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主体性教育视阈下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本体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然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注重政治性忽视人的针对性、注重群体性忽视人的个体性、注重灌输性忽视人的主动性、注重规范性忽视人的创造性。提高主体性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可以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等四个方面来着手实现。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之为自由个体有效连接的关节点之根本,以及教育主体之间相互主体性对待和圆融理解之实质所在.在人本文化视阈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视与反思,找寻迷失的人,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主体性建构,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应回归幸福本真,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内在要求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并由此产生的幸福之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及社会信息化的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确立了新的视角和坐标。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蕴涵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丰富内涵,启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人的现实存在,突出人的主体性和个体价值,凸显人的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主要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迅速发展起来,具有消费性、功利性与世俗性的特点。大众文化通过对话语权的控制和对时效性的把握,影响着受教育群体,不断消解其主体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要解决年轻受教育者沉迷于大众文化从而导致主体性缺失的问题,亟待树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从整体视角发挥主体性,特别强调发挥双主体间的交互活动,不失为是一种以人本理念为中心、促进年轻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弄清楚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哲学依据,另一方面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结构及主体功能的实现形式。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体的内涵入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结构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国家主体,是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国家主体的统一体。自决、自主、自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功能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叶雷 《青年论坛》2004,(3):60-6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我们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总体反思的结果。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 ,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还要注意克服几种可能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7.
吴鼎 《前沿》2013,(17):36-38
高校志愿活动在价值本质上与思想政治教育较为一致,价值实现的路径二者基本吻合。志愿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更加生活化,并可完善评价和反馈机制。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志愿精神的提升和活动的长期开展,因此二者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金萍 《前沿》2007,(3):84-87
本文借鉴主体性哲学和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命题的重要意义所在,系统地阐释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点,提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促进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理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有必要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本质进行深入分析。这种分析可以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一些新的内涵和规定,为现实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一些新的视角、观点、理念乃至实践着力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决定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见物不见人,要尊重人的主体性,而不是勉强改造和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求学的人,赋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发展的人,赋予其必须将发展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历史的人,赋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性,赋予要揭示历史上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智慧,为当代中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深刻反思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必须正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迷失"问题。这种"主体性迷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受着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以增强主体性为着眼点,彻底转变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其行动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现代性正式开启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历程后,经过20多年的社会转型和变迁,一直展示着主体性教育的当代价值。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尊重和开发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和作用的过程,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而开展个性化教育、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构成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12.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决策者、教育活动等多极主体共同构成的。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认识,要走出只看到教育者的主体性或者只承认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单向度思维。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是一个关系范畴和多元素结构,至少具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决策者和教育活动主体性的四重维度。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它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基本途径包括:确定主体性的培养目标体系及目标管理体系、建立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活动模式、建立双向沟通交流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素质的提高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体间性转向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5.
耿步健 《青年探索》2007,1(2):37-39
主体性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但人们在关注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同时,却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辩证关系,结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分离,使得大学生朴素的思想认识得不到引导、提高和升华,极大地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因此,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辩证关系,成为一个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韩军芳 《前沿》2012,(16):45-46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效果不理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和理解性等特征,能够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主体性作用,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教育者应当转换视阈,创造多维度的现实条件,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6,(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在于坚持以学生为本,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此为背景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必要性,探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大学生主体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先进 《前沿》2010,(7):9-15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本世纪初兴起并引起理论界和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语,是现代哲学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修正和理论提升,是由主客二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选择合理的教育模式,注重一定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9.
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层部队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和提高基层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和探索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提高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络技能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即由原来的以班级为基础的群体模式向直接针对学生个体的个体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