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萧虎 《当代世界》2010,(1):60-61
2009年最后一个季度是全球大选的高峰期,将近20个国家举行全国和地方选举,大多以执政党获胜,选举引发的政党力量变化不大。同时受国际债务危机抬头以及气候变化议题升温的影响,多国政党形势趋向复杂,朝野博弈不断。  相似文献   

2.
2017年的世界政党形势复杂多变,乱象丛生。多国朝野发生激烈争斗,大选的涤荡进一步导致新兴势力特别是民粹主义政党力量上升,主流政党特别是社会党影响下降,多国执政党内部团结问题亮起红灯,执政损耗加大,由此所带来的改革压力日益紧迫。在世界处于大调整大变动的转折阶段,多国政党的结构性问题空前凸显,尤其是多党民主制度的弊端已成为政党履行传统功能的重大障碍。当今的世界政党形势,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政党舞台上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萧虎 《当代世界》2011,(7):66-67
2011年第二季度,受全球金融危机及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发展影响,主要发达国家政治生态深入演变,欧洲的反政治体制运动影响凸显,美日朝野恶斗深化。中东地区多国党争或朝野博弈继续发酵,执政党困境普遍加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执政损耗显露,  相似文献   

4.
台湾朝野政党实力消长及其影响探析董玉洪台湾近年随着解严开禁及推动“宪政改革”,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尤以朝野政党实力消长最为明显。这种消长不仅加剧了旧有权威政治的迅速解体,增加国民党执政的难度与政权瓦解的可能性,而且使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5.
萧虎 《当代世界》2010,(4):48-49
2010年第一季度,世界政党形势总体稳定,但稳中有变、变中有乱。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社会形势恶化、选举、党争等因素持续牵动一些国家政情,激化朝野对抗和斗争。全球20余国举行的全国和地区性选举,选情普遍胶着,一些国家在野党胜选引发本国政党政治格局急遽变动并对地区政党形势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萧虎 《当代世界》2010,(7):54-55
2010年第二季度,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债务危机外溢,效应凸显,不少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执政党挑战显著增多,朝野斗争激烈,欧洲“有强左弱”政党政治格局进一步巩固。围绕走出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道,主流政党问理念和政策主张的交流、交锋、交融不断加深。不少国家政党锐意求变,力争在调整中开拓创新、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萧虎 《当代世界》2010,(10):50-51
第三季度,世界政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热点、亮点不少。总的看,西方国家无多数议会续有出现,欧洲保守政党"右倾"活动增多;越南、朝鲜、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频推新举措、不少发展中国家政党以公投、修法等形式推进本国政治发展;多国政党着力夯实党建、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8.
邹国煜 《当代世界》2011,(10):64-65
2011年第三季度世界政党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周边多国成立新政府,部分国家选战正酣。发达国家债务危机进一步演化,社会不满情绪上扬,一些地区出现极端主义暴力事件,执政党执政压力增大。西亚北非持续动荡,黑非洲、拉美政局变化不定,政党政治发展更趋复杂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全球性影响的大事件,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多国政党政要及友好人士致电致函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予以热烈祝贺.此次贺电(函)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来贺数量多,国际社会致贺积极性高, 17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等就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发来1500多封贺电贺函.二是致贺形式多种多样,有书面致贺,有视频致贺,有通过党内政治决议形式致贺,有集体"红色着装"举行研讨并以研讨成果致贺,有一国之内的朝野政党联署致贺,也有不同国家政党联署致贺等.三是致贺主体代表性广泛,既有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和政党领袖,也有国际组织、智库负责人、国际知名工商界人士等,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广泛深刻影响.四是致贺内容更加立体全面,视角贯通中共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重点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和中共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充满期待.致贺真挚感人,充分表达了外国政党政要和各界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热烈祝贺和真诚祝愿.  相似文献   

10.
过去一年,全球共50多个国家举行全国性选举,诸多国家政党政治呈现碎片化趋势,欧洲、拉美等地区多国政党政治出现“右摆”,多党民主政治的固有矛盾和问题有新表现,执政安全、治理能力与自身建设依然是多数政党面临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也谈苏联解体的一个原因--兼评美国学者科兹的几个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共及其社会主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苏共内部产生了一个特权阶层.美国学者科兹看到是这个特权阶层搞跨了苏共和苏联,却不懂得它产生的真正原因,而是把它归之于改革,进而得出了反对市场化改革的错误结论.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社会主义不改革、不正确地进行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96年,您就在<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一书中提出:"政党政治进一步现代化的问题已经提上日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政党现代化"这个问题,但在那时人们对"政党现代化"这个词还相当陌生,所以您的提法应该说十分"前卫".那么,您当时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呢?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政策的实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谋生,由于户籍制度等社会原因,他们下一代的问题日趋突现。根据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笔者从我国“外来人员第二代”的现实境遇出发,提出了对这个群体犯罪问题的预防与治理对策,以供社会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苏共败亡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背离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丧失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说明我们党不仅善于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而且善于借鉴和吸取其他政党成败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1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时代潮流的新认识.认清时代潮流,有助于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曾将"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概括为历史潮流.70年代以后,兴起了新的时代潮流,江泽民同志将其概括为:"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不仅对于国家制定对内对外政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时代主题的理解和正确判断世界大事中的是非.  相似文献   

18.
克里姆林宫易帜十年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之亡,戈尔巴乔夫及其所代表的那一代苏共领导人有不可回避的重大历史责任,但根源在于其制度基因和历史演变."斯大林模式"不过是斯大林主义的乌托邦,并非社会主义的合适的社会模式;大俄罗斯主义的单一制国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核军备竞赛、国民经济军事化都是导致苏联衰败的原因;极权官僚制度及其必然的腐败最终葬送了党和国家,苏联是"自杀自灭",亡于"脑坏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民党在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六次重大历史转折。每一次转折都是对自身建设进行的一次深刻调整。研究它的历史演变 ,关注其现状与未来走向 ,对于研究政党政治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欧洲左翼政党大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月8-9日,欧洲左翼党成立大会在罗马召开,300多位来自欧盟部分国家的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德国民社党、意大利重建共、西班牙联合左翼、希腊左联党等欧盟12国的14个共产党与左翼政党成为该党首批成员.法共和捷克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共产党虽出席了成立大会,但由于党内有不同意见或对建党呼吁书内容持有异议,决定暂不正式参加新党.大会一致选举意大利重建共全国书记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为该党主席.另外,葡共、德国的共、北欧绿党左翼联盟、古巴共、巴西共、日共等22个来自欧、亚、拉美的左翼政党和组织应邀派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