主权成为一种国际行为范式,并有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支持的趋势,这也使得中国外交面临一种两难困境.孟子在2000多年前齐燕战争时期关于仁义干涉的思想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主权观念对地区合作的影响体现在世界观、原则化信念和因果信念等方面。主权观念有利于建立行为者间基本的信任,推动地区合作。但由于各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难以消除的防范心理,国家之间的深度合作也难以实现。在中国-东盟合作过程中,主权观念既为合作的平稳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推动了合作的迅速发展,但也在观念逻辑和现实纠纷上阻碍着地区意识的生成和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东亚地区主权观念根深蒂固既与传统价值体系的延续有关,也与近代以来受屈辱的历史记忆有关,同时也受国家发展阶段与现实利益考量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具有长期稳定性,因而在主权观念问题上,短时期内地区各国都无意也无力改变。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来自如何平衡承担国际责任与遵循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尊重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之间的关系。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联合国自身对"不干涉内政"规范的认知和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对于"不干涉内政"原则的认知和实践亦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开始越来越积极地对待安理会的强制行动,承担与自身原则、利益、实力相符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8.
海合会作为区域一体化组织,一方面推进区域货币和金融一体化,另一方面又是主权财富基金的发源地和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海合会成员国主权财富基金在区域内的投资呈现出促进区域金融合作的潜能,它不仅投资广泛,而且出现了合资主权财富基金。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产业结构趋同导致投资品种单一、区域大国的影响,以及政治发展的障碍等。  相似文献   

9.
赵银亮 《南洋问题研究》2006,25(3):21-28,35
东盟方式被看作是一个身份建构的过程,这一建构不仅有赖于东南亚社会化的深入、决策体制的传统和文化特殊模式,而且也有赖于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和惯例。东盟外交和安全文化的缘起,是基于持久的为寻求独立的国家性和国际社会的主权平等基础上的。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蕴涵着对东盟方式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0.
对新干涉主义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 ,世界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新干涉主义作为美国霸权主义新的表现形式开始抬头并得到强化。当前这股逆流已对联合国宪章的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及其他现行的国际关系准则构成直接挑战 ,并且将对 2 1世纪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形成和建立产生深刻影响。一、新干涉主义是西方冷战思维的继续 ,是美国冷战后推行霸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兜售的新干涉主义 ,是以军事干涉和入侵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干涉主义与冷战时期以意识形态划线的人权外交相结合的产物。新干涉主义的论点主要是承袭了传…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2.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3.
1917年11月7日,斯莫尔尼宫沸腾的欢呼声向全世界宣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991年12月25日,镰刀锤头国旗的悄然降落宣告了社会主义苏联从地球上的消失.短短74年转瞬即逝,苏联于一夜之间突然崩塌,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不解,同时也为中外学者研究这一20世纪的"历史之谜"留下了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动摇了在伊朗乡村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伊朗的发展。伊朗传统的社会结构也因白色革命的成功推进而发生了激烈变革。经济现代化的长足进步客观上要求政治领域进行相应变革。巴列维无视这些变化 ,继续强化君主专制 ,推行独裁统治 ,致使新兴的社会阶层无权分享政治权力 ,传统的社会力量被摧毁。巴列维国王的独裁统治引起伊朗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推翻巴列维王朝成为伊朗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战斗目标。因此 ,白色革命后伊朗经济现代化进步趋向与政治领域滞后状态之间的矛盾构成巴列维王朝覆灭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初俄罗斯经济迅速反弹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 ,俄罗斯经济走势一改经济转轨以来连续下滑的颓势 ,出现触底反弹并持续增长的积极迹象 ,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增长主要的仍是经济严重危机后的恢复性增长 ,由于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的存在 ,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从俄罗斯转轨以来的经济走势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经济持续好转的原因及经济增长前景 ,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有一定启示的。  相似文献   

18.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9.
南海局势与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菲律宾国会通过了"领海基线法案",把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光星仔礁宣示主权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海洋法的新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就成了捍卫领土主权、维护合法海洋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东北经济落后原因诸说评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振兴东北经济必须准确找出其落后的原因。现学术界提出的“结构说”、“体制说”、“国企比重过大说”、“项目怪圈说”及“东北人观念落后说” ,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又都不很全面、完整 ,尚有其他原因需加以分析说明。国家在改革、发展战略与政策抉择上“失算” ,使东北地区收入过低 ,人才大量流失 ;在东北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缺乏必要的资金补偿与支持 ,这都是造成东北经济落后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全面科学地找出东北经济落后的真正原因 ,才能保证应对方针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