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但由于救助制度缺陷,致使人民警察履行救助义务时常陷入困境。在履行救助是警察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的背景下,应当从规范人民警察救助范围、程序、法律救济等方面,对救助制度的规范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人民警察更好履行救助义务提供规范性指导,加强人民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警察法(修订草案稿)》第二章"职责与权力"在1995年《警察法》的基础上对公安机关危难救助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扩大责任主体,责任主体由人民警察扩大到公安机关;明确救助范围,将公共安全纳入救助范围,列举危及公共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且常见的情形;扩张救助时间,将人民警察的非工作时间纳入危难救助的时间范围内;规定报告义务,要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积极履行报告义务。遗憾的是,修订草案稿在第六章"法律责任"中并未相应地规定公安机关危难救助不作为的法律责任。有责无罚,公安机关危难救助职责的规定将形同虚设,有损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无法有效保障公共安全、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应该结合不作为理论和实际情况,构建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与免责事由在内的公安机关危难救助不作为的法律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3.
道德的法律化有其必要性,但应有"度"的限制,立法机关只能将国民应该做到而且必须做到的基本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道德义务要上升为法律义务,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这种违反道德义务的行为具有严重的法益侵害性,这种侵害必须对社会赖以维持正常状态的根基构成了威胁;二是这种义务必须是能够期待国民履行的义务,即这种义务应当具有社会相当性。在罪刑法定原则之下,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危险,有必要将国民在可能的时候必须救助处于危难之中的社会成员的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即见危不救行为应当入罪。  相似文献   

4.
正"肖像权",是一种专属于自然人的人格权。公民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是我国法律规定保护的对象。公务员首先是普通公民,其肖像权当然要受到法律保护,无论其是否在执行公务。然而,任何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公务员作为特殊的群体,法律对其应当履行的义务作了明确规  相似文献   

5.
《辽宁人大》2010,(7):29-29
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的。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又平等地承担义务,正如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权利和义务又是统一的,公民在享有法定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武警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必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武警部队担负着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以及防卫作战、抢险救灾、参加国家经济建设等任务。武装警察依法履行法定义务,享有法定权利,其职权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执法中与公安警察既有配合也有分工。  相似文献   

7.
危难救助义务最初以道德义务的形式出现,后来,一部分救助义务逐渐发展为法律义务,并同道德义务相并存。危难救助义务在大陆法系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律在保障个人自由的同时,明确规范在不影响自身或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须对处于困境的他人施加救助,实现对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保护。鉴于目前理论分歧较大,制定硬法的条件尚不具备,建议我国援引大陆法系做法,在民事领域采用危难救助义务软法先行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8.
《国家安全法》第十九条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由此可见,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是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那么,对不履行这一法定义务,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的行为,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国家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有关国家安全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一、救助与服务技能实际上是警察巡逻人员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警察巡逻人员的素质是由警察巡逻人员承担的任务和必须履行的职责决定的   可以说警察巡逻素质问题是个既简单又十分复杂的问题,所谓简单是指检验警察巡逻人员的素质是否合格要看巡逻人员能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 ;所谓复杂是指巡逻人员面临着十分广泛的工作,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是多方面的,因此,很难用某几个方面来概括警察巡逻人员的全部素质。惟一的办法是把警察巡逻人员的素质与其要完成的任务和必须履行的职责联系起来一并考虑。这是因为,警察机关设置警察巡逻工…  相似文献   

10.
四、人民警察的义务与纪律有哪些规定? 答:对人民警察的义务与纪律,在《人民警察法》中专列了一章。根据该法第21条的规定(?):人民警察的义务是: 1.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2.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  相似文献   

11.
公安机关是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公安队伍是一支最大的执法队伍,处在执法的第一线。人民警察要履行其所在岗位的职责,国家赋予其一定的权力,这种权力称为警察权力,简称警权。警权既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又是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和影响力。国家依法授予的权力是法定权力,法定权力是公安机关及其公安人员行使职能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人民警察在其执法活动中的法律保障。但是法定权力并不能够绝对保证其警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换句话说,一名警察要做好工作.光靠法定权力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各种非权力性因素的作用,其中,…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目的、政治秩序、人权及宪政理论的视角来看,在突发性公害危机中国家对公民负有尊重、保障和救济的宪法义务。为了确保国家行使其职责,履行其义务,要完善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强化多元监督机制,加强公民的权利观念和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3.
警察不作为,是指警察应当履行某种法定义务且有能力履行而未履行的行为。委托代理关系是经济领域研究企业问题的理论,但在社会公共管理领域同样适用。警察不作为的原因主要有:对委托代理关系中权力认识上的误区、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对公安机关及其民警缺少有效监督、代理人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以及警察群体中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时代潮》2001,(2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当今世界各国宪法普遍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与此相适应,切实有效地保障公民平等实现法定的各项权利,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义务。要履行此项义务,国家不仅应为公民权利的最终实现设立有效的司法程序,而且必须保障所有公民、特别是社会贫弱者不受经  相似文献   

15.
《江西政报》2007,(22):21-22
第一条 为了规范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和发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和发放,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长期固定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警察依法履行其职责,法律规定警察有使用致命武器的权利。但近年来,我国警察在使用致命武器的问题上却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在现实中。警察权的行使到底应以什么为限?警察使用致命武器的标准是什么?当多个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寻求一种平衡来达到整体的最佳效果?为此,建议考虑在“正常警察理论”下制定相关法律,厘清并明晰此项权利的限度,以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筑起一道堡垒。  相似文献   

17.
本课概述一、主要内容本课集中介绍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有关内容,具体讲解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怎样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为什么必须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等问题。二、本课地位本课与第六课紧密衔接,比较详细地阐述公民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知识,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特别是宪法教育的重点课。通过本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和观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510号现公布《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申领发放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第一条为了规范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和发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和发放,适用本办法。第三条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长期固定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  相似文献   

19.
警察职责豁免是警察的职业特权,只有在警察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才能行使,不能够转移。完善警察职责豁免制度是警察职业保障的紧迫需要,也是社会管控的现实需要。完善警察职责豁免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且我国已具备相应的法律基础。完善警察职责豁免制度,应厘清和细化警察职责,界定职责豁免范围并形成警察职责豁免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 所谓不作为行政复议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对其要求履行涉及人身权、财产权、教育权等法定职责的申请不予答复、拖延履行等行为,申请行政复议,要求责令行政机关履行法定上职责的行政复议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对于行政机关不作为作了一些规定,如第六条第(八)、(九)、(十)项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