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统战干部要具备"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包容之心、敬业之心",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也是统战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扶贫济困,服务社会,回馈人民.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11日,"中加社会包容政策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中加两国80多位代表参会。会议主题为"中加社会包容政策与实践",主要围绕加拿大的社会包容模式、中国的社会包容模式、社会包容与弱势边缘群体、社会包容与中国政策四个专  相似文献   

3.
政府、社交主体、媒体在"离散式社区"的治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塑造凝神聚力的"石榴籽型社会",有必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基层政府应起统领、引导作用,破除民间芥蒂之心,积极打造社会进阶,建构包容型社会。同时,媒体应发挥舆论引导功能,构建心情舒畅的媒介生态,塑造讲真话的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深层次矛盾累积,群体性事件时常发生,其应对的艰巨性、复杂性日益严峻。在中国各级政府管理体系中,应急管理是一块需要加速整修的"短板",也是中国官员的一门"必修课"。公共危机过度泛化□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的今天,城市中的危机事件频频发生,造成社会的恐慌与政府的应对困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剧烈而深刻的转型,社会管理领域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挑战,特别是"不稳定群体"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社会上的"不稳定群体",探究群体形成的因素,了解他们的诉求,从而制定对症的政府政策和执行方案。  相似文献   

6.
孙立平 《乡音》2012,(3):40-41
转型陷阱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现在人们谈论比较多的一个词语叫"中等收入陷阱",大家都会有一个感觉,好像这两年的情况跟原来有点不太一样,有人说整个中国社会的气质在变化,有人说改革已经死亡,总而言之有各种各样的说法。那么这种说法的背景是什么?现在人们提供了一个基本解释叫做"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世界银行在2007年提出的概念,指...  相似文献   

7.
许敏 《人民论坛》2013,(2):28-29
当前,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风险和全球风险混合叠加的高风险时期,重塑风险意识,形成风险预控机制,构建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网格化、全覆盖的危机治理体系,是政府化解社会风险、保障公共安全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景天魁 《人民论坛》2012,(Z2):40-41
公众推举的第八难题:维稳越维越不稳,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稳定总得票率:73.56%紧迫程度3.55复杂程度3.30尖锐程度3.28关注程度3.30(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1)入选理由:当前,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期,和谐稳定也成为了一项社会根本事业。中国各级政府开始强调社会管理,并投入大量的资源,但是维稳过程中出现过分依赖暴力机器,来维持社会的"刚性"稳定的现象。这种"维稳"的手段缺少创新,不仅成本极高,  相似文献   

9.
<正>社会管理创新的自治之维显示的是改革顶层设计中的"结构——功能"的科学思维,适应改革新时期政治社会结构调整与关系重构的需要,不可不省察之。当前,"社会管理创新"成为政界、学界热议的重大主题。这一主题归属于中  相似文献   

10.
利益表达的价值在于面向社会,而不是在自家客厅里的自说自话。如果说"表"是利益主体的自在行为,那么实现"达"就应当是利益相对人的自觉行为,也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期,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期,社会矛盾凸显多发期,与之相伴,社会各方面也处在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  相似文献   

11.
唐任伍 《人民论坛》2012,(18):58-59
敬畏,是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的底线。正是因为有了敬畏,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当前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安,重要原因就是部分人没有敬畏之心,为所欲为,胆大包天。有了敬畏之心,人才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可以说,"敬畏之心"是公民社会的基础,是民主、自由的前提,是拯救社会溃败的良药。让"敬畏"成为社会的一种准则,整个社  相似文献   

12.
李西杰 《理论月刊》2012,(3):171-174
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折期,人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程度激烈分化,形成了一个贫富差距扩大化的社会分层结构,而房屋拆迁是造成这种社会分层的重要原因之一。房屋已成为城市居民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它是影响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被拆迁户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在政府主导的房屋拆迁补偿过程中,被拆迁户通过拆迁补偿得享城市发展之天然孳息,拆迁政策性造成了被拆迁户与非拆迁户之间的财富鸿沟,影响了社会分层,制造了城市不公。  相似文献   

13.
老有所养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的养老传统与实际调查都表明,居家养老是适合中国国情和国民意愿的养老模式。"国家—社会"理论的发展历程显示,"国家与社会相互融合和良性互动"的理论框架可以有效分析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据此,我国政府应当放弃全能政府理念,扮演"掌舵者"角色,坚持宏观入手、微观放手思维,确保政府"在社会中"又"引领社会";通过规划、经济和管理三种参与形式,实现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总体目标制定、经济保障和运行管理方面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的责任目标,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有效应对具有中国独特特征的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提示当前,社会低俗文化泛滥,如凤姐、马诺、伪娘等都成了众多媒体追捧的"明星",其承载的错误价值观经由各种途径和方式在社会大众中持续发酵,导致了人们的思想混乱、价值错位、文化迷失。近日,中央提出反对"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可谓正当其时。一种错误的社会价值观之所以得以泛滥,原因在于主流价值观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或这种主流价值观没有很好地为民众所接受。因此,在反"三俗"之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主流文化重塑  相似文献   

15.
刘颖  张英魁 《长白学刊》2011,(5):138-14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在体制转型的特殊情势下,农村社会冲突型利益表达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其日益增长的趋势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影响,既有正面功能,又有负面效应.社会利益分配、政府管理与农民自身层面凸显的问题是农村冲突型利益表达日益蔓延的原因所在.对此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于利益调整这一中心,对非理性表达的政策选择应...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记得梁静茹唱过一首歌,名为"宁夏"——不是地名,指的是宁静的夏天。然而,这个夏天,过得好像一点儿都不宁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近一段时间,有两个部门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一个是红十字会,另一个就是铁道部。有网民调侃说:因为达芬奇,郭美美只火了两个星期;因为赖昌星,达芬奇只火了一个星期;因为动车,赖昌星只火了半天……铁道部之"热",催生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高  相似文献   

17.
由资本的世界运用逻辑所导致的风险社会已经来临,中国也处在高风险社会.风险社会就是一个充满问题的社会,而中国的问题除了具有世界意义,更具中国特色:我们除了具有现代性本身的问题之外,还有传统社会和后现代社会问题,一个整体面貌就是:问题丛生.在正视和重视这些问题上,不同人群的态度和使命是不同的.普通人可能就某些问题从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立场表达感受和态度;执政者个人可能仅从自己如何可持续地执政角度,说些貌似代表公意的话,表达一些誓死扭转乾坤的情感.但若不能倾听历史的声音,表达人民的共鸣,那就仅仅是个人主义的或权力主义的.“公共舆论中有一切种类的错误和真理,找出其中的真理乃伟大人物的事.谁道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意志,把它告诉他那个时代并使之实现,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他所做的是时代的内心和本质,他使时代现实化.谁在这里和那里听到了公共舆论而不懂得去藐视它,这种人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来.[1]谁道出当今时代的精神并使之现实化,他就是今天时代的伟大人物.历史的逻辑、人类的声音才是价值哲学所应把握和追求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史国君 《群众》2014,(5):57-58
<正>据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去年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我国总体社会信任水平统计得分为59.7分,低于60分的信任危机警戒线。古罗马政论家塔西佗说:"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西方政治学把这种公众不信任政府时,政府无论怎样做都会受到质疑和批评的现象称为"塔西佗陷阱"。近年来"躲猫猫"、"瘦肉精"、"悬浮照"等公共危机事件和"瓮安事件"、"乌坎事件"、茂名PX事件等群体性事件的接连发生,表明政府公信力正面临  相似文献   

19.
张清 《群众》2014,(8):24-24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不仅强调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还要求"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实现依法治理和柔性约束互补,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应有之义。以法治求解社会治理难题,无疑是当下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官员更累的不是身,而是心。累在身有处讲,累在心无处诉。心累主要缘于文化传统、体制制度和价值观念相对于西方官员,中国官员累身亦累心。所谓累身,在于中国官员比西方官员承担了更多更大的责任,这与政治制度和政府职能划分有关,同时与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有关。西方政治制度与权力运行,奠基于自由主义经济。既然是"小政府",且受制于契约与分权制衡,政府就不需要承担太多经济和社会责任。中国政治制度突出为集权,且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施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