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进一步在关切国民利益、加强理论创新、创新传播方式、完善教育体系、坚持文化渗透、注重实践养成、强化机制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全体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心理认同并转化为国民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2.
徐静英 《前沿》2009,(13):173-174
社会心理作为感性的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归实践的中间环节。通过优化社会心理,促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心理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3.
正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及核心价值视为自身内在需求和追求目标……完成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全过程。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面临价值取向多元化、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4.
冯霞  王瑾 《传承》2008,(18):48-49
在社会大变革和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弱化的趋势。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要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努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寻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践行的特点:思想上高度认同与行为上中度践行。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历练的缺乏,以及多元社会价值取向和思潮的影响是其中主要原因。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能力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崇高信念,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与情感认同,训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能力和习惯,创新持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大变革和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弱化的趋势.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要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栽体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努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整套价值观念系统。所谓“核心”价值体系,有三层本质属性:一是主导性,它是我国和谐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起根本支配作用的价值观念系统。二是认同性,它是我国和谐社会具有广泛社会认同、达成普遍社会共识的价值观念系统。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发展和新飞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并且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实现由认知到行为实践的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的统一,理性认知是前提,而情感认同无疑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周婷  ;程样国 《求索》2008,(9):64-66
“抗震救灾”对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生活全过程,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必要支撑。“全过程融入”的要求是,必须在时间意义上一以贯之地融入,在内容和环节上全方位地融入,在效果意义上务求实效地融入。“全过程融入”的途径是,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中的制度化,要构造科学的、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一体化分程教育体系,要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福利渗透系统。  相似文献   

10.
罗韬 《前沿》2012,(12):4-5
一个社会不同成员可以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但一个国家必须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这是社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时间纬度上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国共产党优良精神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的传承。在其空间维度上,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只有把握好其历史性和时代性,才能促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承载了利益认同与价值认同之重的欧洲认同究竟给我们提供什么?从欧洲认同的前世与今生说明,欧洲认同的实质还只是一种利益认同,资本主义所谓的普世价值看上去是欧洲认同的原因,实际上恰好成为了欧洲认同的最大障碍。欧洲认同正反两面的镜像,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些值得我们反思与借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资源。  相似文献   

12.
浅谈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青年论坛》2008,(4):154-155
图书馆的特性决定了其价值是读者价值、社会价值、资金提供者价值、馆员价值的有机结合。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决定着整个图书馆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方向,为价值体系的其他价值提供合理性依据,它决定着图书馆在社会系统中的核心能力,是形成职业价值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个体和社会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个体起到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对社会则起到引领多元文化的作用,这两个作用的充分发挥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高校作为思想培育的主要阵地应开辟课堂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党团建设和学校支持建设等多种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价值观的层面上,并没有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层面的本质研究。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层面本质的研究,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升到社会成员精神层面的最高实现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正是基于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质的规定性及其应具有的历史功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精神层面上的本质属性属于社会信仰。这一精神层面的本质的确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输出,把人们对信仰选择的困惑中解放出来,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完善和大众化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面对大学生存在多元价值观的现实,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突出导向性。要实现导向性的目标,就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个核心。核心价值观是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统一思想,要有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一个社会,越是呈现出价值多样化,就越应该重视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所提出的亟待解决的时代性课题。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实现。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求来源于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这两个方面。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坚持制度性、普遍性、民族性、崇高性、方向性的基础上,注意其思想内涵、价值认同、中国特色和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内涵可概括为“以人为本,民主公正”。以人为本,侧重于社会主义性质和本质的层面界定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即回答社会主义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形态(价值理念);民主公正,则侧重于从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变革的层面界定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即回答如何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价值指向、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主导,离开核心价值的最本质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则会流于空谈,甚至会走偏方向。在当前我国关键发展时期,坚持和弘扬以人为本、民主公正的核心价值,在以人为本、民主公正的基点上引领社会思潮、统一思想认识、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具有更加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思想观念系统,主要包括位于基础层次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列在中间层次的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和居于最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级的内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发轫于空想社会主义,集成于科学社会主义,突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源于社会主义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特定时代场景下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和价值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需进一步凝练。探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结构分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行政价值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与灵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突破。行政价值的生成基础、内容体系、结构功能等随之发生变革。面对人工智能浪潮,新时代行政价值应重新确认行政价值取向、有效转换行政价值认知范式和叙事方式、厘清智能技术嵌入行政价值的边界,以满足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20.
戴木才 《桂海论丛》2013,29(5):7-12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在全党、全社会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对此进行的不懈探索和长期实践,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轨迹,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体现了不同的时代内涵和重点,体现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深化升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