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青年领袖及其理论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领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精英的一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涌现了大量的青年领袖人物,他们在社会组织中担任着一定的领导角色,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在对青年领袖群体的内涵和特质进行简要说明基础上,透过精英理论、领导角色理论与青年领袖的内在关联阐释青年领袖的群体崛起与角色担当.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经典世俗化理论、精英世俗化理论和新世俗化理论是美国主流的三种世俗化理论。经典世俗化理论认为要用世俗化的科学与理性的术语对人的行为和其他现象做出解释和论证,世俗化的最终结果就是神圣和超自然论在各个领域慢慢失去原有的威望和影响,甚至于消失。精英世俗化理论认为精英分子在各个领域发挥世俗化的作用,并拥护现代多样化和理性文化。新世俗化理论认为超自然观点并没有消失,而是它基于现代化力量发生了一些改变,转移到私人领域了,但社会文化现象的复杂性说明此理论也还是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民族旅游的蓬勃发展,民族社区中涌现出一个新群体——妇女旅游精英。文章对西部4个省8个民族地区23位社区妇女旅游精英进行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找出影响民族社区妇女旅游精英成功的34个成功因素并归并为6个范畴,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经营能力、行为态度、家庭内部关系、个性特质、文化承载和家庭外部关系。家庭内部关系和文化承载是民族地区妇女精英成功的独特因素。将6个范畴进一步归并为3个核心范畴,即个人因素、人际因素和其他因素。对这些妇女的精英化因素进行研究能为社区妇女成长和社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乡村治理中的村庄精英角色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的治理需要动员各种力量和积极因素的参与而形成合力,单纯的村民自治制度和村委会的体制难以解决村治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村庄精英群体在中国农村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作为村民中有见识、有抱负的人,村庄精英在乡村的治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成为乡村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只要体制外的村庄精英与体制内的村委会和谐共存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庄治理就一定会出现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大量农村精英流出是近年来农村稳定的直接原因;精英流动也成为资金、技术、知识、信息、观念向农村转移、促进城乡沟通以及村庄精英资源整合的重要机制,为积极构建乡村稳定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精英流出也割裂了村庄的精英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组织建设、文化传承等都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后苏哈托时代印尼的慈善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华人精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印尼华人精英的慈善活动具有重视教育、投入数额大、社会影响大、超越族群界限和明显的代际变化等特点。影响印尼华人精英慈善事业的因素是多元的,随着印尼华人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印尼的认同感不断加强,华人精英必将在印尼社会慈善事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区自治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生长点。社区自治存在着宏观环境的约束、组织和居民参与的不足、社会资本的缺失等问题和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国家作用和治理结构等角度提出突破社区自治瓶颈的路径,对提高社区居民内部自治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较少。社区精英是发挥社区自治能动性的重要领导力量,中国历史上古代社会乡村自治中乡绅主导自治的模式对于现代城市社区自治中社区精英主导自治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社区精英主要通过互惠机制、声望机制、信任机制、领导机制、规范机制等发挥自治能动作用。如何发现社区精英并促进社区精英发挥自治能动性是实现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徐行 《人民论坛》2015,(6):56-59
政治精英流动的规范和顺畅是开放、合理、成熟的政治系统的重要标志。政治精英的流动方式有纵向流动与横向流动两种方式。政治精英在不同界域之间跨界的横向流动,能够实现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人才交流,激发政治活力。  相似文献   

9.
蔡杨 《学习与实践》2006,(3):98-102
本文通过对一个村庄的调查及选举观察,分析了免除农业税后乡村精英构成的变化及其影响。作者发现,乡村精英具有明显的多元性、流动性和竞争性特点,免除农业税之后,乡村精英结构及权力结构正处于激烈的重组之中,最为突出的是“留守精英”与“回流精英”的竞争和冲突,这种冲突对乡村权力结构及治理状况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村庄精英权力结构研究是村庄治理秩序研究的基础。以能够表达村庄基础的经济社会分化水平、村庄归属感及村级正式权力的影响力作为标准,可将改革开放后至今的中国农村划分为四种理想类型。通过比较处于同一/不同时段、相同/不同性质村庄的精英权力结构,分析精英角色、精英权力结构与村庄治理秩序之间的关系,可见精英转化机制的运作机理正是遵循村庄基础的变化,实时地对精英角色和地位及村庄精英权力结构进行动态调整,以对村庄秩序产生即时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政党政治的精英属性有着独特的内涵:政党政治与社会大众有着目标一致的价值追求,却在治理形式上存在脱离。中国共产党通过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效的化解了政党政治和社会大众的疏离,对政党政治的精英属性进行了成功的调试。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其实际运行无法脱离地方社会、文化的背景。组织人类学为从社会、文化角度考察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理论视角。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地方社会的运作更多地依赖于两个文化原则,即亲缘关系和业缘关系,地方精英在合作社的组织和运作起到核心作用。“大人物”概念对农民合作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地方精英主导现象提供了解读办法。此外,地方精英与社员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在大市场-小农户二元格局上的“经济庇护关系”。  相似文献   

13.
女性领导干部在政治管理和决策领域处于结构性弱势。文章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进行事件史分析发现,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两性干部精英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且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随着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女性干部精英地位获得对家庭背景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反映了女性精英阶层再生产有扩大和固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领导特质、性别平等观念和成就期望等个人心理因素对精英地位获得的作用日益显著,表明政治领域中女性的主体意识正在解放,将有助于女性干部的进一步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村社治理结构的转型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生活领域中"国家-社会"关系的调整和"民主-自治"的社会治理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处于乡村社区政治体系边界的乡村精英呈现出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如何使乡村精英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保证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中的"守门员"角色,以实现转型社会中所渗透于乡村社区的多种能量间的良性互动,将是乡村治理的一个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党政双层领导体制中,人民政协的民主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组织方式上,人民政协实施的是一种代表制,该代表制在整个代表制谱系中既不是传统的象征性代表制,也不是现代的委托代表制(或选举代表制),而是一种专业精英代表制,这种代表制无论在代表的实体标准、代表的产生方式还是与专业代表制(或职能代表制)本身的要求上,都偏离了现代代表制的民主规范,减损了人民政协的民主质量。变革人民政协的专业精英代表制,并通过制度创新,优化界别设置和政协委员的产生机制,从而建立大众代表制,是人民政协步入民主化进程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地方精英对于革命的态度及其转变,是地方政治和社会变动晴雨表,也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革命的进展,甚至决定了革命的成败。在辛亥革命中,湖南以地方绅士、商人、新式军官等为代表的地方精英由于对清政府统治的强烈不满,转而趋向并参与革命,成为革命派的主要同盟军。但是,由于地方精英对于革命后某些混乱状况和自身利益未能满足的不满,发起了杀害焦、陈的政变,革命遭遇重大挫折。辛亥革命的最后和完全胜利有赖于革命党人强有力的领导,有赖于革命党人与地方精英的合作乃至妥协,也需要在地方精英和民众民主转型基础上所提供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丙胜 《前沿》2010,(12):12-14
记忆的终端载体是个体,个体通过自己的记忆影响着各种社会记忆、历史记忆。精英通过自己对群体的影响力以及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在比普通大众更广大的范围和视野内根据需要建构了族群或民族的社会、集体、历史记忆,并由此想象了民族。因此,精英和记忆、认同、族群、民族以及民族主义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发展、蔓延,不断冲击着精英文化。面对着这样文化格局的演进,精英文化又该如何应对呢?应该看到,精英文化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对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要进行反思,并具备价值引领的觉悟和能力。这就要求文化精英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与开阔的学术视野、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和热情、真诚深切的人文关怀与精神追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悟现实并服务于社会和百姓,才能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才能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也需要全社会的精英们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村庄精英:村庄权力结构的中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庄精英在村庄权力结构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体制内精英即通常所说的村干部,体制外精英指村庄的宗族精英、帮派势力、宗教精英和经济乡绅。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之间,村庄精英整体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特制乡镇政府)和普通村民之间产生博弈。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独立后把反腐败纳入国家战略和国家治理的优先任务,高度重视反腐败的法制体系建设。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确定了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机制;明确了国家机关反腐的基本原则与方针;确立了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逐步构建了体制内的法律建设、体制外的监督和国际反腐合作的反腐体系。在诸多法案中提出的丧失信任机制值得关注。为实现俄罗斯的复兴,俄罗斯政权现阶段离不开精英团队及忠诚稳定的高层权力体系。反腐不仅要依靠法律建设,更要社会-道德理念的配合。从当前反腐法制化的策略、目标和环境看,俄罗斯反腐之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