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依照事实和技术划分责任或推定责任的行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可诉性探究》以及《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及其可诉性的研究》两文,针对公安机关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及认定的性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交通事故责任及认定的性质一直聚讼不止 ,主要有法律责任说、因果关系说、具体行政行为说和鉴定行为说等。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交通事故责任中“责任”一词的误解和现行责任认定程序的不合理。交通事故责任及认定的性质有实然和应然之分。在实然方面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具有行政可诉性 ;在应然方面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一种鉴定行为 ,不具有行政可诉性 ,但必须重构现行的责任认定程序。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新提法,之前《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对之定义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确认当事人责任大小的单方行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是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及当事人之间进行民事赔偿的最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交通肇事行为人只要有积极救助被害人行为就不应认定为逃逸;交通肇事后未逃逸未自动投案的行为人应直接适用刑法规定的第一档法定刑,不再重复认定自首;交通肇事后未逃逸又自动投案的应适用自首制度;交通肇事后逃逸又投案自首的行为适用自首制度,并应准确认定逃逸行为。  相似文献   

5.
试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对于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所涉法律问题至关重要,但其一直聚讼不止,主要有具体行政行为说和鉴定行为说。认识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交通事故责任中“责任”一词的误解和现行责任认定程序的不合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一种鉴定行为,不具有行政可诉性。为体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这种性质,必须重新构建现行的责任认定程序。  相似文献   

6.
“交通肇事逃逸”责任认定实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交通肇事逃逸事故所占比重一直较高。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使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处于危险境地,更有甚者因失去救助机会而死亡。交通事故因现场证据的变动或消失而难以得到准确的认定和处理,各地出台的条例对逃逸事故认定的极端性以及出现同一类型的交通肇事逃逸事故因发生的辖区不同而出现截然不同的处理结果等问题都是导致受害者家属得不到及时赔偿而不断信访投诉的原因。结合自身多年处理交通事故的实践经验,研究分析了"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责任认定现存的缺陷,提出了完善"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责任认定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交通肇事犯罪高发,肇事逃逸问题也因其复杂性而颇有争议。本文认为逃逸应当界定为交通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追究,在明知有交通事故发生后,且未被有关部门查处前,隐匿自己交通肇事的行为。逃逸作为责任认定的推定因素、又作为量刑加重情节,有一定程度的重复评价,但有其理由。逃逸因是肇事者的故意行为,故存在共犯,也可有未遂与中止。  相似文献   

8.
浅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性质苗波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性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1992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发出联合通知,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划为不可诉具体行政行为。也就是说,当事人如果对公安机关做出的交通事故责任...  相似文献   

9.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负有交通管理职能的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的原因后,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在引发交通事故以及产生损害后果中的相互关系,依法做出对当事人责任大小的认定。因它涉及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当事人不服是否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是否作为行政诉讼案件受理和审查,在司法实践和理论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可诉性的理论依据对认定行为的复议问题,审查问题及法院能否判令公安交通部门重新做出责任认定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交通责任认定属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有权对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 后,依法对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作出责任大小认定的 具体行政行为。而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后,由于诸方面 的原因,人民法院未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为行政案 件受理。5月1日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 条例也仅把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 据。在实践中,如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只 能复议一次或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 事诉讼。人民法院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为证据使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海口市的路网结构和交通流的特性,提出了交通拥挤评价的标准,根据评价的结论对海口市的路网提出改善措施,并介绍了重点路口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试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单向交通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怀远 《政法学刊》2006,23(1):102-104
单向交通是在城市道路交通中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充分利用现有城市道路网容量的一种经济、有效的交通管制措施。但它的设置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交通肇事"逃逸",必须首先寻找其规范目的,以目的解释为核心,以法益为视角,脱离规范目的所得出的解释结论不具有合理性;在研究结论上,本文认为,逃逸行为的不作为性质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来源于先前行为;应根据先前行为理论进一步确证"逃逸"的规范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交通事故鉴定现状和多个案例的分析.讨论交通事故鉴定和事故勘查在事故分析中的作用,以及交通事故鉴定部门和事故勘查部门在具体案例中协作的关联性,认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交通事故勘查部门和鉴定部门应各司其职,在证据的发现、收集及补全上相互协作。才能科学地做出交通事故鉴定,保证事故成因分析的客观性,公正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目前存在的误区出发,从交通问题产生的本质出发,指出交通拥堵问题只是表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要解决以交通拥堵为主的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就要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就要发展以快速公交为主骨架的公交体系。最后借鉴库里蒂巴市发展经验,得出要成功实施快速公交模式,必须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6.
雾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劣天气,也是造成高速公路恶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给人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探讨雾天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易诱发交通事故的雾情特点,然后重点分析了雾天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及雾天驾驶人行车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管控要点及策略。本文重点抓住了驾驶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因此能够提出切实有效的交通管控对策,对减少雾天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高速公路的通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反思交强险费率与交通违章挂钩——问题出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监会制定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规定"保险费率与交通事故挂钩"。这一规定为保险费率与交通违章挂钩今后的"复活"埋下了伏笔。这种做法偏离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目的与宗旨,扭曲了交强险费率浮动机制的功能和本来的作用,有偏离法律法规的规定之嫌,且偏离了科学合理的原则。其实质是借用行政权力来强迫人们交纳不科学不合理的交强险费用。  相似文献   

18.
Road traffic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an occupation with bilateral care and activity choices. In such a setting, common liability rules which simply divide damages cannot induce efficient outcomes. It is shown that fines for the violation of traffic regulations which depend on the occurrence of an accident can induce optimal behaviour. The properties of such efficient fines are derived. In particular, efficient fines tend to increase more than proportionally with the severity of an offence, while fines for repeat offenders can rise at a decreasing rate with the number of violations. To evaluate the scope for efficiency-enhancing reforms of fine systems, it is investigated whether actual regulations particularly for speeding conform to the non-proportionality requirement in selected Europea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轮胎鉴定是指涉及事故车辆的轮胎相关的鉴定项目,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一般可分为轮胎痕迹鉴定和轮胎损坏情况及其与事故关系鉴定两种.本文着重论述了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中上述两种轮胎鉴定的定义、鉴定步骤、鉴定方法,并通过典型案例来全面解读轮胎鉴定的具体鉴定过程.  相似文献   

20.
宁乐然 《法学论坛》2007,22(5):128-131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道路交通安全法》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基础上作了修改.从法学和逻辑学的角度上分析,修改后的定义仍然存在着定义不准、概念不清等问题,影响到该法的准确实施.科学定义道路交通事故概念,首先要明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法律特征,其次要明确道路交通事故概念构成的内在要件和外在要件,第三要遵从语词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