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政法理论基础是一个“具有浓郁原创性的命题”,而权力清单制度则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制度.运用行政法理论基础去分析解剖权力清单制度,不仅可以进一步夯实该制度的理论基础,丰富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内容,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检验行政法理论基础相关学说的生命力.从实践来看,权力清单制度不仅充分体现了“政府法治论”所主张的民主政府、有限政府、高效政府、责任政府、平民政府等内容,而且也为“政府法治论”走向实证提供了极好的样本.  相似文献   

2.
<正> 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问题涉及到对行政法产生的原因,对行政法诸要素的理解等,可以说是行政法学最基本的问题。行政法学研究中观点各异、分歧诸多,皆源于对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的差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行政法学的不成熟,从而有必要认真探讨。 一、单纯主张“控权法”观念 关于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一个最为常见,而又颇有市场的观点是:认为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进行控制的法。 笔者认为,单纯的“控权法”观点,于行政法制实践是不足取的,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行政法学在性质上属于应用法学的范畴 ,因此 ,行政法学应立足于行政法律制度的构建 ,行政法律制度既是行政法学研究的出发点 ,也是其归属点。目前 ,我国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不仅理论研究脱离实践 ,实务部门也在排斥理论 (界 )。这种脱节现象由多种因素造成。既有深层次文化传统的影响 ,又与制度欠缺相关 ,如缺乏行政判例制度、人员合理交流制度等。走出误区的途径是转变观念和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4.
行政法教义学是行政法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是概念法学,而是带有强烈实践目的的规范法学,要推动行政法学的发展并不应该简单将其“社会科学化”或者“哲学化”,而应建立真正在规范、意义和实践之间循环往复的规范教义体系.行政法教义学的特性、结构与功能的明晰化当然对行政法学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理论基础是贯穿行政法制度和行政法学理论的精神内核,正是这种重要性使得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的讨论,成为相当一段时期内热议的话题。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目前流行的以"管理论","控制论"和"平衡论"为主,其它还有"服务论"、"公共权力论"等理论。本文认为之所以要进行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研究,是要为行政法的实践和理论提供一个最终的逻辑起点,因而以三个主要理论为基础逆向推导,求行政法理论基础之根本更易于揭示行政法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理论基础诸说的反思、整合与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分析和明确了行政法理论基础范畴本身的涵义,然后以此为参考点来对“诸说”进行重新整合,由此认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应当是“公共利益本位论”,而不能是其他学说;但是对于其他学说也应以唯物史观辩证地予以对待,并批判吸收其合理因素,以用作行政法某一层面的一般性基础理论的概括,这样就可以使“诸说”都能得以合理的理论定位,从而充分发挥它们各自应有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功效,真正地推动行政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行政法理论基础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的宪政原理和制度以及社会历史条件导致了诸多行政法学说的相继出现 ,并指导着其行政法治建设和行政法学研究。我国的行政法理论和实践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路径 ,行政法理论基础处于规范研究层面 ,对我国行政法的认知和把握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 ,紧扣“控制国家权力”的宪政理念 ,在公民与政府的对峙与良性互动中点滴积累行政法的实践 ,以此迎来宪政的曙光。  相似文献   

8.
深入研究行政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1996年年会开幕词罗豪才一年一度的行政学年会秉承学术研讨的传统,每次就行政法学领域内的一个重点课题进行热烈、深入的研究和深讨。今年的主题则是“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这是行政法学的一个“热点”和“...  相似文献   

9.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基础理论,行政法学亦不例外。然而,我国行政法在被引入和改造的过程中,对何为其基础理论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控权-服务”论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旨在对此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我国行政法基础理论的探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一个重要且有争议的问题。一直以来关于什么是行政法的理论基础的内涵与标准众说纷纭,“控权论”、“平衡论”、“服务论”都在极力标榜自己就是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但行政法其实根本就不存在统一的理论基础,只有一般意义的理论。我们并不否认研究行政法理论基础的意义,甚至对整体性的中国行政法具有重要影响。业已存在的诸多理论必将继续指导中国行政法的进步与发展,但需要重新界定作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过度介入法治实践既耗散了行政法学的有生力量,也影响了行政法学的思维方式.在行政法治建设提档升级的时代,应当警惕“问题导向型”研究进路的庸俗化理解.行政法学须将《纲要》对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憧憬转化为相应层次的学术命题,并在行政法制度、行政法学基本范畴、行政法学体系和行政法治模式上实现研究的创新.作为行政法理论基础论争中的重要学说,“政府法治论”对行政法理论体系的完善和行政法治实践的发展曾经发挥了应有的引领作用.在法治政府即将基本建成的前夜,政府法治论当在核心内涵和实证基础上继续深挖,进而与时俱进地生长为当代中国具有学术和社会双重影响力的行政法学思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平衡论”是80年代初中期我国行政法学界发生关于行政法的“控、保权”之争后形成的主流观点的延续和发展,在我国体制转轨时期提出“平衡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平衡论”自身存在的疏漏在很大程度上又妨碍了其积极作用和理论潜力的发挥,应将其改造和完善成为主张西方行政法先进经验与我国行政法传统相结合、西方控权模式与我国国情相“平衡”的理论,并将其正确定位为我国体制转型阶段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行政法理论基础再探讨─—与杨解君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对行政法内蕴的“行政权─—相对方权利”之基本矛盾进行分析和阐释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和命题的有机结合。本文认为,“平衡论”正是从行政法内在基本矛盾出发,透过行政法中权利义务不对等的“非平衡”现象,试图从更深层面来揭示这对矛盾;“行政权─—相对方权利”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这对矛盾之基础的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平衡是这一行政法基本矛盾的内在要求,也应是现代行政法的价值导向;文章在阐析上述观点时,并就行政法学界对“平衡论”进行的一些质疑和批评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法的宪政基础——对行政法与宪法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娟 《中国法学》2005,2(2):46-52
在对行政法与宪法之间关系的认识上,我国行政法学界的主流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事实上,行政法与宪法具有作为公法的同一性;两者之间也存在作为部门法的差异性;最为重要的是,“宪政国家是行政法的前提”,行政法必须构建在宪政基础之上——行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其在宪政结构中的地位与职能、宪政控制行政法治的性质与方向、宪政决定并塑造行政法的风貌与品格。中国行政法同样需要具备宪政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究竟需要构建一门什么样的行政法学科?当今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这个命题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行政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当是“控权”和“服务”。行政法是一部“控权法”加“服务法”,是控制行政权的法,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的法。控权和服务是双向的,共同构成了行政法学理论基础的两个支点。  相似文献   

16.
站在中国行政法学百年发展的历史图景之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应该善待概念行政法学的方法论和知识论。外接管制的新行政法强调横向地研究"事务"而不是理论,它有自己新的价值范畴和问题域。但是,政府管制之下的新行政法只有借助概念法学的范畴体系和逻辑思辨方式,才可能实现其功能主义的目标,否则将陷入"问题陷阱"。台湾概念行政法学的发展方向值得祖国大陆借鉴,在概念法学的塑造下,部门行政法与政府管制研究的结合之路是祖国大陆行政法学的可欲之路。中国行政法学的困境不是概念法学的困境。外接政府管制的新行政法,一定程度上将弥补司法审查制度缺陷带来的概念行政法学的功能性不足。  相似文献   

17.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叶必丰近年来,我国行政法学已从规范分析进入理性思考的阶段,正试图寻求我国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其中,以罗豪才教授为代表的部分学者所提出的“平衡论”,正是这种理性思考和努力的成果。我们认为,无论这种思考的结果本身如何,对我国行政法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年来 ,在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共同努力下 ,我国行政法的学理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 ,真正从哲理高度对行政法问题作深入研究的著作却极少见。以至于行政法学研究呈现出“术”多而“学”少的状况。最近 ,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著名行政法学者叶必丰教授的新著《行政法的人文精神》(以下简称《精神》)一书 ,正好及时地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书是我国行政法哲学领域的开拓之作 ,她的问世 ,标志着我国行政法学的理论研究开始由规范分析走向哲学分析的道路。该书的主要贡献是 :第一 ,初步建立了我国行政法哲学的理论体系。《精神》一…  相似文献   

19.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政府法治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在有些国家行政法著作中亦称行政法之基本原理,是决定一国行政法之存在价值与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也是一国行政法学体系中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行政法,就字面意义而言,是关于行政的法,是动态地考察与行政有关的法的现象。因此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就是从根本上解决行政与法之间的关系,由于法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因而从更深层次看,行政法理论基础是要解决一个行政与人民、政府与人民之间基本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行政法学研究缺失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学研究缺失略谈杨解君行政法学在我国虽是一门十分年轻的法学学科,然经过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努力,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即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大大丰富和充实了我国法学理论与实践。行政法的研究,从广度而言涉及中外古今;以深度言之,触及我国行政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