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农夫山泉"标准门"、"老鼠肉假冒羊肉"、"毒生姜"等事件相继曝光,再次引起了社会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公众的不安甚至恐慌,人们不仅要问:还有什么食品可以让人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人已经见多不怪,甚至到了麻木的地步。2009年6月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了,但新法的实施并没有杜绝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思考.为什么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所以现在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归结为法律体系不健全。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其实这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我们的监管体系出了问题。由于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才造成不断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3.
崔晨 《北京观察》2011,(11):12-14
"柔滑得如丝绸一样","松软得可以弹起来"……你是否经常被这样的食品广告词所吸引?其实,食品的美妙口感与诱人品相很大程度借助于食品添加剂。此时,你是不是因担忧食品安全而放弃购买和食用呢?近年来,从"三聚氰胺奶粉""、红心鸭蛋",到"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相似文献   

4.
<正>食品安全涉及的内容点多面广,环节多、链条长,情况比较复杂,面临的现状比较严峻,企业多、小、散、乱等问题较为突出,新的饮食经营模式、消费模式不断涌现,食品安全的监管难度很大。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警示我们,不下决心落实好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这一核心问题,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生产经营全过程控制,不大力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实守信水平和自觉守法意识,食品安全事件就  相似文献   

5.
谭畅 《小康》2013,(1):68
白羽鸡事件的深度发酵,再度挑动起公众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敏感神经,"添加有毒有害物质"、"非食用油流入餐桌"和"病死牲畜肉"是中国人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公众则认为最需要加强和治理的是生产加工、检疫检验、安全监管体系这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人大论坛》2011,(7):36-39
民以食为天,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然而近几年来,问题食品锋如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层出不穷,在百姓心中造成恐慌——“吃肉怕激素,吃菜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有数”——让人恐惧也让人心酸!食品安全治理问题难道真的是“山穷水尽”了吗?面对“张牙舞抓”的食品恐怖主义,主义该怎么办?本刊今年第五期将其作...  相似文献   

7.
台湾食品安全问题是指与台湾食品加工、进口、消费等等有关的食物安全的议题。现阶段,台湾当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促进食品安全的指导原则,将良好作业规范制度(GMP)、危害分析重要管制点制度(HACCP)等作为主要食品安全的治理模式,并建立了"食品安全管制系统"及餐饮业HACCP认证标章。目前,台湾当局负责食品和药品的管理监督机关是"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简称"食品药物管理署")。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台湾申请加入WHO的主要工作项目之一,理应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河南省既是"中国粮仓",也是"国人厨房"。近年,"瘦肉精"、"地沟油"、"病死猪"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一度成为困扰百姓生活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如何呵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成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出台《河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河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对食品安全开展专题调研、审议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专项工作报告、举行食品安全专题询问,省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工作持续关注,不断促进河南食品安全工作上台阶。  相似文献   

9.
拿什么拯救食品安全的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染色馒头"热气尚存,宜昌"毒生姜"仍在熏制,沈阳"兽药豆芽"又在疯长…… 短短数天内,如此密集的曝光,说明了全社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也印证了不久前温总理的判断:"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1,(18):39-41
食品安全问题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政治问题。加强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应广泛借助群众的智慧和力量。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集中反映的焦点: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半年过去了,国家政府部门是如何对待人大代表关于食品安全的建议的?近期,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极大地挑战了我国人民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从这些事件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食品安全立法一定要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从这些事件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监管部门的责任之重大。我国《食品安全法》发布实施一年多了,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应认真的加以思索。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继续完善和细化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化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升企业诚信意识,建立科学可行的监管方法,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等,以加快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刊综述 《创造》2011,(4):50-51
花样百出的食品安全事件,挑战着消费者的想象力;监管的无序和失措,则挑战着管理者的信用和权威。"依云事件"、"染色馒头",再度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警钟为谁而鸣,值得每个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已远远超越人们对维持生命基本物质需要这样的简单层次,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因此,需要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推动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此促进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卫生部9月11日披露的三鹿奶粉事件,被国务院定为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事件目前已波及众多家国产乳制品企业,问题不仅存在于婴幼儿奶粉,还涉及成人奶制品。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现状。三鹿事件不是孤立的,但它残害婴幼儿的  相似文献   

15.
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 确保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从"毒豆芽"事件到"工业明胶"事件,食品小作坊已经成为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认真研究我国食品小作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加强我国食品小作坊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是一项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领域"毒大米""问题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福喜过期肉"等一系列事件的曝光,引起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担忧。宝坻区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为加强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决定在听取和审议区政府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报告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专题询问。8月27日,常委会第22次会议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17.
"白酒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再次使其背后的物流安全问题浮出水面。回顾一系列与物流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现,食品物流风险的主要来源分为物流操作层、企业管理层、技术层和外部环境层四个方面。物流并不是食品安全事件的元凶,但会受到物流管理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要实现食品物流安全,需要跨部门、跨组织的多方合作。不但需要加强在物流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投入和软件方面的技术支持,还需要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建立,更需要食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合作和协调,从而从物流层面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2,(12):60-60
王伟、蒲丽娟在《学术探索》2012年第7期撰文认为,当今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日臻完善,并未有效阻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表明食品安全单纯依靠法律治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道德可以超越食品安全法律治理的不足,实现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与内在自律。  相似文献   

19.
在前不久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有多项议程由于和民生有关,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这些议程的设置,更像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献给百姓的新年大礼!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曾几何时,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刺痛人们的神经,使人们谈食色变。"究竟吃什么安全?"一度成为一...  相似文献   

20.
从毒淀粉、塑化剂再到黑心油,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但从下至上、从经到政震荡着整个台湾社会,甚至被媒体称为"台湾之耻",也让一直以来被精心推销的"台湾制造"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污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