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合理地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了当前我国与世界其他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的差距.文章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在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要建立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使其在促进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目前正在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当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仅要大而且要强。在对"高等教育强国"评价指标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体系,并与若干高等教育强国指标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从中得出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3.
<正>统计是从数量方面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并进行管理的学科。统计要发挥其信息、咨询、监督的职能作用,要为领导机关宏观管理、预测未来、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都必须通过统计指标来实现。统计指标是说明社会经济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构成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不仅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还往往被人们用来评价工作成绩,考评工作优劣。  相似文献   

4.
段学芬  李翠玲 《求索》2011,(1):108-109,130
本文从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和谐度指标体系评估过程模型的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设计、和谐度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指标遴选原则和方法、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度指标体系指标及权重的确定、指标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七个方面,展现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全过程。这一体系由3个层次、6个分系统、22个具体指标构成。这些信息构成了反映社会和谐状况所需信息的整个系统。  相似文献   

5.
郑延福 《求索》2011,(5):177-178,156
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基于"三分法"的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教育质量评价设计。我们的统计分析和差异性检验显示,不同类型高校对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看法有显著差异,故本文对评价指标的权重按照分层、分类的标准来确定。层次分析法能体现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为高等教育评价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评级生态城市阶段性发展成效、明确生态城市下一步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客观准确地适用于该地区的生态城市评价。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遵循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套能够反映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通过对现有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还提出了一种更加简洁有效的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和更加先进的相对可变权重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信息预警能力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能力,它由公共危机信息预警资源投入能力、公共危机信息预警环境支持能力、公共危机信息预警管理控制能力以及公共危机预警信息活动能力等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依据这一分析构建政府公共危机信息预警能力初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甄别、指标相关性分析、指标判别能力分析等环节对初定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优化和调整,进而建立起相对完善、科学的政府公共危机信息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黄绍勇  唐兰 《思想战线》2011,(Z2):361-367
研究分析了项目教学法教学中评价方式、评价指标内容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项目教学法教学评价应包含的内容、方式及特点,探讨了构建项目教学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力图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马天瑜 《前沿》2012,(8):184-185
对现行各科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客观评估和价值判断,就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探讨和对教学管理实践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因此,运用科学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使之更加适合财经类课程教学的特点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绩效和信息技术鉴证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统一数据交换标准的信息采集比对体系+IT评价比对指标数据库+专业评价测试方法”的电子政务后评价模式的指标体系、工作流程和主要评价方法,并结合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的实践对其成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面向社会管理的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背景;介绍了美国在个人信用信息收集、管理与使用方面的经验做法;阐述了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探讨了影响个人信用行为的因素,并结合个人信用信息分布状况和应用需求的调研情况,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指标体系和部分省市对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的定义,分析了个人信用评价指标的构成和主要内容,并提出了一套针对重点职业人群实施个人信用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王云娣 《电子政务》2007,(11):42-48
利用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决策分析方法,构建了政府网站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权重,并通过实例对政府网站信息服务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一)总体思路。在建立健全能耗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各项能耗指标的数据质量实施全面监测,评估各地、各重点企业能耗数据质量,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节能降耗工作进展,全面、真实地反映全国、各地区以及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二)工作要求。在加强能耗各项指标统计的同时,对能耗指标的数据质量进行监测,确保各项能耗指标的真实、准确。要深入研究能耗指标与有关经济指标的关系,科学设置监测指标体系。要抓紧制订科学、统一的能耗指标与GDP核算方案,从核算基础、核算方法、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李瑞红  韦海鸣 《传承》2009,(2):44-45
自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国内学者就开始对和谐社会的评价体系进行探索研究。国际上有关社会发展水平所建立的一系列指标体系为构建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提供借鉴。为了更好的体现和谐社会的内涵,在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中需要体现出文化和谐的内容。和谐社会可分为五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1个具体监测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立足教学,联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然后给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以机电工程系为例,对该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其优势和薄弱环节,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继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以后,全国先后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设想,列出了一系列的考核指标和具体目标值,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时间.然而,从现有理论和实践发展来看,关于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无统一、公认的定论,仍然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有关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研究现状的考察,提出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三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张冰涛 《前沿》2024,(1):127-135
体面劳动概念的提出旨在维护和保障广大劳动群体的基本权益,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理念相契合,是社会公平公正的精神诉求。本文基于体面劳动概念,结合国际劳工组织编排的体面劳动量化指标体系,从就业、工作权利、社会保护、社会对话以及体面劳动的经济社会背景5个维度,遵循明确性、可衡量性、可获得性、相关性以及时效性原则,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以及3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体面劳动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重点阐述该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提出体面劳动水平的测度方法,并对所构建指标进行应用场景分析,以期为测度中国体面劳动水平以及后续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8.
自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国内学者就开始对和谐社会的评价体系进行探索研究.国际上有关社会发展水平所建立的一系列指标体系为构建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提供借鉴.为了更好的体现和谐社会的内涵,在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中需要体现出文化和谐的内容.和谐社会可分为五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1个具体监测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百家论萃     
信息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  信息过剩,是指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和处理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和能力,从而使 人不能有效地和充分地选择、吸收、利用和发挥信息的作用,使得信息不可避免地贬值。其 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1、信息过量引起信息贬值,而信息贬值又使有关信息业界拼命往网上增加信息,从而 造成恶性循环。  2、信息过剩反而容易使人产生“信息饥渴症”。因为计算机和网络上虽有大量信息, 但由于过量信息的存在,反而使人不能高效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因而总感觉自己 所掌握的信息不够用。  3、信息过量和信息过…  相似文献   

20.
郭珉媛 《前沿》2010,(23):142-145
我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要分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各子系统?建立指标体系,和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协调度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两类。在评价体系设计过程中被广泛认可的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主成分性原则、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原则、可比性与针对性原则。绝大多数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所建立的体系构架均包含三个层次,各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差异在于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选取设计上。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对数据的标准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标的选取和定值缺乏地域特色,评价体系整体缺乏动态性,并未能很好地反映出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