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作为一种证据,在刑事诉讼证据中居于主要地位,重口供,轻其他证据,重视有罪供述。轻视无罪辩解,在司法机关,尤其是侦查部门还有一定的市场。笔者以为,制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无疑是摆在我们司法工作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的因素 (一)翻供人的自身因素。 人犯被抓获归案后,慑于侦查机关的强大攻势,开  相似文献   

2.
试论被告人当庭翻供的证据认定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属于证据范畴的一种。但刑事审判实践中,由于被告人时常改变庭前的口供,给审判活动和认定证据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成为困绕法官断案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些案件特别是涉嫌经济犯罪、渎职等对被告人口供依附性较大的案件,往往因被告人的翻供,造成其他证据认定难度加大,导致案件久拖不能下判。因此,研究如何在被告人当庭翻供情况下正确判断、认定和使用被告人口供证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被告人口供证据的概念及当庭翻供现象 笔者认为,被告人口…  相似文献   

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1]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的七种证据之一,它能最直接地证明犯罪事实,因此往往被视为"证据之王"。另一方面,因其最具不稳定性,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一、检视受贿案中的被告人翻供问题客观地讲,翻供是一个中性词,它是相对于原供而言的,是对原供的推翻。因此,其逻辑可能性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先的供述为真,后来的供述为假;或者原先的供述为假,后来的供述为真;又或者前后的供述均为假。翻供作为跌宕起伏的诉讼抗争中的一个插曲在受贿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要点】被告人庭前供述一致或出现反复,庭审中翻供,但被告人不能合理说明翻供理由或者其辩解与全案证据相矛盾,而庭前供述与其他证据能够相互印证的,可以采信被告人庭前供述。被告人庭前供述系先供后证,对作案细节  相似文献   

6.
对翻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翻供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或者辩解的表现形式。司法实践中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讯问的过程中 ,常常翻供 ,公安司法人员对翻供往往很反感 ,并持否定态度。如何认识翻供 ,怎样对待翻供 ,既是一个值得学术理论界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 ,又是一个司法实践中急待寻求解决的问题。鉴于此 ,笔者仅就有关问题略陈己见。一、翻供的概念及表现翻供虽然是当前理论界在不断探讨的司法实践中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但是 ,什么是翻供?学界则有不同的界定。有的认为 ,“翻供主要是指被告人进行了有罪供述后又推翻其全部或部分供述。”①也有的认为 ,“…  相似文献   

7.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有罪或罪重供述的“翻供”是司法实践经常遇见的问题,有的是时供时翻,有的是先供后翻,特别是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嫌疑人翻供的现象特别严重,而绝大多数嫌疑人对翻供的辩解理由是遭到了侦查人员的刑讯逼供。如何对待刑讯逼供的辩解直接涉及到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保障,影响着证据的采信和事实的认定.影响着案件的公诉效果。  相似文献   

8.
【裁判要旨】被告人供述前后不一致,出现反复,是刑事审判实践中审查判断证据经常遇到的问题。根据2010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两高三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2条的规定,对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应当结合控辩双方提供的所有证据以及被告人本人的全部供述和辩解进行。被告人庭前供述一致,庭审中翻供,但被告人不能说明翻供理由或者其辩解与全案证据相矛盾,而庭前供述与其他证据能够相互印证的,可以采信被告人庭前供述。  相似文献   

9.
王纯青  王霞 《法制与社会》2011,(30):134-134
实践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犯罪嫌疑人翻供的情况,审查批捕阶段,应对犯罪嫌疑人翻供前所作供述进行合法性、真实性审查,结合其它证据,排除矛盾点,得出唯一的排它性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刑事被告人在庭审中翻供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被告人翻供的情况,即被告人推翻自己在侦查阶段、起诉阶段的口供。口供是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司法机关所作的供述与辩解。承认犯罪事实而作的陈述是供述;否认被指控的犯罪事实或说明自己无罪或罪轻的陈述是辩解。由于这些供述与辩解多是口头陈述的供词,一般也称之为口供。翻供可能发生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中的任何阶段。本文拟就对刑事被告人在庭审阶段翻供的原因及对策谈一些浅见。在已形成口供的基础上,被告人翻供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有的全盘否定前供,作出…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种证据,这无疑肯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证据效力。但是,该法第四十六条却又同时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条规定可能使人产生这样的疑问:被告人口供的证据效力究竟如何?为此,笔者认为,正确认识被告人口供的证据效力,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法律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从上述规定我们看出,我国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只适用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三种证据,而将鉴定结论这一重要的言词证据排除在外,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科学。  相似文献   

13.
在出庭实践中,公诉人采取用被告人以前的供述来驳斥其翻供的办法却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被告人供述作为刑诉法明确规定的七种证据中的一种,应在法庭审理的举证阶段宣读,而不能在讯问阶段予以宣读。如果要在讯问阶段宣读,基于法官指挥审判的原则,应先征得审判长的许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妥。被告人供述固然是证据的一种,但公诉人在讯问阶段宣读其供述,并非是作为证据向法庭宣  相似文献   

14.
梁旭红 《法学杂志》2005,7(6):21-2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事诉讼中的核心人物,其向司法机关所作的供述与辩解被法律确定为一种诉讼证据,司法实践中亦称之为口供。由于种种原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在刑事司法中的证据作用出现了与现行法律和立法精神相悖的状况,尤其是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供述为中心的认识错误,导致刑讯逼供、冤假错案屡屡发生。问题的严重性亟需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  相似文献   

15.
翻供之辨析与翻供者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较为普遍。翻供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行辩护或者自我归罪的表现,同时又能生成新证据,因而具有法律意义。翻供虽然具有降低诉讼效率的负面效应,但翻供者的人权应当得到充分保障。在我国,翻供的产生具有深层的制度原因,因此解决翻供问题必须通过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即赋予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沉默权、转换侦查思维方式、扩大辩护律师的诉讼参与、防止刑讯逼供等等,从而确保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基础上切实减少翻供发生。  相似文献   

16.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殊性决定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在定案证据中的重要地位,犯罪嫌疑人出于畏罪、侥幸等心理常会作出翻供行为,而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办案理念的进步,也使得翻供现象有增多趋势.侦查人员在办案实践中对待不实翻供行为应认真分析原因,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提高证据质量,巧妙运用谋略等积极应对翻供现象.  相似文献   

17.
受贿犯罪案刑事诉讼过程中,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的现象时有发生,无论是在侦查、起诉、审判等各个阶段都有发生。要有效遏制受贿案件中的翻供现象,侦查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即侦查人员不仅要有取证、录取口供的能力,而且要具备固定证据和获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的再生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论被告人庭前供述的证据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维彬 《法律科学》2014,(5):138-149
被告人翻供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一大难题,由于被告人庭前供述缺乏证据能力规则的约束,法官普遍以被告人庭前供述定案,这是导致我国冤假错案的一项重要原因。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被告人庭前供述的证据能力规则。国外在被告人庭前供述准入制度的设置上,存在传闻例外模式与直接言词模式;在庭前供述排除制度的设置上,存在正当程序模式与任意性模式。我国宜借鉴直接言词模式与任意性模式,在庭前供述与当庭供述一致时,庭前供述不具备证据能力;在庭前供述与当庭供述不一致时,庭前供述如果具备自愿性要件可以作为弹劾证据,只有同时具备自愿性与真实性要件时才可作为实质证据。  相似文献   

19.
“两翻”即翻供、翻证。翻供,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推翻原来的供述而作新的供述。翻证就是证人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方面推翻原来的证词而作新的陈述。近年来,受贿案件中“两翻”现象不时发生,且呈上升趋势,真接影响打击犯罪的力度。严峻的事实对当前侦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侦查人员不仅要分析当前受贿案件“两翻”现象发生的原因,而且应及时采取对策,避免或减少“两翻”现象的发生,从而有力地揭露犯罪和打击犯罪,保证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的廉洁性。一、导致“两翻”原因多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自愿性的举证责任,在被告人当庭翻供、改变原有供词的情况下,实质上是提出新的主张,必须依据一定的证据支持,以证明被告人在庭外向警检机关作出的有罪供述违背其真实自愿,属于非法证据并申请法庭予以排除。在被告人当庭翻供情况下,自愿性的举证责任虽由辩护方承担,但是这种证明并不需要达到最高的证明标准,即不需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内心确信的公诉方的证明标准,而只需要达到优势证据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