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铁军  王帅帅 《传承》2015,(1):34-35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以重民、富民、从民等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民本思想对其影响深远。认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和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联系,并进一步挖掘儒家民本思想对实现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历史契机,对于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本"思想的批判与价值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学说之一,是中国古代政治思维的重要特征,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深远的影响.我们全面考察民本思想的特点及其本质属性之后就会发现,虽然可以从中发掘具有普遍价值的思想因素,但是民本思想并不具有超越君主制度的意义,不属于民主思想的范畴.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民本思想作了彻底的扬弃和改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替代和超越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的"民本主义".  相似文献   

3.
以孟子为代表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永恒思想主题.孟子的"制民之产"、"取于民有制"、"取物于时"、"以羡补不足"等思想是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为我国当前让老百姓拥有财产性收入,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和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我国正处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从经济伦理维度审视孟子民本思想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封建专制王权中最具人道主义色彩的政治理念.传统民本思想与当代民主政治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辩证的哲学观审视,传统民本思想与当代民主政治是既"悖反"又"契合"的对立统一关系.深入剖析传统民本思想与当代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挖掘民本思想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契合点,以实现民本思想中蕴含的合理性文化传统在当代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功能和价值;揭示和批判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封建糟柏和阶级局限,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和时代的升华,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依托,是我们研究民本思想与民主政治关系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欣远  周涛 《传承》2008,(16):62-63
以孟子为代表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永恒思想主题。孟子的"制民之产"、"取于民有制"、"取物于时"、"以羡补不足"等思想是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为我国当前让老百姓拥有财产性收入,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和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我国正处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从经济伦理维度审视孟子民本思想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伏清 《湖湘论坛》2010,23(1):87-90
柳宗元在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利安元元"的思想主张,其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是"利民"和"民利民自利"的思想,这一思想正是对横征暴敛和烦政拏令的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同时还提出了以"民役而非役民"的官民关系思想来整顿吏治。"利安元元"的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性发展,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7.
"民主"与"民本"都是以民众利益的维护为目的,但是二者的内涵不同,目标与功能不同.从历史上看,民本思想所起的进步作用有限,它只是王朝统治的安全阀和缓冲器,但它是封建专制统治中较有利于民的思想,民本思想的泛化可以作为民主化的第一步,即人民体会到自身存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上古夏商时期,奴隶没有“民”的资格,没有接受刑罚的资格。“民”的概念中开始包容进奴隶,是在周代。春秋时期,农工商民与士民可以相提并论,“民”的概念扩大,“天赋君权”的观念动摇。战国时期,“民”的利益在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中得到某种承认,“民”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民本思想在法典中也有体现。这些都有利于当时新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确立,有利于庶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主包含民有、民享、民治三个方面.在民主的视角下看民本思想,提出的基本问题就是“民本是否就是民主”.对这个问题,中国近代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把中国古代关于民本的思想观念和论述说成就是民主,另一种则明确地认为民本与民主有天壤之别.其实,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中有一定的民主性因素,主要体现为人民拥有四项集体权利,即人民拥有天下、人民享有天下、统治者应当尊重民意、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归结起来是民有和民享两个方面.民本思想只需要再前进一步,就可以转化为民主.但民本思想没有能走出这一步,其原因在于民本思想受到了它自身理论缺陷、民本思想家立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结构、中国古代政治权力结构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党内民主意识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身发展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然而,中国传统专制主义政治文化使民主意识的发展缺乏原生性土壤,其中的"君主民本"思想、"家长制"思想以及"人治"思想等对党内意识的发展仍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充分认识这些思想是肃清其残余的危害,增强党内民主意识,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周小花 《前沿》2010,(24):55-57,118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了一整套民本思想,包括"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制民之产""有恒产者有恒心";关心"鳏、寡、独、孤";"治礼义"、善"教民";"尊贤使能";"省刑罚""罪人不孥"等。这些民本思想对树立服务理念、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正、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如何行政及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群众路线"思想具有三个构成要素,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共产党的领导,这三个要素恰好符合儒家民本主义思想的三个本质特征:"民"为根本目的;"民"具根本力量;"民"需"君"与"师"。民本思想中暗含的一个理论前提是人民不能实现自我统治、自我管理,这意味着人民在政治上需要领导者和管理者,但民本关注的不是少数政治统治者的产生和执政的方式(民主的或专制的),而是对统治者以及民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民本"与"民主"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二者的逻辑重心并不在同一个理论层面上,将两者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是偷换了"民本"与"专制"两个概念的内涵。民本与专制的结合是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并不是逻辑的必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大基本特征在"群众路线"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两个特征是"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的监督",它们在一定意义上是"民本"和"民主"两种思想观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陈秀平  陈继雄 《前沿》2010,(20):28-31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是影响中国治国安邦大业达几千年之久的政治法律思想。先秦时期君民关系理论(主要是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民本思想。西周时期就出现了"敬德保民"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家从不同阶级、阶层利益出发,提出了不同内容的君民关系理论,但都是提醒君主要重视民众,以民为根本,这些思想是当今"以民为本"理论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4.
宋振凌 《求索》2011,(3):120-122
重民思想属于实证性范畴,而民本思想属于规范性范畴。在研究先秦古代文献时要对这两种思想加以区别辨析,不能笼统地当做民本思想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民本”思想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所宣扬的"重民"、"安民"、"保民"主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稳定,但从"民本"的语义源流、"民本"的思想特质、"民本"的终极功能、"民本"的根本性质上予以考察,可知"民本"实际上是"君本"、"官本"的衍生物,依附并服务于专制皇权,与"民主"无涉。  相似文献   

16.
民本思想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开始初步形成,《尚书》、《周易》、《左传》、《孟子》和《吕氏春秋》等早期典籍就记载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郭店楚简中的民本思想包括:为政者要"求己"还要"以身服善";君子要"爱人"和"敬人";君子要教民以德、以德治民等方面,不但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时期中国的民本思想,而且在很多方面补充了传世文献中所载的遗漏或不足,丰富和发展了古代儒家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7.
民本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把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根本和社会基础的思想 ,是封建统治思想中具有开明性的一种。民本思想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发展到高峰 ,贞观民本思想是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贞观民本思想由三个系统组成 ,这就是人民群众在封建国家中的位置、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封建治国原则、皇帝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贞观民本思想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和治国方略对于我们今天的治国大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形成于春秋,成熟于战国,此后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理论上的"应然性"与实践上的工具性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两大根本性特征,充分认识并反思这两大根本性特征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践行科学发展观将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民主的生长点,其理论与实践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底蕴,其中就蕴含着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借重。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村民自治是与传统思想"民本"和"无为而治"明通暗合的,其理论与实践是党和政府重视"民本",发扬民主的结果,是国家在重视"民本"的基础上,对农村的"无为而治"之举,表面"放任"村民自治自理,实则是国家在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的大原则下对农村社会的一种宏观调控,"让民作主"、"由民作主"。民本、"无为而治"和村民自治体现了目标和手段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现代民主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是君权,两者迥然不同,但中国现代民主思想又确实受惠于传统民本思想.传统民本思想既是西方现代民主思想在中国落脚、扎根的重要思想资源,也在现代民主思想中国化过程中进行了价值指引.中国社会各界在政治思想上普遍性地经历着从民本到民主的过渡.民本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整体性地渗透进了民主思想的逻辑里,不仅在概念上出现了误读,误以民本为民主,更进行了价值性的整体影响,导致理论界不少人同时曲解了民本与民主,着力于将传统民本论证得更像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