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管淮  李祥 《唯实》2007,(5):15-18
用人导向,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价值导向和示范导向。坚持看德才、实绩、民意、作风用人,是营造“讲真话”氛围的关键,而当前用人导向上存在的“捧”、“吹”、“滑”、“送”、“糊”等问题,是“不讲真话”风气蔓延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2.
管淮  李祥 《探索》2007,1(4):36-42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迫切需要在全党大力营造"讲真话"氛围.营造"讲真话"氛围,关键在于端正用人导向.端正用人导向的根本途径,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干部任用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民主、公开、竞争、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实现从"人选人"到"制度选人"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3.
用人善于选人识人用人,是一把手的基本职责放权领导就是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精神振奋让利实事求是、淡泊名利、善于揽过“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其素质、能力、工作作风和自身形象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和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整体工作成效。当好“一把手”非常重要,但又很不容易,要当好“一把手”,除具有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外,还要善于用人、放权和让利。用人。“良才美器宜尽用,用人得当事功倍。”善于选人识人用人,是“一把手”的基本职责,坚持正确的选人导向,建立良性的选人用人…  相似文献   

4.
管淮  李祥 《理论学刊》2007,(3):14-16
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中的作用,是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民主生活会上不讲真话风气的蔓延,严重影响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因此,坚持“讲真话”的要求不能放松,保护“讲真话”的措施亟待强化,督促“讲真话”的力度必须加大,回应“讲真话”的整改务必到位。  相似文献   

5.
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一个政党的用人导向,对干部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指引、导向作用。如果提拔了弄虚作假的,等于鼓励干部弄虚作假;如果冷落了埋头苦干的,等于告诫干部不要埋头苦干。胡锦涛同志指出:“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乃至整个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所以说,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不仅对干部使用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对干部使用具有规范作用,也是有效堵塞“跑官、要官、买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关键在人。近年来,湖南省委紧紧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促进了全省上下风清气正、心齐气顺氛围的形成。坚持“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选用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事业成败,关系人心向背。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精神.从湖南实际出发.坚持“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才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树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8.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在2006年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提出要坚持“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这是新形势下湖南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提出和采取的一项正本清源的举措。准确把握、深入贯彻“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事关全局,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在干部工作中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就是强调群众认可在干部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干部选任工作以民为本的理念。从干部选任工作实践看,考察对象的确定是领导干部的“入口”,它框定了集体审议、会议讨论和表决结果的大致方向,放归“提名权”是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关键。将“提名权”放归群众,可以最广泛地调动群众参与,拓宽选人识才视野,提高干部选任工作质量,有效遏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进一步确立起良好的用人导向。因此,组织部门要在制度和操作层面上狠下工夫,将干部“提名权”真正交给群众。放归“提名权”必须建立全面的群众…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市县乡集中换届之年,选什么样的人、怎么选人格外引人瞩目。李源潮同志强调“不让老实人吃亏,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这就是一种鲜明的用人导向。要让踏实肯干、正直无私的“老实人”成为选人用人的风向标、指南针和导航仪。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的论者,往往要引用毛泽东于1926年9月1日写成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里的一句话:“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没有第二种形势。”但是,论者在引用的时候又往往将“形势”作“形式”。虽只一字之差,然兹事体大,它歪曲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拒绝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没有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改革开放初期(1980~1986年),中国应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出现调整和反复.1987年以后,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逐步走向规范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共领导集体执政以来,相关政策规范进一步趋向法治化;更加重视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协作;相关政策的操作手法越来越快捷和灵活,这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章严 《实事求是》2007,195(2):22-24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中国近期提出的外交新理念."和平崛起"是对以和平的方式,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相对实力,从而成为世界强国这一动态发展过程的理论阐述."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目标.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表明"和平崛起"的中国是维护世界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展现了中国勇于承担世界责任的大国形象,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质反应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上明显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的解读,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言论进行明确辨析,以辨是非、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作者2003年寒假在福建省村级换届选举试点调查所获的资料,对村委会选举中所采用的“海选”、“直选”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海选”、“直选”都是现阶段村委会选举可行且有效的两种方式。但“海选”更能体现民意,更具有发展前景,更有推广意义。“海选”与“直选”的模式选择与农村具体的经济社会条件和主体素质高度相关,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作具体选择;同时,要尊重大多数村民意愿。  相似文献   

16.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实现“三统一”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相对稳定的,其中在实现“三统一”的手段和目标上,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公共性自律”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或缺的整体的价值理性共识,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因此构成文明、公正而健康的现代市场社会的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偏狭之“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而要使这种“公共事业”的实现成为现实的可能,则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选择。  相似文献   

18.
苏区发动查田运动采取了过激的土地政策,从客观上加剧了赤白对立.查田运动是"左"的土地政策贯彻的结果,但也应看到,发动查田运动的现实原因是为了满足苏区扩大红军和筹款等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基本特征和“三个文明”全面发展的概念 ,反映了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一个新飞跃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与贡献 ;坚持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一起抓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学说的内在要求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就要大力增强全党全社会政治文明意识 ,坚定不移地走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知行背离"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知行统一论"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分析"知行背离"时代特征及产生根源,从中找出积极应对思路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