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侦查程序的人本精神探微——兼论侦查程序正当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铁 《犯罪研究》2006,(3):7-15
人本精神在文明社会制度的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法治发展的新时期,集中体现人本精神的人权保障问题再度成为学术理论研究和司法制度革新关注的重点。在侦查程序中,法律的人本精神表现为一系列的程序权利保障制度。在我国目前的侦查程序中,在人权保障与权力扩张之间形成了剧烈的冲突,这种冲突源于侦查程序对自由和秩序的双重程序价值的追求。要解决这种冲突,必须以法律的人本精神为核心,应弘扬程序法治的人本精神,以人为本,依托正当侦查程序,在程序中形成权利与侦查权力的合理配置格局。  相似文献   

2.
<正> 1以法治国,以法治社会,首先要求制定适宜的、科学的法律体系。但仅有立法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防止法律在实施过程中被扭曲而走样或被阻隔而不能贯彻,还必须对法律的实施加以严格的监督。法律监督乃是健全的法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体现,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保障,是以  相似文献   

3.
法律监督的政治价值是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议行合一制度及其所体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目的。法律监督的法治价值是保障宪法和法律完整统一的实施。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严格遵守“诉讼等腰三角型”规则,正是其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保障宪法和法律完整统一实施的基本要求。法律监督的实践价值是对国家权力的法律控制。加大法律监督是体现权力机关意志,控制和约束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及“立法”,这一内容既体现在第六部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也体现在第七部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还体现在第十五部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分别表达了立法原则、立法制度、立法工作的重点等价值要求,其中,对科学立法的着墨最多。坚持“科学立法”精神是形成立法工作法治格局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立法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当代社会的焦点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应当依靠法治,而行政法治是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关键。从行政法的角度保障农民工权益要注意:转变行政理念,确立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人本法治观;恪守行政法基本原则,不折不扣地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行政立法的力度,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加强行政法律监督,畅通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法治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法治进程,建设法治国家,弘扬法治精神至关重要;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体对法以及法治的理性认知和价值确信,是法治价值观;它是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律素质、法律信仰等的集合形态,是法治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源泉.也是尊崇法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一种理性的精神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弘扬以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为核心的法治精神。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进程要注重转变法治教育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建立有效的法律监督制约机制和法治良性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7.
谭观秀 《时代法学》2007,5(4):97-99
和谐社会即是法治社会,它的建设已成为法治文化的价值目标、生成条件和实践舞台。作为法治文化的人本检察观,有着科学的内涵和重大的时代意义,其要求法律更加注重对权利、自由等价值的关爱,把尊重人格、合乎人性、保障人权贯彻到检察工作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和谐社会的精神取向、制度保障和素质支撑。真正把握和践行好和谐发展视野下的人本检察观,同时要求法的价值随之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8.
人本法律文化是指主体有关法和法律生活的群体性认知、评价、法律心态和行为模式等,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以法为人服务为目标的法律文化模式。法律文化发展和变革的总体趋势是从人本法律文化向和谐法律文化的现代演进:和谐法律文化是对人本法律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其核心内涵体现为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的法律制度构建、法律文化诸元素之间的协调一致以及法律和谐文化的构筑。  相似文献   

9.
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无论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观中 ,还是从西方法治的发展变革中 ,都会看到浓重的法律“人本精神”。然而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依法治理进程中却出现了法律工具理性的扩张 ,从而迷失了“人本精神” ,因此 ,摒弃法律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 ,弘扬法律的“人本精神” ,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刘方 《中国检察官》2008,(12):29-31
法律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二者同样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法律的正确实施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和遵守,所以,构建和谐社会能够为实施法律监督创造必要的社会环境与条件;而现代社会的和谐与共振是建立在法治和正当秩序基础之上的。因此,加强法律监督同样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制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法制现代化也即法治化、法律发展,它既包括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和法律精神的现代化,而其关键则在于法律精神的现代化:认真对待人文主义。而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显然法律精神现代化的基石是也应当是以人为本精神的现代化,这就意味着,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终极关怀的维度上,它必须以人为中心,以广大人民的幸福理想生活为核心寻求;而在其现实关切的向度上,它必须体现出以权利本位核心的以人为本关切。  相似文献   

12.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仅意味着法律制度将得到全面的遵守,而且意味着法律原则、法律精神、法律价值等法的“内核”将得到全面的体现。这标志着中国将实现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的根本性转变,将使法治运行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一步向即向理性、科学、民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权与中国发展法治化的三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与法律的融合导致了法律观的革命性变革,形成为人本法律观。而人本法律观在发展领域的运用所诞生的人本发展法律观则为发展权及其法治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发展权法治的主体维度是人的全面协调自由发展和矫治发展导致的人的身份化、碎片化、边缘化、单极化和片面中心化。发展权法治的客体维度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的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占有、改造与驾驭的能力得以强化与增进的范围与幅度,意味着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发展权的高度整合。  相似文献   

14.
人本法律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法学领域的应用与延伸,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法律理念。人本法律观的价值在于它不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而且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将人的全面发展与法律直接结合,开辟了人是法律之本的新领域。人本法律观将促使我国法律观的转型,指引着中国法学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进 《中国司法》2012,(3):26-27
今年是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开局之年,也是创建全国法治城市的关键一年。成都市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六五”普法规划,司法行政工作得到空前加强,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2012年成都司法行政将以全力保障“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为第一要务,加快建设法律服务三大体系,实施法治文化四大工程,夯实社会管理三大基础,提升干部队伍三种能力,奋力建设中西部地区“法治环境最佳、法律服务最优、法治文化最浓”的法治成都,  相似文献   

16.
阎玮 《法制与社会》2012,(33):266-267
同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在公务员制度中得到有效体现。具体表现在:一是依法管理的法律精神。二是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并重的法律精神。三是公平与正义的法律精神。然而,真正实现公务员法所体现的法治精神,就必须走公务员管理法治化之路,实现公务员法律精神更重要地是需要观念转型。即树立"法律优先"的观念、"平等"的法律观念、"人权"观念、权责一致观念。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党领导下的检察机关必须以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为总要求,通过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促进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运行提供法治环境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上的人本理念,就是对自由、平等、人权的确认和保障。它通过对人的深切关怀,唤起了人们的法律信仰和价值取向。而程序正义之冲突又频频引发出现实困境,本文从分析一则涉及程序正义冲突的案例入手,旨在程序正义冲突中注入人本法治理念,倡导"尊重人、关心人、为了人、服务人"的人本思想,通过启动现代性法治均衡模式来搭建一个良性对话平台,以消除程序正义冲突进程中的人本缺失,进而最终实现法定程序与人本正义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伟人,他的法治思想涵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重视民权与法治之关系、宪政思想、关注民生、保障人权等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坚持党的领导应是法治建设的核心要素,衔接法治建设与经济、政治建设是法治建设的前提条件,重视法律的限权、监督作用是法治建设的当前重点,树立法律权威、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法治建设的主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的核心,体现了法律对行政权的控制。法治政府是体现了政府执法理念、执法方式的根本转变。法治政府的理论前提是法律对行政权的防控和监督,体现了权力制约的思想。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是有限政府、诚信政府、透明政府和责任政府。本文指出为了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的,必须通过规范行政执法制度、完善行政监督体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具体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