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第一任驻日参赞。《日本国志》是黄遵宪实地考察日本后所撰写的中国近代第一部全面研究日本的专著。该书面世正值中日甲午战败之际,从而引起朝野广泛关注和研究。维新派、洋务派和实权派都程度不同地受到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影响,共同对身处危局苦求改革出路的清政府做出"变法修律"、"取法日本"的决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是仿效日本经验而兴起的新式教育。因此,《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创立和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遵宪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对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的思想家。其撰写的《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日本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在《日本国志》中,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后宪政制度现状的客观评介,为近代中国输入了全新宪政思想,也为清末宪政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黄遵宪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对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的外交官和思想家。他所撰写的《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日本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在《日本国志》中,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后法律制度的状况进行了客观介绍评论。该书对日本成功移植引进西方的宪政思想和制度的评介,对清末宪政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法理.法史礼的合法性价值初探……………………徐燕斌(1.100)罗马的公犯诉讼及其惩罚………………任强(1.107)清末民初的县衙审判……………李贵连俞江(2.70)中华法系思想内涵与基本特点再探………………………………韩秀桃徐伟勇(2.126)试论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对中国清末宪政改革的影响……………………………张锐智(2.140)《二年律令》所反映的汉代告诉制度……程政举(3.98)中国法律职业资格同质化质疑……………李翔(4.20)美国《第一次冲突法重述》败因的法社会学分析……………………………………………王承志(4.84)中国法学教育的历…  相似文献   

5.
《北方法学》2019,(3):117-125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外交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作为中国近代早期外交官,他较早地走出国门实地考察日本、欧美等国家,亲身感受到列强崛起、中国落后的严峻现实。作为一代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他始终在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理论和具体路径。正是在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性认识中外差距的共同作用下,黄遵宪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代平等法律思想。该思想在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代甲午战争以前中国知识分子考察日本的活动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他们对中日文化同源性、中日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无疑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他们对中日关系的认识也存在缺陷,比如他们基本上都有中日联盟的思想,而只有黄遵宪等极少数人提出要警惕日本的扩张野心。  相似文献   

7.
2004年6月14日,日本国会通过了有事七法案。有事七法案的通过标志着日本有事法律体系的全面建立。然而,《日本国宪法》第9条明文规定日本放弃一切战争权利并不得保持任何战争力量。由此,有事法制便与《日本国宪法》产生了矛盾性。本文在系统介绍有事法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有事七法案及有事法律体系的建立对于《日本国宪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隨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的生效,特別是其島嶼制度、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制度,以及《公約》內組織機構的建立和實施,國家之間有關的領土爭議日趋激烈,如日本與韓國之間的竹島(独岛)之爭、日本與俄羅斯之間的北方四島之爭,目前中國主要的島嶼爭端集中在釣魚島列嶼、黃岩島問題上。一、國際法上國家領土取得的主要方式近代國際法上使用的國家領土取得方式大體有三種:先占、時效以及割讓。在現代國際法時期還有恢  相似文献   

9.
艰难的抉择     
<正> 在近代史上,当西学大规模涌入中国后,曾有不少人声称西方的器物技艺和典章制度乃中国“古已有之”。王韬在(弢园文录·原学》中就曾指出:“中国天下之宗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而流传及外。”屠仁守认为、西洋的天算地舆格致之学,都是中国所固有,《六艺》中的“数”即西洋的数学,宋儒所讲的格致,即西洋的科学。黄遵宪的考证更详细:“以余讨论西法,其立教原于墨子…,而其用法类乎申  相似文献   

10.
一、序言日本于2004年对《行政事件诉讼法》进行了修改。裁量统制是行政诉讼的主要功能之一,日本的裁量统制是否会因为本次修改而发生变化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本次修改的基本情况作简单介绍,然后以裁量统制问题为中心结合有关判例对日本行政诉讼的审理方式进行阐述。二、行政诉讼制度与2004年《行政事件诉讼法》修改1·在旧宪法下,行政诉讼由独立于司法权的行政法院管辖;而在1946年制定的现行《日本国宪法》(以下简称日本《宪法》)下,行政诉讼由属于司法权的司法法院来管辖(日本《宪法》第76条、《裁判所法》第3条)。在现行宪法下,日…  相似文献   

11.
沈菊生 《行政与法》2004,(11):81-84
如何对行政垄断进行科学分类,是反行政垄断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理认界和法律实务界对行政垄断两种形态即地区垄断和部门垄断虽然有较为一致辞的认识,但因两存在较多的交叉重叠,也由于两者在然害性质和然害手段上基本相同,所以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两者的区分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2.
13.
何为民 《政法学刊》2005,22(1):33-34
关于"犯罪心理结构"之争,已经集中在"犯罪心理"或"犯罪人心理"这个焦点上反对"犯罪心理结构"音认为,犯罪心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犯罪人心理在很多方面(甚至一切方面)同守法公民没有区别因此,犯罪心理学实际上是一门研究"犯罪人心理"的学科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违反逻辑的、必将导致取消犯罪心理学的推论  相似文献   

14.
周赟 《政法论丛》2006,(1):14-18
在立法表达中,存在许多用来联结法律规范各个组成部分的虚词,如"可以"、"必须"、"不得"、"应当"等,这其中"应当"是用的最多的.然而,由于学界长期以来对关于如上虚词研究的忽视,使得我国当前立法中存在一些对虚词使用不当的情形.因此,如何在今后的立法中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就成为了学界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软件“反向工程”合法性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维 《知识产权》2001,11(1):15-17
一、软件“反向工程”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他人软件的目标程序(可执行程序)进行“逆向分析、研究”工作,以推导出他人的软件产品所使用的思路、原理、结构、算法、处理过程、运行方法等设计要素,作为自己开发软件时的参考,或者直接用于自己的软件产品中,通常称之为软件“反向工程”。  相似文献   

16.
自从我国法院审判人员统一换装以来,尤其是见到中、高级法院法官开庭时身着代表正义的黑色法袍时,笔者就不禁联想到军事法院审判人员(一般称军事法官)的着装问题。首先要说明的是,到目前为止,军事法官开庭时仍然身着军装,配戴着带有强烈等级色彩的军衔肩章。对于这种没有引起任何质疑、似乎天经地义的现象,笔者从自身的军法行业出发,还是想说点什么。或许,军事法官穿什么本身并不值得讨论,但问题并非仅仅如此。法官制服不仅象征着法官的形象,而且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法治形象,不同的着装其实隐含着对法官职业的不同认识。贺卫方教授就曾将法官…  相似文献   

17.
眭鸿明  王媛 《河北法学》2006,24(8):28-30
界定"业主"、"业主权"的内涵,并阐释业主权与相关权利如小区内的一般所有权、居住权、承租权、典权以及小区外的所有权等之间的关系,继而提出"业主权"法律化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美国“DNA行动计划”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NA检测技术问世已近30年,在侦查破案和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DNA检测范围的不断扩大、案件数量的急剧增长,人们发现了许多制约DNA充分发挥证据效力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利用DNA证据,最大限度发挥DNA技术打击犯罪和保护无辜的科技威力,从2004年起,美国开始实施为期5年、耗资10亿美元的“总统DNA行动计划”。这一划时代的DNA国家战略规划成为美国司法部门应用和发展DNA技术一个全面的行动纲领,同时.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也为我国当前和今后更好地应用DNA技术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国际关系中,“东方问题”是指欧洲列强瓜分“奥斯曼遗产”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土耳其的独立标志着“东方问题”的终结。实际上,在土耳其独立时,奥斯曼帝国的“遗产”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行省均在英法的殖民统治之下;由于阿拉伯民族解放斗争高涨,向委任统治提出挑战,对英法来说,“东方问题”并没有解决。《色佛尔条约》虽被废除了,但它的原则仍起作用,《洛桑条约》并没有扭转阿拉伯行省被“委任”的局面。无论从中东“弱国无自主外交”的实质来看,还是就“东方问题”一词在英法外交术语中的最后消失而言,直到中东主要民族国家独立,“东方问题”才告终结。  相似文献   

20.
论第三部门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人性、志愿失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