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法医精神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精神障碍、精神健康与法律相关问题的医学分支学科。广义上法医精神病学研究的内容涉及与法律相关的精神障碍和各种精神健康问题,泛称精神病学与法律或法律精神病学;狭义的法医精神病学主要指依法对疑似精神障碍的违法者或诉讼当事人的精神状态和法律能力的鉴定,又称司法精神病学[1]。近年来,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第四章着重对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做出明确规定,同时  相似文献   

2.
轻微颅脑损伤引起的迁延性精神障碍──司法精神病学的评价张湖,任杰,范秀花,仇金妹,昂正荣北京安康医院(102406)颅脑损伤明显者属于器质性病变,不论其表现的躯体、精神障碍如何,都应从器质性损害角度进行评价,其中即使存在某些疑问,亦基本上属于学术和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特点、影响因素及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回溯即往一年半的鉴定资料,根据CCMD-3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分类对被鉴定人临床表现进行整理归纳。整理被鉴定人颅脑受伤的类型,统计分析评定时机及评定结论。结果 65例样本纳入本研究,平均评定时机10.23&#177;7.2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和记忆损害,人格改变和神经症样综合征占有较大的比例,精神病性障碍和情感障碍较少,未见意识障碍和癔症样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智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及精神病性障碍与伤残等级负相关。结论 智能和记忆障碍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般应在伤后六个月才宜进行伤残评定。  相似文献   

4.
英美两国对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判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恬 《证据科学》2008,16(1):99-110
司法精神病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和演变与法学的主旋律始终保持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是司法精神病学的主要构成部分,英国1843年的麦克&#183;纳顿条例是专门就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的法律规定,它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立法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美国最近20多年处理违法精神病人的法律改革对现代诸国的司法精神病学完善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所以研究英美两个国家这一方面的司法精神病学的历史和现状对推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进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特点、影响因素及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 回溯即往一年半的鉴定资料 ,根据CCMD -3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分类对被鉴定人临床表现进行整理归纳 ,整理被鉴定人颅脑受伤的类型 ,统计分析评定时机及评定结论。 结果  65例样本纳入本研究 ,平均评定时机10 .2 3± 7.2个月 ,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和记忆损害 ,人格改变和神经症样综合征占有较大的比例 ,精神病性障碍和情感障碍较少 ,未见意识障碍和癔症样障碍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智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及精神病性障碍与伤残等级负相关。 结论 智能和记忆障碍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般应在伤后六个月才宜进行伤残评定。  相似文献   

6.
司法精神病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和演变与法学的主旋律始终保持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是司法精神病学的主要构成部分,英国1843年的麦克·纳顿条例是专门就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的法律规定,它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立法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美国最近20多年处理违法精神病人的法律改革对现代诸国的司法精神病学完善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所以研究英美两个国家这一方面的司法精神病学的历史和现状对推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进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试论民事案件中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民事诉讼案件的数量逐年增加,2002年北京市各级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的数量之比为10∶1。与之相应,民事案件所涉及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也逐年递增。笔者就几年来民事案件中涉及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归纳、总结,以期抛砖引玉。1民事案件中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种类民事案件中涉及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一般可分为三类:(1)被鉴定人所患精神疾病与民事侵权事件的因果关系;(2)民事行为能力的评定;(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伤残评定。1.1被鉴定人所患精神疾病与民事…  相似文献   

8.
司法精神病学研究室成立于1994年,其前身是法医临床学研究室司法精神病学研究组。全室现有专业人员7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1名。 该专业的研究客体是涉及法律事务的精神障碍患者或被怀疑有精神障碍的人。科研内容包括民事行为能力、诉讼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42例颅脑损伤伤者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诊断按照病史资料和颅脑CT/MRI确定;精神障碍按照CCMD-Ⅱ-R、CCMD-3及龚氏修订的韦氏智力量表(WAIS-RC)确定;伤残程度评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将所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精神障碍以脑震荡后综合征居首位(26.2%),其次是遗忘综合征(21.4%)、神经症(16.6%)等。精神障碍以脑伤的低伤残等级多见(Ⅹ级52.4%,Ⅷ级14.3%,Ⅶ级19.0%),但整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多分布于脑器质性损伤(脑挫裂伤54.8%,脑干损伤16.7%);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多分布于脑功能性损伤,其中脑震荡占21.4%,其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智力缺损多见于脑器质性损伤(P<0.05),80.6%分布于脑伤的Ⅹ级、Ⅷ级和Ⅶ级(P<0.01)。结论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及智力缺损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类型、性质有关,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并不平行。  相似文献   

10.
<正> 男子性功能障碍可以影响婚姻和家庭稳固,严重者可能酿成民事纠纷以至离婚。究其缘由,有些是因男子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所致,但为数较少;而多数是功能性异常,其中缘于婚姻和家庭方面的种种不良因素是主要的诱因之一。本文总结了4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尚缺乏心因性精神障碍与犯罪行为关系方面的报告。本文统计了我院自1988年至1991年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其中心因性精神障碍案例占6.2%,本文报告了其中5个典型案例,并就心因性精神障碍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责任能力的判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脑外伤后司法鉴定案例资料,按照神经外科GCS评分把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鉴定案例分为重型(A组)、中型(B组)及轻型(C组)颅脑损伤;对案例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并探索临床症状与脑外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以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最多见。重度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中以智能损害综合征为多。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不同严重程度的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实践中,女性精神障碍者与他人发生性行为后,司法部门常委托对该女性进行司法精神鉴定,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和有无性自我防卫能力,并以此鉴定作为判定被告是否构成强奸罪的重要证据。由于这类司法精神鉴定有其一定的特殊内容和性质,有关性自我防卫能力的概念及其评定标准尚不统一,争议较大。作者根据自己长期司法精神鉴定实践,将此类鉴定中应考虑到的几个问题,结合有关法律规定加以讨论,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范利华,吴军(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3)颅脑损伤后遗的躯体伤残已得到许多资料证实,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亦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损伤后遗症有精神障碍的人,生活质量及家庭关系受到严重损害,对家庭和社会来说要承受巨大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精神障碍患者的鉴定诊断与鉴定前临床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利用自编调查资料整理表回顾性收集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司法鉴定所2014—2017年进行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1 369例被鉴定人的鉴定资料,将鉴定意见的精神障碍诊断结果和既往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 369例被鉴定人中,鉴定诊断有精神障碍者964例(70.4%),无精神障碍者405例(29.6%)。前者有临床诊断者为63.3%(610例),高于后者的43.2%(175例,P0.05)。鉴定诊断的各类精神障碍中,癔症、应激、神经症类患者有临床诊断的比例最高(86.7%),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有临床诊断的比例最低(9.6%)。鉴定诊断与临床诊断总体一致率最高为精神分裂症类(98.4%),人格与行为障碍(33.3%)最低。有精神障碍组临床诊断与鉴定诊断的总体一致率为84.1%,Kappa值为0.759。相比门诊诊断,住院诊断和鉴定诊断的一致率(85.9%)更高(P0.05)。结论在能提供既往临床诊疗资料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被鉴定诊断为有精神障碍者,其鉴定诊断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高,临床诊断(尤其是住院诊断)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精神障碍纵火的特征及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火行为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之一,目前国内尚缺乏对精神障碍纵火行为的专门性研究[1].为探讨精神障碍纵火行为的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特征、再次纵火的可能性及预防对策,本文结合63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确诊的样本资料进行初步研究。资料分析一、一般资料用微机从近10年间鉴定确诊为精神障碍的1293例刑事案中,检出精神障碍纵火者63例(4.9%)。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对其中多次纵火者进行了诊断复核,无一例符合纵火癖诊断。其中精神分裂症46例(73%),精神发育迟滞8例(12.7%),痴痴性精神障碍6例(9.…  相似文献   

17.
第二章 诊断和治疗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评价体系现代社会对精神障碍者所产生的种种直接的、显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医学和法律两种评价体系来实现的,这在当前世界具有普遍性,我国也是如此。因此笔者首先将对这两种评价体系做一些简单的归纳、比较和分析:一、医学评价体系在这一评价体系中:1.评价主体必须是精神医学工作者,且具有精神病学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临床经验。2 .医学评价应是合法的评价主体根据国家法律认可的精神医学诊断标准①和医学诊断程序,就被评价主体的精神状态所进行的纯精神医学角度的评价,其具体结论是精神病学诊断和医学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司法鉴定中的运用。方法多中心收集73例被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完成量表评定,同时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三级划分。结果小部分组、部分组、大部分组量表评定总分的平均分依次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2.00±2.24、27.46±5.46、31.94±4.93;量表共15个条目与评定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从0.233至0.661不等;因子分析得到7个因子,能解释76.306%变异,判别分析结果表明68.5%的样本能被正确划分。结论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内部构建合理,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司法鉴定中,其评定总分能有效反映三级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之间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指机械性外力作用于头部时发生的损伤,导致一个或者多个病变,如颅内损伤、神经病学或者神经心理学改变、意识障碍或者死亡。TBI可因直接打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等机制诱发神经元死亡。TBI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生物分子标志物,深入研究TBI后生物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规律,对法医学鉴定及临床治疗都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概述了TBI相关生物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为寻找更精确的与TBI诊断相关的生物分子标志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精神损伤程度评定的三维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纪念 《法医学杂志》2001,17(2):102-104
精神损伤程度的评定是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司法精神病学界的广泛重视,第六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期间,各地专家曾提出若干评定标准的建议,但是由于精神损伤判定的复杂性,迄今尚未能形成统一的意见和方案。笔者提出一些设想,与同道探讨。 1精神损伤的概念界定   精神损伤是指由于各种理化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精神障碍 [1]。笔者认为精神损伤概念应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1.1精神障碍的存在与程度   在损伤事件前,个体的精神活动是正常的,损伤事件后,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及由此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