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职业发展不仅对女性自身十分重要,对于家庭和谐及社会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讨性别观念对女性职业地位上升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化性别观念对女性职业晋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观念越趋向现代化,女性职业地位晋升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女性的经济状况越独立,现代化性别观念对女性职业晋升的影响效果越明显。性别观念通过女性晋升意愿和每周家务劳动时间的中介作用影响其职业晋升的结果;女性对丈夫的经济依赖对性别观念的作用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
藏区警察担负着维护藏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职责,由于职业和地域的特殊性,藏区警察工作任务异常繁重,难以兼顾家庭,工作-家庭冲突问题亟待重视。藏区警察工作-家庭冲突主要表现为因时间产生的冲突、因压力产生的冲突和因行为产生的冲突等三种类型。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主要是藏区警察工作角色重于家庭角色,警察职业认同引发的角色身份凸显,工作优先价值观促使警察职业投入加大等。应通过积极搭建社会支持系统、增强藏区警察自身的冲突平衡能力等措施解决藏区警察的工作-家庭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共治理应及时回应新时代公众的福利需求。在工作-生活冲突日益成为影响现代劳动者福利和幸福感的新社会风险的背景下,促进工作-生活平衡是实现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广东某市城市劳动者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数据,运用多因素定序logit模型分析了工作-生活平衡状态与劳动者的年龄、性别、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层级、组织制度安排以及家庭分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作-生活平衡状况有较为显著的性别差异,而用人单位的支持性政策对于帮助员工协调工作-生活关系有较大帮助。基于治理理念审视工作-生活冲突:一方面应重视非物质性福利及其供给;另一方面应推动政府公共部门合理而适度地介入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关系,通过制度供给、政策激励以及外部约束等手段,促进一个由政府、组织、社会以及家庭构成的协作体系,为"美好生活"提供一种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40岁以下女性的调查发现,青年女性职业发展平稳,就业能力较强,职场关系和谐,工作满意度高,但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她们偏好网购和移动支付,青睐社交性、健身性的文化场所;大多数青年女性家庭生活愉快,但有部分女性存在家庭沟通障碍,家庭归属感低;青年女性期待政府提供育儿支持,对子女有着较高的教育期望;她们愿意融入社区和城市,但政治参与的兴趣不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在人类文化教育层次提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中学教师这一特殊的承前启后的教书育人的职业,家庭和工作间的冲突状况不但影响着教师本人的生活质量高低也还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中学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青阳县内随机抽取的200名中学教师进行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师对家庭、工作、生活的各种看法,以及家庭和工作之间关系的现状分析。由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得出,男性和女性在工作与家庭冲突上显示出来的特性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工龄上并无显著差异。工作与家庭冲突在教师这个职业领域里的确存在,且在性别、工龄上呈现着不同的相关度。  相似文献   

6.
对于丈夫对妻子能否构成成强奸罪的问题,理论学术界有很多争论.但是从伦理视角下思考,"性"是和婚姻密不可分的,排除了性的夫妻关系是没有伦理意义的夫妻关系.以"性"和"夫妻关系"的本质为前提,通过对强奸罪的哲学思考,可以得出丈夫对妻子不构成强奸罪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2016年我国迈入全面两孩时代.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子女处于婴幼儿阶段的青年幸福感最高,与父母或配偶父母同住的青年幸福感高于青年夫妻单独居住的情况,与父母同住显著提升了青年幸福感.在子女处于婴幼儿期和幼儿期,与父母或配偶父母同住的青年获得了更多的育儿帮助和生活支持,生养子女与工作就业的矛盾与压力得到缓解,幸福感得以提升.建议国家加快完善家庭建设支持政策体系、加大家庭建设支持力度,从而有效促进青年幸福感提升.  相似文献   

8.
从近代教案看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思想的中心是伦理规范,特点是泛伦理化,而基督教教义中也有许多世俗的伦理规范.冲突的焦点便是儒家宗法伦理等级观念的外在化"三纲五常"和基督教"上帝面前,从从平等".在近代中国以教案的形式围绕着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展开了冲突.  相似文献   

9.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青年婚恋问题都是大问题。当代广州青年婚恋思想遭遇到传统婚恋观念与新兴社会婚潮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择偶观、婚姻观、家庭观和性观念。广州青年婚恋观中存在过于追求个人感受、不敢承担婚姻责任、性责任意识淡薄以及误读夫妻关系等问题。要引导青年婚恋"不昏",需要学校、社会和大众传媒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警察群体为关注点,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了工作-休闲冲突对警察群体工作满意度和休闲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发放118份问卷,收集到有效问卷107份。结果表明:(1)工作-休闲冲突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缺乏休闲时间对警察的工作价值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心情不佳对警察的工作心态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2)工作-休闲冲突对警察群体休闲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然而进一步分析发现,心情不佳对警察的自我认知、社会交往和放松身心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该研究的分析结果为缓解警察群体工作-休闲冲突,提高其工作与休闲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提升其生活幸福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奥运精神"的基本内涵,提出,"奥运精神"本质上是当代青年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具有特殊的青年学意义。作者进而指出,"奥运精神"对于青年教育、青年成长具有极其宝贵的意义,应该将"奥运精神"作为生动、鲜活的教材,丰富青年教育、青年工作的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村官"受贿犯罪的认定标准,检、法两家存在严重分歧。这种分歧主要缘于现行刑法立法、司法解释及立法与司法解释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给检、法两家的司法适用和反腐败工作带来严重影响,表现在:导致管辖冲突,影响对"村官"受贿犯罪的查处;管辖冲突,引起执法难题;违背罪责刑相一致原则,放纵犯罪。统一"村官"受贿犯罪认定标准的路径是:取消现行《刑法》第163条规定,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内容统一纳入到《刑法》第385条中。同时,对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等也作出相应的立法调整。  相似文献   

13.
运用软件stata12.0对"中国企业青年价值观问卷调查"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并证实企业青年的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户籍状况、收入水平、本人职位等个体因素,对于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数据分析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搞好青年职工教育、培训,对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等,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行政干部更高行政级别地位获得的影响要素及作用于两性时的表现特征,可以发现:(1)行政干部地位晋升的基本趋势是重视高等学历,自1988年之后人力资本质量对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地位的获得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在相应行政等级阶梯上顺利晋升的女性有着至少与男性近似的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2)以父母教育程度为表征的家庭背景等先赋性因素对于更高行政级别地位获得依然具有显著影响,对女性行政干部的影响尤大,但其影响程度已不如人力资本;(3)社会资本对于男性和女性行政干部的晋升均有显著正面影响,提醒我们仍应警惕干部地位晋升中来自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干扰等不正之风问题;(4)不论男女,家庭责任承担越多,越不利于其更高行政级别地位的获得,而性别角色认知越趋向于现代,越利于更高行政级别地位的获得.家庭责任对于女性干部更高行政级别地位获得的影响甚于相应男性干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将工作视为一切的工作主义文化正在影响中国青年的私人生活领域。一方面,超时工作挤压了青年的私人生活空间,造成工作—家庭冲突,对家庭幸福和生育意愿带来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失业或不稳定就业削弱了青年对家庭生活的期待和成家生育的动力。基于2020年“中国人私生活质量调查”数据探讨超时工作和工作时长偏少对中国青年性生活、亲密关系和生育意愿的影响发现,超时工作会影响男性的性生活满意度和未生育女性的生育意愿,但对其他方面并无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工作时长偏少不仅与男性和女性的性生活质量呈负相关,而且也伴随着更低的生育意愿。这些发现对理解当下中国社会的超低生育率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下,一向被视为稳定生涯保障的体制内人员,是否具有比较高的生育意愿?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的数据,对体制内就业青年进行分析,探讨家庭、工作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其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大部分体制内就业青年希望生育2个或以上孩子,但其生育意愿总体上低于非体制内就业青年。来自父母的照料支持能够提高体制内就业青年的生育意愿;兄弟姐妹数量与体制内就业青年的生育意愿呈正相关;工作年收入对体制内就业青年的生育意愿起正向促进作用;工作地位越高的体制内就业青年生育意愿越低;所在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对体制内就业青年的生育意愿起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青年空间流动性、身份复合性、观念多变性加剧,青年事务日趋复杂,跨界性更为显著,亟待整体性治理.青年发展规划通过"造场",创设青年事务整体治理的专属场域,将青年事务的各利益攸关方引入场,迈出了新时代青年事务整体性治理的关键一步,但与此同时,更需要积极"入场",将青年事务有力地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通过对省级"十四五"规划中直接提及"青年(青少年)"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十四五"规划中青年事务的专项性和相对独立性得到了有效凸显,发挥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成为突出亮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健康等领域在"十四五"规划中的有机融入成为地区发展系统推进中的重要组成,但地方"十四五"规划中青年发展规划政策符号能见度仍有不足.建议应主动介入,"借船出海""抱团发展",以地方"十四五"规划的系统推进和"整合"布局为支点撬动形成青年工作合力,建立各相关职能部门间"逐渐紧密和相互涉入"的"青年发展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青年空间流动性、身份复合性、观念多变性加剧,青年事务日趋复杂,跨界性更为显著,亟待整体性治理。青年发展规划通过"造场",创设青年事务整体治理的专属场域,将青年事务的各利益攸关方引入场,迈出了新时代青年事务整体性治理的关键一步,但与此同时,更需要积极"入场",将青年事务有力地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通过对省级"十四五"规划中直接提及"青年(青少年)"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十四五"规划中青年事务的专项性和相对独立性得到了有效凸显,发挥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成为突出亮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健康等领域在"十四五"规划中的有机融入成为地区发展系统推进中的重要组成,但地方"十四五"规划中青年发展规划政策符号能见度仍有不足。建议应主动介入,"借船出海""抱团发展",以地方"十四五"规划的系统推进和"整合"布局为支点撬动形成青年工作合力,建立各相关职能部门间"逐渐紧密和相互涉入"的"青年发展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6月进行的第四次问卷调查结果对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家庭背景(包括家庭年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是否从事管理技术类职业、学生是否来自城市)、性别等因素对学历层次以及"211"高校的入学机会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所拥有的社会关系广泛与否、是否来自东部地区等因素对学生入读"211"高校的机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萨提亚的家庭理论对2929名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开展调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较高。(2)家庭系统情境因素中的动态因素,包括父母职业支持、父母职业冷淡、亲子关系质量、家庭压力感和家庭正面感,均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3)家庭系统情境因素中的静态因素中,没有因素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产生显著影响。(4)控制变量中,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均对个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结论:父母对子女择业给予支持与正确的关注、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良好的家庭环境对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