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5 毫秒
1.
钱亦蕉 《新民周刊》2012,(44):26-30
"人类文化的载体主要有实物、文献和口语三种,口语承载的是最原始最重要最丰富最有草根价值的文化。""推普",即推广普通话。它的意义毋庸置疑。中国从1949年后就开始推普,至1992年前后有了强化,主要是禁止中小学生在下课时使用方言,并且不允许电视里出现方言节目。60多年"推普",普通话早已一马平川,覆盖大江南北,倒是一...  相似文献   

2.
编与读     
《新民周刊》2012,(45):6-6
《方言的神味儿》(2012年第44期)我就觉得方言很好听啊。像是苏州评弹,用普通话绝对不是那个味道了;像昆曲,念白是普通话的和方言的绝对是两种感觉;越剧就不用说了,也是非常好听的,黄梅戏里面尤其是那种民间小调的《打猪草》、《夫妻观灯》,都是有方言在里面。十分好听。如果不保持方言,这些戏曲的味道也会越来越淡。方言本身也...  相似文献   

3.
传统相声的移植与改编等探索都在进行,但根本的一点不能忘:相声要走正道、出精品。相声,北方的曲艺艺术。虽说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它已成为一张"僵粮票",然而在上海,很长一段时间依旧是以吴方言为主的独脚戏、滑稽戏、说唱等独领风骚。想当年,相声大师侯宝林率团来到上海滩"淘金",却因种种原因门庭冷落,此时,同在上海已嫁为人妇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就普遍存在于广东青年学生中的普通话与外来语混杂使用 ,当地方言与外来语混杂使用 ,普通话与当地方言混杂或交替使用的现象作了调查与分析 ,并从理论上对上述观点作了比较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就普遍存在于广东青年学生中的普通话与外来语混杂使用,当地方言与外来语混杂使用,普通话与当地方言混杂或交替使用的现象作了调查与分析,并从理论上对上述观点作了比较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33):81-81
"唐行妇"在虹口走过,被日本史学界视为"日本女性的性哀史"。有一朋友看到上海方言大热,就开始搜集方言童谣,前几天打电话问我:"三三摸亮,摸到天亮"是什么意思?哦!连这个也逮住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经常唱的,不过要是被大人听到,就会遭来一顿训斥:"黄色下流。"它下流在哪里?大人又说不上。我也是多年前看了一本书后恍然...  相似文献   

7.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44):40-41
上海话并不只是上海人家常的生活语言。事实上,上海话更是展示这座城市文化内涵、市民智慧与城市精神的载体。上海的土特产——独脚戏、滑稽戏深受市民喜爱。而独脚戏、滑稽戏与媒体的"亲密结合",无疑更扩大了上海话的影响力。不过如今,就和各地一样,"讲故事"几乎成了电视机里最重头的方言保留节目。电波传欢笑且不论自戏曲曲艺出现以来...  相似文献   

8.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35):87-87
一度,上海男人是外地人群起而嘲笑的对象,像《渴望》之类的电视剧就不由分说地将窝窝囊囊的男角色派给上海人,央视春晚里偶尔出现的"上海元素",也是引观众开怀狂笑的上海小男人,形象委琐,斤斤计较,普通话口音很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外地美眉倒希望嫁给上海男人。理由很简单:上海男人怕老婆、疼老婆,当家理财一把好手,个别精品...  相似文献   

9.
在电影院学普通话,大抵是我这辈子最早赶的潮流。之后,当电视扮演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时,它教给我的则是另一种时髦——美式英语。不少人问我我的普通话为何讲得尚算流畅——流畅者,该是在讲普通话时不会被母语广东话那九声造成的复杂性牵牵绊绊——我第一时间总有"一言难尽"之感。皆因始末有三个,却不易选择谁先谁后:(一)曾在台湾当过半...  相似文献   

10.
颜光明 《新民周刊》2012,(38):24-27
上海人提起桑塔纳备感自豪,它就像上海的"外滩",在融入全球化的语境中正在展示一种自信与担当。而今的桑塔纳对于上海而言,已不是车的概念,而是一种物化的文化,融进了上海的城市精神,代表了现代性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阙政 《新民周刊》2012,(44):34-36
方言之于方言电影,绝不仅仅是喜剧元素而已,它还是一种"生活秀"和"时光机"。"接地气"最近很红。要夸一部电影富有生活基础,总会搬出这个词来。而说到"接地气"的捷径,非方言莫属。数数今年大银幕上重量级的国产电影,几乎被方言占去半壁江山——东北话的《黄金大劫案》、四川话的《杀生》、陕西话的《白鹿原》……无一不是地域色  相似文献   

12.
黄祺 《新民周刊》2012,(25):29-31
老外戴亮说,外国人在中国的境遇,与中国人的态度有很大关系,而中国人如何看待老外,取决于他们怎么看待自己。老外们曾经的"贵宾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排斥与鄙视,同样是一种"畸形"。20年前,只要生一张一目了然的洋面孔,普通话带点儿化音,一个老外很容易在中国如鱼得水甚至一举成名。但如今,混中国越来越难。且看爱思考的老...  相似文献   

13.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12,(44):38-39
"毋庸置疑,保护母语和家乡话就像保护参天大树的树根一样,是对曾经哺育滋养我们这代人成长的城市最好的回馈。"上海人唱上海话,天经地义。"汏脚水么烧",王厂长王昊一张口,上海人就hold不住了,一个个手舞足蹈——听惯了粤语京腔,突然听到上海人搞笑《圣斗士星矢》,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心情乃为之大快。上海人唱上海话,非自王厂长...  相似文献   

14.
在这样一场灾难中,如何保障人的尊严、人之为人的根本,已经成为每一个作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武汉"封城"的第二天,我原本准备一早就回湖北荆门老家过春节。我也没想到会"封城"啊,结果就走不了了。我老家也有几百例感染新型肺炎,我父母的情况我也非常担心,但我没有办法,现在只能是"一种相思,两地哀愁"。  相似文献   

15.
阙政 《新民周刊》2022,(2):8-13
"试图造出一种大环境残酷严苛和人与人之间温暖甜蜜的强烈对比"。一位武汉人曾经给薛晓路讲过一个他亲眼见到的故事:路上,两辆车发生意外剐蹭,两位车主协商未果,暴脾气上来了,正要大打出手,旁人说了一句:"能活下来都不容易,有什么可打的。"两人愣了一下,当即"化敌为友",给了对方一个拥抱。  相似文献   

16.
应琛 《新民周刊》2012,(35):72-74
早在8月11日就有人发帖称,通过卜卦得知抢劫杀人犯周克华会于8月14日7点前被击毙。目前,该帖点击量已蹿升至200多万,引来众人膜拜:"我信了!"如今,出门要看个"黄道吉日",建房要选个"风水宝地",交友要对一下"星座"、遇事不顺就去"塔罗占卜或者看个面相"……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常态。  相似文献   

17.
探索、历险与超越的学术生命是学术研究中理论建构和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庄礼伟是一位坚持独立思考的学者,他的"人之共同体"的建构是一种行走地球的生命、思想和行动的结合。在东南亚研究领域,其叙事方式、研究方法、文本书写和学术传播别具一格,他的思想维度与精神世界超越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东南亚的范畴。从"地球屋檐"到"天人秩序",庄礼伟坚持一种被现代世界政治"放逐"的"去中心"、"非国家"的学术视角,在见"国家"不见"人"的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独树一帜。"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古老的中国智慧对人类理性的必要制衡,庄礼伟的学术生命渗透着一种对人、国家和天下的最朴素的爱和对大自然"规训"的敬畏,代表了一种主流国际关系研究所欠缺的对"天人共存"的宇宙伦理的坚持。  相似文献   

18.
刘朝晖 《新民周刊》2012,(15):82-83
社会化网络平台能够让人与人、人与品牌、品牌与品牌之间形成紧密的关系。在全球互联网社交化的趋势下,这种关系产生的营销行为并非"广告",而是人与品牌之间的"故事"。对于互联网业界来说,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流量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但如何将这些用户基础转变为自己的盈利,确实让很多企业绞尽脑汁。拥有QQ6亿多用户资源的腾讯,在今...  相似文献   

19.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25):22-23
当20年前,举国热议"北京人在纽约"时,所有人大概都不会想到,20年后,我们会热议"老外在中国"。是啊,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想当年,只要天生一对蓝招子,外配一张一目了然的洋面孔,普通话带点儿化音,双臂最好金毛茸  相似文献   

20.
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于我们理解中美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问题上有何分歧以及如何解决分歧,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中国人和美国人具有非常不同的思维方式。相对来说,中国人更擅长于辩证思维、关系思维、有机思维和内化思维,美国人则更擅长于逻辑思维、类属思维、机械思维和外化思维。中国人与美国人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使中美成为两种非常不同的国际行为体。由于中美两国之间的互动既是两种行为方式的博弈,更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较量,因此,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必须着眼于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不仅要学会换位思考,而且应以对方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对方的战略行为,不断提升战略互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