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茂 《思想战线》2004,30(3):14-17
20世纪末,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开始了村民自治的实践,而云南是全国最后一个推行村民自治的省份。在实践中,村民自治对于维护农村社区治安,合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村民自治工作在云南来说还是新事物,在工作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要实现真正的"村民自治",还需积极创造民主的政治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如何评估农村治理的制度绩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8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促进了农村治理结构的转型与发展。本文试图从制度绩效的理论视角,对我国村民自治制度进行初步的绩效评估,所选取的评估标准包括:经济增长与分配;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效率;政治文化与公共参与;社会秩序与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村民自治的进一步推广实践,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自治下的"村支两委"关系不协调问题,这也是全国实施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如何理清和协调处理"村支两委"间的关系,成为中国农村开展基层民主建设、实施村民自治必须面对和及时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北方某省LZ村为个案,通过对自治选举、决策权力运行、选举村委会主任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影响、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的地位等几个方面来考察LZ村中"村支两委"关系,从权力运行和治理绩效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得出一种新型的"村支两委"关系模式,为村民自治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的核心在于"四个民主",但民主选举往往更受重视。现实中,浙江农村的民主选举已经比较规范。民主选举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民主选举自身的问题,而是农村社会治理土壤的问题。完善村民自治的突破口在于村庄权力的行使环节——民主决策和管理,协商民主的内核与民主决策和管理的价值取向存在高度契合。以基层治理绩效为驱动力,考察浙江省台州市两个协商民主案例发现,就以协商民主推进未来村民自治中的有效实现而言,一要保障村民的主体地位,二要切实可行的制度设计,使农村社会以协商民主的方式从选举走向治理。  相似文献   

5.
李学斌 《中国民政》2011,(10):21-23
近年来实行的大学生村官制度为完善村民自治功能提供了优秀的人才资源,但也给村民自治制度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个是大学生村官的选举权问题,一个是同一组织中的二元身份问题。如何化解这些矛盾,本刊特约齑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李学斌,撰写《有效衔接大学生村宫制度与村民自治制度》一文,希望能对建立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村民自治制度,打牢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人才基石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视野下的社会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网络中人们所能利用的实现特定目的的一定资源,它在政治认同、参与网络、规范秩序等方面具有积极功能。村民自治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的社会治理模式,是指村民在自治事务范围内通过遵从、合作、协商、确立及认同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丰厚的农村社会资本有助于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建立在血缘、地缘基础上的农村村民的传统社会资本形式与村民自治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必须加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提高村民的社会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实践,在提升村民民主意识以及监督村干部等方面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缺陷,衍生出不少新问题。为推动农村自治实践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从制度、组织上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村民自治,尽可能减少村委会拥有的经济利益,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公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缺失、经济利益分化严重、村民自治能力培育不足、不良选举文化频繁入侵等问题广泛存在,严重干扰了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的开展,损害了农村社区村民的合法权益,危害着农村社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山东省日照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在农村社区组织架构、管理形式和目标追求上实现了"三破三立",创新基层民主形式,推动基层民主进步,实现了农村社区的文明自治和稳定发展。当前推进农村社区治理,需要维护村民自治权利的主体地位,确保村民自治权利有充分的实现路径;需要厘清农村社区的自治任务与服务功能,以创新精神推动农村社区治理工作格局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牛立田 《理论月刊》2007,(3):166-169
村民自治是在中国农村推行的一种社区制度。当前村民自治与村党支部的关系中存在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不要实施、应如何实施,以及农村党支部还是不是领导核心,如果是,应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等问题。笔者认为,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它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具体体现为“支持和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占人口总数80%的农民问题,一直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它不仅关系着社会的长治久安,更关系着社会文明的真正走向和发展节奏。如何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推进民主法制化进程,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村民自治的实施是中国农村社会的重大变革。村民自治目前在农村究竟达到什么效果?起到什么作用?产生什么影响?存在什么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河南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在漯河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继而对村民自治的现状与问题做了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11.
务再走好  庆阳市人大常委会邓世文撰文说,当前,在村民自治中,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所谓“两头热”,即:一头是从中央到省市县大力推行村民自治,提倡民主选举村委会成员,民主决策村中大事,民主管理日常村务,民主监督村委会工作;另一头是广大村民对村民自治热情高,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认为这是体现农民当家作主的好形式。所谓“中间冷”,是指乡镇有些领导和干部对村民自治存在顾虑,误认为实行村民解决村民自治就是“村民想干啥就干啥,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把村民自治同放任不管混淆起来;有的认为我国农村经济落后,村民的文化素…  相似文献   

12.
农村民主建设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村民自治则是农村民主建设的最有效形式。文章阐析了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客观地分析了制约村民自治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动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民流动与村民自治是三农问题的交织点,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民工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对村民自治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缺失也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有效进行,农民工政治参与受阻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客观参与的难度和主观动力不足方面,必须从政策环境、制度保障、组织管理、主体素质等方面拓展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宪政维度下村民宗族思想对村民自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中领  沈春光 《求索》2011,(7):130-131
宗族思想是在我国长久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演变并保留下来的一种群体意识和思想,这种意识集中的体现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宗族思想对我国村民自治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一种存在于农村的普遍问题。在宪政的角度下分析农村宗族思想对村民自治的影响,我们需要对宗族思想的存在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对村民自治的内涵和模式有所了解,对于宪法关于二者的规定有详细的了解,才能对这一命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但是 ,我们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 ,村民自治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对实行村民自治的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同志认为村民素质差 ,不能实行自治 ;有的民主意识不强 ,认为村官民选 ,村财民理 ,村事民管 ,会削弱基层党组织的领导 ;有的把宗教、家庭、派性问题对村民自治的影响看得过重 ,怕出乱子 ,影响经济发展 ;个别人思想偏激 ,认为“自治”就是“自由”,片面强调民主就是老百姓说了算 ,不要集中 ,不要法纪。2 .民主选举还不规范…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权体现的是一种公共权力,也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没有相应的财政资源,村民自治活动将难以开展.从根本上讲,财政问题是村民自治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村民自治的实践绩效.村民自治正常、有序、健康的发展,需要妥善解决好村民自治的财政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村民自治的宪政价值日益凸显。体现在:村民自治有利于提升全民族的民主素质和宪法意识;有利于扩大村民在宪政条件下的制度化参与;有利于在宪政条件下约束村组干部的不良行为;有利于在宪政条件下制约乡镇对村级资源的过度提取;有利于在宪政条件下巩固党对农村的领导;有利于在宪政条件下加强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王正兴 《传承》2011,(8):84-85,88
通过对当前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这些问题出发进一步思考原因,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达到进一步完善乡村自治制度的目的,从而促进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竹 《传承》2010,(30):64-65
1998年11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我国的村民自治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当前京郊农村自治实践中有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自治模式。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京郊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的自治成效、问题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村民自治的现状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产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二十几年过去了,我国的村民自治走过了一条探索、发展、完善的路子。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确实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其一,村民自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当前,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毕竟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民主政治建设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表现在村民自治方面,存在着将村民自治流于形式的状况。尽管全国大多数地区正在逐步推进村民自治和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