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治安状况指标体系是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治安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即评估社会治安状况的标准.它应该是能综合考察社会治安状况破坏力与控制力的动态平衡状态,是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的统一,具有可计量性和可比较性的特征.治安状况指标体系由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力指标、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控制力指标和公众安全感指标三个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2.
通过公众安全感调查,对社会治安状况的客观统计数据以及相应的定量评价进行印证和补充,是基于这种调查在相当程度上综合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某一时期社会治安秩序和政法工作的满意程度,反映了犯罪等与社会治安相关的指标的数量和质量变化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在这个意义上明确“公众安全感”所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治安状况评价的价值及其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安状况评价是运用社会评价的原理,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资料对治安秩序状况进行评估的活动。它是准确把握治安状况的基本方法,是确定治安目标、制定治安对策、进行治安控制的重要基础。治安状况评价不能脱离社会发展水平,应以原有治安秩序为基础和参照物,着重考察治安秩序破坏力与控制力的动态平衡状态,将客观现象与主观感受、整体评价与具体分析相结合进行综合测评。  相似文献   

4.
公众安全感评价机制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公众安全感”的概念,以它作为评价社会治安状况,以及警察机构执法质量、水平的评判标准。在我国,公众安全感的研究调查分析也得到了逐步重视,认为它是衡量社会运行机制,评价社会治安状况,反映人民生活安定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刑事犯罪的增长是必然趋势。但是 ,刑事犯罪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治安环境的恶化。因此 ,我国现行的以刑事案件立案率升降为主的治安环境小康目标评价体系不能准确地反映治安环境的好坏。文章通过对刑事犯罪与治安环境内在联系的理性分析 ,提出了从刑事犯罪状况、治安管理秩序和治安救助三个方面评价小康社会治安环境的思路 ,并运用定性与定量技术方法 ,设计了评价指标及标准。  相似文献   

6.
治安势态最简单地说就是治安形势和状态。它是社会活动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一种反映。这里所说的治安势态成因,其含义是指社会活动中诸种因素对治安形势和状况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本文试图从一般意义上和宏观的角度对影响和作用于治安势态的主要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总体来说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夏德才 《公安研究》2009,(12):16-20,63
当前开展社会治安评估,过于倚重刑事案件类指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所占权重低,抽样调查样本选择的代表性和客观性不足,各地评估结果缺乏可比性。创新社会治安评估体系,要以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根本标准,综合考虑经济、社会、人口、地域等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客观公正、科学评估、相对稳定四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完善社会治安评估指标体系,规范开展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准确分析与比较社会治安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8.
治安秩序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必须经历从对事物表面状态的研究到结构层面的研究,治安学的发展才能摆脱“散” “乱”的局面。治安秩序的结构由三个重要因素组成:治安实体、治安规范和治安权威。它们的相互联系 和相互作用构成了治安秩序。治安实体是治安秩序的载体;治安规范是治安秩序的核心;治安权威是治安 秩序的保证。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治安秩序才能对其有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9.
自4月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部署严打整治斗争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在2001年相继开展了打黑除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治爆缉枪、整顿和规范歌舞娱乐服务场所秩序、全国大追逃等专项行动,使得一些地方治安混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观,公安机关控制和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切实增强。  相似文献   

10.
论治安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对象的确立是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从治安管理学和治安学研究对象的研究状况看,学术界普遍认为“治安”是治安学的逻辑起点,治安、治安秩序、社会秩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普遍承认治安秩序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对于研究对象的论证大多以治安为核心。从多种学科对于秩序、社会秩序的研究结果判断,以“社会治安秩序”作为逻辑起点较为恰当。社会稳定与安全是社会治安秩序的两个主要的社会属性,也是治安学长期以来关注的两个研究领域。在对治安学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以“社会治安秩序运行机制”作为治安学的研究对象,比治安现象论、治安规律论等理论更具备特殊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可操作性。新的范式不但可以包容以往的研究,便于建构治安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而且更有利于解释治安现象、解决新的治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社会生活中一条重要的行为准则,关系到人之生存,国之兴亡。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对公安诚信具有直接的影响。缺乏诚信不仅严重损害公安机关的形象,还会造成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关系的疏远与隔膜。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十分注意树立自己的诚信形象,完善诚信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突发公共事件多发的国家,为有效应对,减少损失,我国政府加快了其应急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党委领导、公安平台、快速反应、统一联动、各司其职”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原则。公安机关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平台,在应急机制中具有龙头和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安行政执法中侵犯人权现象表现在:"临时民警"违规执法事件时有发生;证据意识不强、取证不及时;公安行政执法中的不作为;公安行政处罚中的不规范执法;劳动教养、收容教育中侵犯人权的现象较严重。为加强公安行政执法中的人权保障,应规范公安行政强制措施方面的立法;树立人权理念,强化程序、证据意识;健全公安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完善公安机关的人事、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4.
和谐公安机关的建立,即形成以和谐警队文化为载体,以公安机关的思想和谐、组织和谐及心理和谐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公安机关内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运转秩序。在管理中树立民主的观念,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化时代,情报已成为公安工作的主要资源。公安情报工作有着自身独特的覆盖领域、研究对象、获取渠道、搜集方式、分析方法和使用目的,在资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方面也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对公安情报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成为公安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迫切要求公安高校强化职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正规化预备警察;积极推进在职民警教育训练改革,提高教育训练实效;鼓励公安科技开发研究,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公安高校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公安工作和队伍正规化建设服务,促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公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特色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保障网络世界的信息安全,构建良好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需要大量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高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论述了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迫切性,信息安全专业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公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特色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分析是一门在辩论和公共讨论时运用多种调查方法,严格地评价和交流政策及相关知识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对公安工作中的打击与防范进行公共政策分析,有助于提高公安工作决策的科学性以及管理体制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9.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建立公安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础 ,为此必须树立起载体多样化、馆藏虚拟化、资源共享化这样一些新观念 ,在加强实体资源建设的同时 ,应加大数字资源建设的力度 ,将重点放在公安文献的数字化建设上。文中分析了目前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提出了公安文献数字化建设的一些思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大力开展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但实践中存在不少误区,其根源在于正规化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未能得到科学厘清。当前公安机关要有效地加强正规化建设,必须准确界定正规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明确现阶段正规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其基本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