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002年东南亚反恐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盟的反恐合作打击恐怖主义是2002年东南亚政治发展的主要焦点,这主要集中在受恐怖主义威胁最严重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在美国的军事打击下阿富汗的恐怖主义政权铲除之后,国际反恐的焦点转向了东南亚。布什政府称,“基地”组织的触角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其中在东南亚比较活跃。美国希望在东南亚开辟第二条反恐战线。但一些东盟国家出于自身情况的复杂性,不愿意正视恐怖主义在本地区的严重性,甚至不愿承认恐怖组织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后,美国经过阿富汗战争,打垮了“基地”组织。然而国际恐怖活动并未减少,反而呈扩大和蔓延之势。在印尼和菲律宾相继发生恐怖爆炸案之后,东南亚国家成为恐怖活动的危险地区。“9·11”事件后美国展开的全球反恐怖主义行动对许多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与外交取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美国反恐行动第二战场的东南亚国家在这方面显然并不例外,其中对印度尼西亚的冲击尤为重大。本文主要分析反恐行动对印度尼西亚的对外关系与国内经济、政治的影响。—、印度尼西亚的反恐立场在反恐问题上,刚开始印度尼西亚政府的反恐措施不力,直…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极端的解构力量,恐怖主义对于国际秩序的威胁和损害不仅在于通过制造恶性事件以破坏国际社会的安全稳定,更在于借助销蚀主流价值而削弱国际秩序的观念基础。因此,国际社会有必要将评估和应对恐怖主义的社会解构纳入反恐治理的基本范畴。其中,以“伊斯兰国”组织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力量进行社会解构的行为策略,可以分为以动摇当代领土政治、颠覆主流生命伦理和创设替代政治秩序为主要构成的重释再造,以动员恐怖袭击、滋长恐怖气氛和催生仇恨敌对为主要构成的“木马”植入,以“黑色经济”“黑色宣传”和“黑色技术”为主要构成的反向利用。目前,国际社会的反恐路径注重结合预防恐怖主义的内向防御逻辑与打击恐怖主义的外向进攻逻辑。沿着这一思路,国际社会可以综合采取加强反恐实践中的逆向战略、修正反恐叙事中的敌意话语和联通反恐治理中的不同系统等多种举措以应对恐怖主义的社会解构。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拉美恐怖主义活动呈弱化趋势。拉美国家政治治理能力的欠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以及拉美一些国家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是拉美恐怖主义产生和持续存在的原因。为更好地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拉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打击毒品和洗钱犯罪的力度;提升自身的反恐能力,在加强军事打击力度的同时,还加快了与反政府武装组织的和谈进程;增进彼此间以及与美国的沟通和合作,提高了反恐行动的跨国合作水平。2D10年以来,拉美地区的恐怖威胁持续下降,已成为全球七大区域中安全水平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总体而言,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目前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安全形势比较稳定,恐怖主义活动相对较少。然而长远来看,拉美国家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上的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之分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但它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之深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视角客观理智地去分析恐怖主义并在国际法的框架内去研讨国际反恐合作,无疑是摆在各国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恐怖主义的界定、对恐怖活动形式的变化、对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怖合作方面的努力和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独步天下"的做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亚地区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各国独立以来,整个地区因面临各种"新挑战",如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有组织犯罪、毒品和武器非法交易以及非法移民等问题.从历史发展、地缘政治状况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看,中亚地区所处安全环境非常脆弱且极易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中亚国家在面对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运动合流的情况下,纷纷制定了相关的国内反恐政策,同时也加入到了地区和全球性反恐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东盟反恐公约》——区域合作反恐法律机制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反恐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东盟10国,即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柬埔寨和老挝于2007年1月13日在菲律宾宿务召开的第十二届东盟峰会上签订的区域性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公约,是自东盟成立以来在安全领域内首份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规定了东盟反恐的具体举措和东盟联合反恐的工作机制.自此,东盟合作反恐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8.
反恐法制化是应对当今恐怖主义常态化挑战的重要举措。中亚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缘特点和人文环境成为极端势力进行恐怖主义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为打击中亚恐怖主义,保障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中亚国家近10年来一直在加紧反恐法制建设:通过法律加强国内宗教管理,明确界定恐怖主义概念和恐怖犯罪行为,明确与反恐相关的法律程序,促进国内反恐法律与国际反恐公约的有机衔接。通过完善反恐法律体系,中亚国家这些年在认定恐怖组织和惩办恐怖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中亚国家的做法有不少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南亚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重灾区之一,“9·11”事件后该地区的各类恐怖袭击活动更加频繁。南亚的恐怖主义活动具有非常明显的跨境背景。地区反恐合作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加强政治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这一合作的逐步展开和深化将有助于南亚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对该地区国家间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并将大大提升南盟的政治地位和发言权。南盟地区反恐合作机制的加强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也具有积极意义,并为中国参与南亚地区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反恐联盟的打击下,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逐步土崩瓦解,国际反恐战争进入"后伊斯兰国时代"。受中东恐怖组织成员"回流"和阿富汗局势变化影响,根植于中亚政治经济环境的恐怖主义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活动范围和袭击目标国际化;恐怖主义思潮内生化、年轻化趋势明显;袭击方式更具极端化暴力特性。中亚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新变化对地区和周边的安全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中亚各国普遍加大了针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努力建立健全社会化的预防恐怖犯罪机制,并积极与国际社会一道争取地区安全局势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