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公众社会治安意识及其培育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众社会治安意识,就是公众的大脑对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客观反映,是公众对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认知、思维和态度的综合。它主要由公众对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态度状态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素质两方面组成。判别公众有无社会治安意识主要从四个方面判别,如公众是否具有关于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一定的科学知识、工作方法和相应的技能等。培育公众社会治安意识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改变公众对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态度,使之具有正向的体验和积极的态度;二是努力提高公众的社会治安工作的素质,使公众更加熟悉、了解社会治安及其治安工作,掌握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特有的方法和技能。  相似文献   

2.
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是地方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从华工课题组覆盖广东全省的政府绩效满意度调查的数据库分析来看,在社会转型、价值重构、矛盾积聚等社会历史背景下,广东公众对2006年的社会治安满意度评价普遍偏低。因此,提高政府绩效,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及服务水平,改善社会治安状况,提高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是新时代推进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必然要求。由于社会流动人口和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多、治安治理主体单一、治安治理模式传统、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的存在,致使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一系列困境。河南省A市“综治联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法的启示在于:综治工作应从坚持党委领导、确立政府责任、完善法治保障、打造协同治理、提升专业化水平几个方面入手,为加快推动治理现代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掇刀石街道是荆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掇刀区人民政府驻地。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情况历来比较复杂。2006年以来,街道党委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创新综治维稳工作的组织模式,建立了街道维稳中心,村(场)、社区综治维稳T作站,综治维稳协调员(中心户)三级综治维稳网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评价和分析社会治安状况的时候,人们除了重点观察和分析由公安统计所提供的以案件为中心的统计资料而外,愈来愈多地将视角投向了对公众安全感的调查和研究。即如何正确地认识公众安全感的现状,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提高公众的安全感,努力使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或者比较满意。 本文拟从公安工作的角度出发,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中央提出的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方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搞好社会治安,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社会稳定工作,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是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按照中央对综治工作的要求,从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落实各项措施着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必须看到,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还有…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安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十六大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深入综合治理工作,本文通过金堂的县情,阐述了切实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开创综治工作新局面,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指令性指导方式的影响 ,各级综治部门在制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时 ,一直将发案率列为考核、评价社会治安状况和公安工作的主要指标 ,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公安工作的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根据多年的公安工作实践 ,笔者认为 ,发案率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治安状况 ,但却不能作为评价公安工作绩效的标准。一、发案率不是公安工作本质的、必然的反映首先 ,发案率的高低不取决于公安工作的好坏。犯罪滋生于社会 ,是社会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只要社会矛盾存在 ,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犯罪。在社会不断发…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个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为各级党委、政府负责维护好管辖区社会治安,承担“保一方平安”责任,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组织保障。同时也为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在城乡基层落实奠定了基础。现将我区实行综治“属地管理”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就今后走向提出建议。一、现状经调查,截止到目前,我区辖区(不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共有各类单位4214个,其中…  相似文献   

10.
荣振宇 《工会论坛》2010,16(2):76-76
做好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应坚持依靠党委统一领导和职工群众共同参与的原则,齐抓共管;大力开展法制、道德宣传教育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综治队伍;加强制度化建设,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规范化;深入开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专项整治活动。  相似文献   

11.
社会治安服务受技术条件、需求状况、供给能力、制度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其效用是多层级和动态发展的,不同属性的社会治安服务在供给模式上亦应有区别。文章立足公共品理论的分析视角,对社会治安服务的属性进行分析,明晰治安服务供给中公安机关与其他供给主体的职责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公众需要的多元化、分散式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其参与能力和业务水平反映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程度。既有的社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注重以社会组织自身维度为中心来评估其组织建设和业务水平,而忽视了"监管者—政府"和"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的评价。尽管有些研究在评估指标体系中纳入了公众评价的维度,但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份量不足,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公众对社会组织业务水平的评价。因此,从"主体—社会组织"、"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监管者—政府"三个维度出发,建构立体化的社会组织评估模式是当前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发展趋势。社会组织评估"GPO"模式融入了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视角,在此基础上重构了社会组织评估的指标体系。社会组织评估"GPO"模式能兼顾"主体、服务对象、监管者"三方的需求,使整个评估过程更具客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试论公众安全感指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安全感指标调查是公民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志,具有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衡量社会治安状况的现实意义。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众安全感的概念及内容;二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相关因素;三是公众安全感调查指标层次结构;四是公众安全感建设需注意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公众对广东发展的评价呈现中性偏正面,且有好转的势头.公众关注的社会类热点前三位是社会治安、看病就医和公共交通;经济类热点前三位是物价水平、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治类热点前三位是政府办事效率、公民权利保障和政府廉政建设.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不同区域的居民评价有较大差异,不同收入、职业群体的居民评价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模式的转型要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完善体制、重新定位职能、机构重新设置、权力重新界定等途径来进行转型。政府在宏观调控下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市场化,使治安服务更具专业性、多样性。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对预防犯罪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将市场化要素和公益性要素与政府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这种要素整合模式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进行选择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形象就是方向,形象就是标准,形象就是依据.政府形象是政府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具体状态和姿态,是政府类型的外在表现,是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是公众评价政府的标准和依据.政府类型决定政府形象,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形象;同时,政府形象又反作用于政府类型,有什么样的政府形象,就有助于建设什么类型的政府.  相似文献   

17.
多元主体的政府绩效评估重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将越来越凸显出其实践价值。然而,审视当下我国流行的主要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明显存在着诸如可信度不高、形式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多元主体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意味着公众意志的整合与表达,尤其是关注了政府责任意识与合作政府理念,从而在主体构成方面能够确保评估工作既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实现程序公正;又要保证实体公正,实现评估结果的高度公信力。这意味着,只有把公众本位贯穿于政府管理的始终,以公众满意作为政府绩效的核心评估标准,建立和谐的多元评估主体关系,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政府绩效,形成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有序治理局面。  相似文献   

18.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条规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府现行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系统是彼此负相关增强系统,其此涨彼消、彼消此涨、归责在外、推诿指责的系统运行特征不能适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改革发展的要求。建立、完善正相关工作机制,将彼此负相关增强系统改造为彼此正负相关调节系统,是优化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系统、改革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系统必不可少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实践证明必须毫不动摇始终坚持的基本治国方略之一。现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系统中存在的彼此负反馈增强系统制约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力的形成发展。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格局,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力形成发展,必须在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探索建立、完善科学的正反馈综治协同工作机制,将彼此负反馈增强系统调整为彼此正、负反馈调节系统.广泛修复社会系统分工时被割裂的系统整体协同治理社会治安功能。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行以社区民警为主体、包村民警为补充的"一村一警"警务模式,"一警"连线带面,建立综治协调联动机制和信息研判讲评机制,明确职责,突出考核,从根本上增强公安机关对广大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的驾驭控制能力。"一村一警"警务模式是农村社区警务工作在实践中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构建和谐警民生态关系、夯实公安基层基础、预防控制违法犯罪、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警务人才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