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热爱祖国是历史形成的热爱和报效自己民族的感情和思想,是与国俱存又与时俱进的动力和行为。热爱祖国要求将朴素的爱国情感上升为深厚的爱国思想,转化为坚定的报国行动,并与危害祖国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相似文献   

2.
宋慰祖 《北京观察》2021,(10):52-53
长城自创建之始,就既是军事防御建筑,更是和平发展的平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和合文化"思想,构建了全球各民族、各种族间和平共处、相互协作、互补发展、共同富裕的理念. 回首历史,长城形成的年代大约是24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源于燕、赵、秦三国各自修筑的防御匈奴的工事,主要分布于华北和西北地区.长城促进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和平共处.同时,以茶马互市为标志,开辟了边关的贸易往来,保证了各民族间的贸易往来与和平发展.在过去的2400年历史中,长城内外的战争只占历史长河的百年时间,而更多的是长城内外的和谐交往.  相似文献   

3.
热爱祖国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权利和义务,也是每个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行为。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唯有深深地爱我家乡,才能真正担负起建我家乡、兴我家乡的历史责任,才能使热爱祖国之心深深根植于热爱家乡这块沃土之中。  相似文献   

4.
在对初一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中,怎样让他们正确理解现阶段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就是“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即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这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是个必须解决的难题。爱国主义无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是一种极其广泛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魂,也是我们施以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的任务是要使爱社会主义祖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起点,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振奋民族精神,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与热爱家乡的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要热爱祖国,首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故乡,要热爱自己的故乡,又必须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掌握好可爱家乡的有关知识,即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沿革,风俗人情,物产资源,山水土地优势,名胜古迹,以及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今后…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懂得热爱祖国是公民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应尽的义务,热爱祖国就是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教育学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立志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学习。教材分析本课共讲三个框题,三个框题之间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贯穿三个框题的中心思想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第一框题,热爱祖国是公民的道德和义务在本框题的开头,引用了两段名言,点出本框题的中心思想: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和应尽的义务。一、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材以反对荷兰殖民主义侵略,收复台湾  相似文献   

7.
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劳动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对本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他们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让青少年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爱护乡土近卫队活动”。他们认为,热爱故乡故土,是爱国主义思想的生长点。由于这一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结下了累累硕果。广大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爱国思想得到增强,并且养成了乐于吃苦、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从而为形成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菲律宾政府认为学校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和阵地。因此,他们对大中小学的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8.
自秦始皇修筑长城始,直至明代,历朝皇帝为防御外邦袭扰,没有不修长城的,可是到了清康熙年间,这种劳民伤财的举止终于划上了句号。因为在康熙皇帝看来,仅凭长城之险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患问题的。以德为本,以理相待,才是国家边关安宁的关键。 康熙在位时,曾多次经过长城,面对多年失修、已经破败的长城,他有过许多思考。公元1691年5月,古北口总兵官蔡元向朝廷提出,他所管辖的那一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康熙对此奏批喻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  相似文献   

9.
爱国,就是热爱自己聚居民族群体“共同生存与发展的立体空间”。这种爱是炽热巨大的,出自内心的,经久不衰的。这个“共同生存与发展的立体空间”就是自身的生存空间。“国”为本体空间内的人们提供了生存保障,为与本体空间有血缘亲缘关系而侨居异国的人们提供了生存保护,人们执著地依恋、珍爱、建设、保卫本聚居民族群体“共同生存与发展的立体空间”,既是自己神圣的生存权利与生存义务,还是维护子子孙孙及本聚居民族群体共同繁衍根基的天职。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呢?正确内涵应该是:以聚居民族群体共同生存与发展为根基,以热爱祖…  相似文献   

10.
台湾这块由鲜红的凤凰木和洁白的百合花红白辉映的美丽土地,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用血汗开拓和灌溉出来的,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我们提到生我、育我过的这块土地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以“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家乡”来抒发眷恋之情.爱国心声我们的祖先在外国侵略者的铁蹄下,以他们热爱父祖之地的挚情,用他们的血泪写出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教学应构建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的,以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突出技能培养,强化教学训练环节,使培养对象在掌握侦查讯问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的讯问对象,开展针对性侦查讯问工作,顺利地完成讯问任务。  相似文献   

12.
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泽 《思想战线》2002,28(1):11-15
西部开发作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建设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西部开发也为传统文化的更新、转型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则是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语境。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现状及近年来实施的保护措施 ,印证着这个文化变迁进程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13.
战场环境是警察执法战斗的依托和舞台,也是战术运用的客观依据。在警察执法战斗中,警察战斗力的使用是不能脱离战场环境的,因此战场环境对警察战斗力及其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对警察战斗力构成的影响:即对参战人员的影响,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对人与武器结合的影响;二是对警察战斗力使用的影响:即对战法选择的影响,对战场情报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个体价值定位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个体价值定位经历了一个从个体依赖到逐渐获得个体独立的演变过程。集体主义也随着个体价值地位的演变,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开始由传统集体主义向新集体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备战奥运的各项准备正在紧张有序的展开。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奥运比赛场馆建设、交通路桥改造、街乡环境整治等均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与此同时,奥运安保、奥运宣传、素质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探讨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原则、思路和方法,建议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依以下标准确定:侵权行为一般,致人严重精神损害,未造成人身伤亡的,赔偿数额在500元至5万元人民币之间确定;侵权行为恶劣,致人严重精神损害,造成受害人精神障碍等疾病,影响其正常工作、劳动和生活的,赔偿数额在5万元至15万元人民币之间确定;侵权行为恶劣,致人严重又长久精神损害,造成受害人丧失大部分(含全部)劳动能力或死亡的,赔偿数额在15万元至30万元人民币之间确定,最高赔偿数额是50万元人民币。然后,以上述酌定赔偿数额乘以当地上一年度精神生活系数,在最高赔偿限额内计算出当地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17.
股东大会地位定位的不同,将导致处于公司治理结构核心地位的公司经营管理机构的构建方式及其指导理念产生巨大的差异.百余年来,日本对此问题进行过激烈争论:股东大会地位强化论:股东大会无用论;投资者保护集会论等几种代表性学说甚至在基本立场方面都极为不同.我国公司法理论建设可从中汲取一定的理论经验,在构建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公司法立法时,应参考投资者保护集会论的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18.
警察临战案(事)件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危难性的特点,其所面临的公众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比较复杂的,只有合理地加以分类,准确把握目标公众的性质,了解他们的特点和要求,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公共关系策略,才能实现警察临战公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在解放思想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矛盾,主要有:解放思想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矛盾,解放思想与统一认识的矛盾,解放思想与弘扬传统的矛盾,解放思想与求真务实的矛盾以及解放思想与循序前进的矛盾。必须学会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化解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对于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坚持马列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统一,是高举旗帜最厚重的理论底蕴,也是使党的旗帜永远保持鲜活色彩的根本保证。 (一)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高举旗帜,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所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1875年3月,恩格斯在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活动家奥·倍倍尔的信中,就德国当时两个工人党(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的合并阐述了他与马克思的意见。他指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