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江苏仪征市残元撞问:在一民事案件中,法庭笔录来当庭宣读,也未由当事人阅读,仅叫当事人签名。10日后,原告问为什么不发调解书,办案人说笔录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原告认为调解书签发后才具有法律效力。办案人当即发一份简易调解书,原告看后,认为调解书和庭审结论不一致,拒绝签收,要求继续审理。请问这样的调解书有法律效力吗?答:首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33条第2款的规定,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或者由当本人当庭或者在5日内阅读。因此,法庭笔录未当庭宣读,又未让当事人阅读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要求,当宁人有权拒绝签名。其次…  相似文献   

2.
庭审记录,或叫笔录,是书记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书记员要想记好庭审笔录,首先应弄清什么是庭审笔录及其意义?所谓庭审笔录,就是对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的记载。准确、清楚地记好庭审笔录,意义有多方面。法律规定,只有经过法庭查明了的事实,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所以,庭审记录好坏,与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据了解,有些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要求书记员将当庭质证的证人证言单独记录在调查笔录中,而不记录在法庭笔录中,甚至有的人民法院把这种做法作为规则明确规定下来。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 首先,法庭笔录是人民法院书记员对开庭审理的全过程所做的记录,是全面记载法庭审判活动的诉讼文书。其基本作用在于将案件事实和证据固定下来,既是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依据,又是  相似文献   

4.
庭审笔录是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案件时,由书记员当庭记载全部法庭审理活动情况的文字记录,是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作出公正裁判的主要依据。申请对庭审笔录进行补正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权利《,民事诉讼法》第133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刑事诉讼法》第167条第3款也作了同样规定。这些规定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庭审笔录客观地反映庭审情况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法律对此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规定,审判实践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对司…  相似文献   

5.
公诉人和辩护人应审阅法庭笔录方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写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中的证人证言部分,应当当庭宣读或者交给证人阅读。证人在承认没有错误后,应...  相似文献   

6.
庭审笔录又称法庭笔录或审判笔录,是法院审理案件不可缺少的书面材料。它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由书记员制作的同步反映全部审判活动真实情况的文字记载。那么,检察官为何要制作庭审笔录的“检察版”呢?  相似文献   

7.
著辐学者何家弘在其新著《证据法学》中将“笔录”表述为:“所谓笔录,是指司法人员、执法人员或者法律工作者在证据调查时所作的各种记录”。检察机关制作的讯问笔录是指为了查清案情.对犯罪嫌疑人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讯问而制作的书面记录.讯问笔录制作的好与坏,不但影响办案效率,而且还关系到办案质量,  相似文献   

8.
法庭审笔录是整个庭审活动的记录,在某种意义上,比证据还重要。那么,法庭笔录的法律地位如何?法律如何限制笔录出现问题?出现了诸如改动的问题,怎么办?就相关问题,我们约请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博士许兰亭写下了此文。  相似文献   

9.
(一) 在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言有着不可或缺、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同时也呈现出不规范、不均衡的特点,即:1、形式不规范。证人证言的形式有书面证言、询问笔录、法庭笔录三种。其中最规范、最切合法律精神的当属法庭笔录,但实践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但对法庭审理笔录的地位和作用,则鲜有学者进行研究和阐析。在审判方式改革越来越深入、法庭审理在审判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对法庭审理笔录...  相似文献   

11.
在审判实践中,法庭笔录记录完毕或调查笔录记录完毕后,审判人员通常要求案件的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在笔录上签名并要加按右手食指手印。这似乎已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相似文献   

12.
法庭笔录是由书记员制作的记载法庭审判活动的诉讼文书。刑诉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分别规定了审判长、证人及当事人有权阅览法庭笔录,并应在法庭笔录上签名或盖章,但未规定公诉人的阅览权及确认权(在法庭笔录上签名)。笔者认为,立法应尽快对此予以完善。  一、公诉人的阅览权和确认权有诉讼法学上的理论依据。刑事审判活动是在审判长的主持下,由公诉人、被告人、被害人以及证人、辩护人等诉讼参与人共同参加的,确定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和如何处以刑罚的活动。它是一种多方法律行为。法庭笔录作为记载各个诉讼主体诉讼行为的凭证,理应让…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法第167条只规定了证人、当事人等诉讼参与人出庭时有权阅览法庭笔录,并有权在法庭笔录上签名或盖章,而没有规定鉴定人出庭有法庭笔录的阅览权和签名权。笔者认为,刑事诉讼法应规定鉴定人出庭有法庭笔录的阅览权和签名权。 首先,能促使出庭的鉴定人对法庭笔录的记  相似文献   

14.
小事闹大与大事化小:解读一份清代民事调解的法庭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乾隆三十一年山东邹县的一起民事调解案件的法庭笔录为分析对象 ,仔细解读其中蕴涵的 ,同时也是被中外法律史学者广泛争论的若干清代司法实践问题 :一是帝国官僚的诉讼态度与小民百姓的诉讼策略 ;二是帝国衙门的纠纷解决手段 ;三是解决纠纷 (裁判 )的依据 ;四是清代法律的表达与实践。此外 ,本文不仅“深描”这份法庭笔录 ,而且把它置于广阔的帝制中国的政治结构、社会经济、日常生活、司法体制、诉讼理想和现实的语境当中进行考察。与此同时 ,受到“复调”理论的启发 ,本文在叙述风格上也作了一些尝试 ,以期通过这一文体的尝试彰显传统中国司法运作的复杂意蕴。  相似文献   

15.
在法律活动中,凡是以实录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均可被称为笔录①。笔录种类繁多,按制作笔录主体分:有刑侦笔录、检察笔录、庭审笔录、公证笔录等。就公证活动内容而言,又可分为谈话笔录、调查笔录、现场活动笔录、现场勘验笔录等。公证活动需要笔录,笔录体现公证活动。《公证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公证当事人所申请办理的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将告知内容记录存档”。既然告知内容要记录存档,就有必要制作谈话笔录,制作笔录是法律赋予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权力和义务。笔者结合多年…  相似文献   

16.
我做书记员工作四年来,获益不少,感受颇深。现在此谈谈如何做好笔录的几点体会。 1、笔录要力求反映出当事人的心理。不论在开庭审理,还是核对证据,笔录都要力求反映出当事人回答问题时的心理,这对提高案件质量,保证材料真实性有着一定的作用。如,我在记录一起案件时,审判长问被告:“这话是你说的?”被告未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法第167条规定,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写成笔录。因此,人民法院合议庭的庭审笔录是法定的庭审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检察机关庭审监督的内容,但在目前的庭审实践中,该项监督工作,往往不被出庭检察员所重视。 一、对庭审笔录实施有效监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7条对一审公诉案件的庭审示证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辩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根据此规定,一审法庭中...  相似文献   

19.
法庭调查是刑事诉讼的主要阶段,也是法庭审理的中心环节.而辩护律师参加法庭调查可以说是律师全部诉讼活动的重要内容.人们通常认为律师为被告辩护的作用只有在法庭辩论阶段才能体现,这是误解.律师辩护的论点和论据必须依赖于法庭调查核实的事实和证据.因此必须重视辩护律师参加法庭调查工作. 律师参加法庭调查活动应围绕一个目的进行:就是协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并在这个范围内维护被告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进而为法庭辩论、发表辩护意见打好基础.律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1)向被告、证人、鉴定人等进行发问;(2)对鉴定结论、证人证言笔录、勘验检查笔录及其他的物证、书证发表意见;(3)申请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4)在庭审调查过程中随时注意案情变化,并依据变化了的新情况修正原拟定的辩护论点. 律师通过法庭调查以巧妙的方式讯问被告、询问证人的过程,往往可以发现被讯问人陈述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庭审笔录是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案件时,由书记员当庭记载全部法庭审理活动情况的文字记录,是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作出公正裁判的主要依据。为保证法庭审判客观公正、必须要实现法院的庭审记录要同步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