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背景下,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提升机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研 究基于资本和职业流动视角,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多重考察和检验不同劳动力市场影响劳 动者就业质量提升的因素。研究发现: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的知识人力资本、弱关系型社会资本、干部职位 政治资本对提升就业质量有积极作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提升知识人力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弱关系 型社会资本、干部职位政治资本提升就业质量;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主动、自愿的职业流动实现就业质 量的提升,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增加职业流动次数有效提升就业质量;资本因素对首要劳动力市场就业 者通过职业流动提升就业质量不具有抑制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通过职业流动提升 就业质量的作用。因此,要充分了解劳动者的诉求与真实就业状况,帮助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增加资本 ( 人力 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 ) 的投入和积累,以提升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双重转型时期,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农村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二是在城镇形成二元劳动力市场。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滞留在下层的“次属劳动力市场”,成为“新型工资劳动者”,其合法权益不断受到严重侵犯。其后果是,在全社会劳动力职业结构趋于高级化的同时,城镇底层劳动力群体扩张并构成“沉淀”的劳动力供给群。为促进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工会要站在促进城乡整体协调发展、维护职工长远利益的高度积极推动政府加快配套改革,稳步有序地消除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镇、公平就业竞争的制度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尽管新就业形态存在就业不稳定、劳动力流动率高的特点,但仍然有大量从业者长期留存于各 类新就业形态中,其原因值得探究。研究以外卖骑手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外卖骑手的就业留 存原因及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影响外卖骑手就业留存的因素包括个人情况、工作现状、压力来源、薪酬 满意度、平台满意度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归纳了就业留存意愿最高的 4 类群体,包括家庭生活压力较大的专 职群体、有丰富经验的兼职群体、家庭生活压力小且缺乏经验的青年从业群体,以及在其他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不足而被迫选择成为骑手的群体,并对每类群体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认为,劳动者选择新就业形态受 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劳动者综合了多种因素后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而消除就业歧视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梳理就业歧视 相关文献,结合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分析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及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发 现,随着社会发展就业歧视类型逐渐多样化,出现户籍、性别、年龄、健康等歧视,也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 人力资源流动不畅、劳动者不公平感加强等危害。研究建议,我国应完善相关就业法规,维护就业者合法权益, 打造公平公正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系统考察女性劳动者选择非正规就业的因素,不仅对揭示其非正规就业选择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权益保护也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因素,并考察影响非正规就业女性选择不同就业身份和职业类型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女性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户籍等个体特征、家庭中子女数量等家庭因素以及所在地区等对女性劳动者非正规就业选择有显著影响,而人力资本不但对女性非正规就业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对其就业身份和职业类型的选择也有显著影响。研究建议:应完善非正规就业政策,结合影响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因素制定措施保障其合法权益,提升女性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高女性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6.
所谓劳动力市场,也叫劳务市场或劳动力资源市场,狭义上是指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和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场所。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市场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因素,必然要由市场进行配置。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难免要产生一些思想上的困惑:诸如,我们职工还是不是主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表现在什么地方?劳动力是商品是否就意味着工人是雇佣劳动者?等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以去雇主化、平台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就业形态在稳定扩大就业、畅通经济循环、推动消费升级、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普惠金融视角,对无锡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险保障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分析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险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灵活性和安全性是劳动力市场的不同状态,平衡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是政策制定者所追求的目标。平衡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需要打破制度性障碍实现体制内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律监管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严峻。同时,我国的技术工人及高技能人才却非常短缺,而且结构不合理,这充分说明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但我国在劳动者技能素质开发方面还存在着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及技能型人才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制约。通过制度环境的改善,为劳动者整体技能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可以达到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运》2008,(9):53-54
莫荣在《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撰文。对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建议。改革开放以来,保护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国家对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给予适当培训费补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服务,逐步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等。但是,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远远不能适应农民工的需求和形势发展的要求,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笔者建议:(一)率先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所有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因其岗位技能突出就业率有所提高,但这其中专业理论知识不深厚、专业岗位技能不鲜明的文科高职学生在面对市场的选择时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文科高职院校应积极调整教育理念,力求从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这两个维度,寻找文科高职学生应市素质的构成要素,从而为文科高职院校人...  相似文献   

12.
澳门回归后,在赌权开放等因素的强力拉动下,澳门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就业机会亦相对增多,但经济结构导致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造成部分雇员就业困难,其中包括中年妇女就业问题;行业差别导致职工收入的差别,使得雇员经济地位呈现不均衡状态,劳动关系也因此出现矛盾。澳门工联总会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加强维权方面的策略研究和实践,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浅析就业歧视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劳动力就业市场打破原有界限,日益活跃的今天,就业歧视问题也凸现出来,成为阻碍劳动力市场正常发展的关键因素。就业歧视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中的各个层面,它不仅反映了社会不公,而且对劳资关系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得雇员和雇主双方都受损。应当制定相应的反歧视法律,以维护社会正义并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受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本研究在梳理高校毕业生就业相 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毕业地、高校类型、学科及家庭因素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 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劳动力需求收缩、就业稳定性变差、“慢就业”现象升温及就业歧视加剧等, 原因主要是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性失衡、用人单位适合毕业生的岗位稀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及就业服 务缺乏针对性等。研究建议,为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应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 建立健全教育与就业的联动机制,提高高校就业工作实效性,同时毕业生也应顺应变化转变观念,制定职业规划, 培育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青年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情况是分析青年就业问题的关键。研究使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对“十四五”及更长一段时期我国青年劳动力供给和分行业的新增劳动力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0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扩张趋势,供给不断增加;预测结果显示,从当前到2035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将面临供大于求的非均衡态势,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和扩招积压效应叠加,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凸显。研究建议,可以从增强人岗匹配度、优化就业条件、加强就业帮扶、积极引导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等4个方面化解供给冲击和结构矛盾,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优先"的指导思想下,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意图进行贸易战,借此振兴美国制造业,为底层劳动者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贸易战争背后其实是就业战争。对中国来说,由于对美贸易依赖性较大,因而有可能对国内就业产生比较明显的就业冲击。极端情况下,将会使我国就业岗位减少350-580万个。因此,通过谈判协商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最佳策略。而进一步扩大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减少对少数国家贸易依赖,以及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将有助于减轻贸易战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Labor History》2012,53(6):716-733
ABSTRACT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is critical for both government and the general public for monitoring, eval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ployment policies and programmes. This paper revisits the labour market trends between 2012 and 2016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job search methods for labour market entry in Ghana. We explored job search methods (Formal and Informal Methods) used by 235 participants from seven regions of Ghana. Results revealed that many of the participants highly relied on informal job search methods to secure jobs across all demographic variables. This has been the case in Ghana when unemployment continues to increase leading to a difficult labour market entry. Our findings, therefore, suggest that in such a restricted labour market, employment success is likely to be determined by ‘whom you know’. The results offer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private and public employment consultancies, as well as policymakers to institute impactful intervention programmes for job seekers on the efficient ways of developing and sustaining meaningful social capital/networks to enhance their chances of finding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工制度的多元化,劳动关系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工会应发挥其组织优势,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做到“五个最大限度”,促进企业和职工在愿景、目标、利益上的交融、共进和共赢,推动和谐企业和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