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意愿 《前进论坛》2013,(11):44-45
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黄琪翔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联合各方抗日反蒋力量,在福建省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新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农工党参与了策划和领导“福建事变”。为了纪念“福建事变”八十周年,本栏目将连续刊登有关农工党参与“福建事变”的史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委市政府去年在国内率先发布了《和谐深圳评价体系》,其最大特点就是突出了市民对社会和谐程度和个人幸福感的主观满意度。去年底,深圳还在国内首创《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政府关注的重心是:居民能否多赚一些,能否吃好一些,能够健康一些,能否住好一些……以一种“民生责任”来谋取民众之福,更是写进了深圳市委市政府2007年的工作策略和具体目标中。笔者认为,虽然个人感觉是否幸福,与其内心世界有关,但很大程度上,也与这个社会是否公平正义、是否能分享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成果息息相关。深圳《和谐深圳评价体系》、《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出台,表明中国的城市发展、城市理念开始了新的转型——从经济本位、政绩本位开始向“民生本位”转型。虽然深圳树立“幸福感”作为发展的新标尺,实际上只是把民生要求具体化、数字化而已,但支撑这个指标的内在动力则是政府施政的民生取向。  相似文献   

3.
理性化的行政许可范围的设定,应当以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良性互动为目标,从克服市民社会不自足性出发,充分尊重市民社会的独立性,确立公共利益优位的理念,以私权保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我国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行政许可范围设定制度正是契合了上述基本要求,对中国此后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化发展的特征   一、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指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有自己的个性,又有相同或类似之处。   二、文化的开放性与封闭性。文化领域的关键词是“真理”和“意义”,文化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必须通过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来维持自身的发展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它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然而它又有相对的封闭性,体现在它的价值取向的不可替更。   三、文化的整体性与复杂性。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经过人的作用创造的“第二自然”;中层包括隐藏在外层物质里的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所谓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以合法形式,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有节制地参与政治生活和影响政治决策的过程。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环节和必经途径,它将政府政策的制定包含于广泛的社会咨询过程中,既让公众对政府决策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享有更广泛的参与权,又激发了政府部门的活力,从而有利于保持政府与公众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状况的调查资料表明,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由机构接触因子、人际接触因子和意见表达因子构成;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表现出“非正式渠道多,正式渠道少,象征性参与多,实质性参与少”的特征。社会资本各因素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影响具有复杂性;社会资本有可能成为政治参与者的逆向束缚,抑制政治参与。在实践中应采取拓宽与抑制相结合的策略,建设公民社会,培养理性政治文化,使社会资本在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中扮演更为积极角色,引导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7.
邢荣 《学习与实践》2008,(8):117-123
马克思从“市民社会”这一“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入手,剖析了西方现代性进程: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同时,市民社会又是承载现代商品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实践领地,其内部又蕴含着巨大的矛盾,因而必须超越市民社会走向人类社会,即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有鉴于此,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的中国青年政治参与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网络时代中国青年政治参考的状况,并把握其宏观发展方向和微观特征表象,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的分析、平等和能力需求等特征,在削弱传统政治控制的同时,明显拓宽了政治参与的内涵,网络时代青年政治参与时质量将有进一步提高。 网络时代中国青年参考政治的动因呈现出复杂性。这是网络时代政治参考与传统政治参与相区别的一大特征。特别是中国“黑客”(“红客”)的泛政治化趋向,应引起高度重视。 面对网络时代青年政治参考方式的变化,我国政府须积极应对,正确引导,以使其能与政治制度化相协调,进而促进中国政治的育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1年7月,扬州电信网站推出“寄语新市长”栏目,准备作为一个短期栏目,在新市长上任之初,促进市长与市民的沟通。8月1日是市长上任第一天,市长以平等态度在网上留言,市民纷纷发贴回应。此后,“寄语市长”成为热门栏目,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活跃在扬州的政治生活中。从开办到去年10月,“寄语市长”栏目共收到留言12244条,访问量达40万人次。“寄语市长”密切了政府与群众  相似文献   

10.
从对广州社区居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四个个案分析,可见广州市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广州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正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对此,我们应因势利导,要进一步从制度安排、治理观念更新、社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善治环境建设等方面入手,继续推进和扩大广州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1.
王翔  史雨琛 《前沿》2014,(15):39-41
20世纪90年代至今,“村改居”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基层自治组织形式变迁趋势。在农民变市民、村委会改居委会的过程中,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凸显出自觉性政治参与意识不强、理性政治参与能力薄弱、组织化政治参与成效微弱、政治参与延续性不足等现实困境,破解此难题应从扩大社区政策制定的合公益性、加强制定社区政策过程的科学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变迁与政治参与模式革新、主流政治文化为社区居民政治参与提供保障与导向等必要性与可行性层面进行整体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董天策 《同舟共进》2012,(10):83-84
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同舟共进》第9期不少文章很精彩。王凤超《关于香港问题的几个重要提法》一文,不仅对规范有关“主权”、“殖民地”、“境外”、“政制”的规范表述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增进人们的政治认识很有帮助。朱征夫在《政府应放手发展专业服务》中,通过对乌坎事件的分析,指出“政府作为单一的管理主体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改革开放大潮唤醒了当代青年主体意识,青年不仅以巨大参与热情和创造希望投身到社会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和文化创造中,而且在文化变革中更是以其带有反叛色彩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使青年文化成为青年学界和教育界关注问题。然而,青年文化现象复杂性、学科研究取向差异性和我国青年理论界对该问题探索草创性,目前国内学者对青年文化阐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仅就青年文  相似文献   

14.
曾婷 《湖湘论坛》2001,14(4):92-93
一   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西方学者很早以前就争论不休。近代自由主义哲学家那里,社会的分量是大于国家的。他们从“市民社会先于或优于国家”及国家权力源于人民的前提出发,推断出市民社会决定和制约国家的结论。黑格尔则认为,市民社会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缺陷,只能通过国家才能将这些缺陷予以纠正,因而国家高于市民社会。而马克思则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把被黑格尔颠倒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矫正过来,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完整地阐述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社…  相似文献   

15.
廖保平 《同舟共进》2013,(12):67-69
时下,有人提醒商人关心政治,否则“抓到我时,已经没人替我说话”;有人则说“在商言商”,“请商人远离政治”,专心把生意做大就行了。孰是孰非?我们不妨以《金瓶梅》里的西门庆为例来说明。考察中国传统社会商人的生存之道,西门庆可谓极好的标本。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三维审视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强 《长白学刊》2009,(2):21-26
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包括三个维度:即一般雏度,市民社会是与国家相对应并与之“共存亡”的非政治社会。本质是“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特殊维度,市民社会是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市民”的社会,社会的物质生活关系表征为商品和货币关系;典型维度,商品货币关系转化为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资产阶级社会成为市民社会的典型存在形态。重温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若义 《长白学刊》2009,(4):135-139
“合作反蒋抗日”是中共处理与福建事变关系的主题。事变前,中共开始倡导“合作反蒋抗日”的上层统战新策略,推进福建事变向“联共反蒋抗日”发展;事变后,中共在批判福建人民政府“第三条道路”的同时,以灵活应对策略履行“合作反蒋抗日”诺言,努力形成爱国民主运动新高潮;事变失败后,中共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否定自我,实事求是评价福建事变,进一步团结和壮大中国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力量和阶级基础。  相似文献   

18.
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新时期青年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有其特定的内涵,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经济体制转型使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条件的“优越”与“陷阱”并存;政治体制改革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正确方向的“催生”与“颠覆”并存;网络时代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和地位的“建构”与“解构”并存。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主体的平等性、身份的隐蔽性、意愿的自主性、内容的复杂性、手段的多元性、形式的集体性、机制的草根性和类型的多样化等八大特征。总体上,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将呈现一些新趋势,需要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重要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胡适揭橥张扬“好政府主义”。本文试从其社会背景及其思想体系入手解析胡适这一政治思想。20世纪初期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糅合,形成了胡适这一时代孤独者的性格和思想。他终生坚持自由主义,服膺实用主义,崇尚实学,对社会现状并非消极对待,而是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关心和参与政治,“研究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他的政治哲学观是政府工具主义,主张“好人”———社会精英努力共建好政府,为民众谋福利。“好政府主义”的实践虽然失败了,但我们看重的是其历史价值在今天的一些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国慧 《前沿》2008,(5):176-179
政治文化是一定社会中政治考虑、情感、价值的总和。一个国家社会各阶层政治价值取向和倾向性如何都受到该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处于不同新闻传播体系的新闻工作者,其采取的新闻价值取向是有差别的。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也为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提供了宏观而深刻的内在依据。本文以美国为例,从其政治文化和社会主流新闻价值观的历史根源、核心内容入手,分析了美国特殊的“公民性政治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价值取向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美国新闻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是在新闻商品化这一客观背景下产生的,媒体在选择报道新闻时,首先考虑的是引起大众普遍兴趣的接近性、趣味性、新奇性等。但是新闻价值取向本身应该是多维的和全面的,世界政治文化的总趋势也是全球化、多样化的,所以不论是美国的新闻媒体还是我国的新闻媒体,都应该避免新闻价值取向的单一化和绝对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