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高校群体性事件分为政治类群体性事件和非政治类群体性事件。目前高校群体性事件多是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非政治类群体性事件,具有行为目的单纯、非暴力性、持续时间短暂等特点。高校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包括高校内部和高校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并且有扩大加剧之势。对此,公安机关国内安全保卫部门应采取柔性化的方式积极有效地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次数、参与人数呈上升、扩展态势,组织程度增强。失地农民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主要有群体性、利益性、组织性、非政治性、变化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新农村建设和“三基工程”建设是当前预防和处置失地农民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有利条件。失地农民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方法包括: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调整农村社会的利益结构,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危机管理体制,尤其公安机关要加强预警机制建设;掌握处置失地农民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和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分析当前合山市矿区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正确认识矿农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提出处置矿农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水域因边界纠纷、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不稳定因素,较易引发跨行政区划群体性事件。其主要特征为利益性、聚合性、复杂性和暴力性,其引发的纠纷类型为捕捞纠纷、水上交通事故纠纷和采砂卖砂纠纷。目前,鄱阳湖水域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面临以下现实困境湖区管理体制不顺、各职能部门未形成合力、缺乏科学高效的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对群体性事件更多强调维稳处置而未凸显有效预防、尚未建立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相应保障机制、情报信息不畅通且各部门间信息资源难共享等。构建鄱阳湖水域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的机制的重点在于组建鄱阳湖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鄱阳湖水域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中,既有有着直接利益关系的群体,同时还存在大量非直接利益主体。介入群体性事件当中的非直接利益主体既有一般集群行为的普遍特征,也具有其自身的内在特征。非直接利益主体的固有特性,使其对群体性事件本身往往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决定着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方向、性质、规模和处置。  相似文献   

6.
由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最常见的一种紧急事件,是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制约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由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应遵循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坚持预防为主,做到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7.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人民内部矛盾逐渐增多,利益冲突越来越普遍,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认识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其引发的原因,将有利于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在处置群体事件时应把握好三个弄清楚、三个检查、三个原则、三个注意、三个提高。  相似文献   

8.
由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最常见的一种公共危机事件,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具有主体多元性、形式多样性、目的明确性、规模可控性等特点。治理由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应当立足源头治理,关注民生,注重协调与配合,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人民内部矛盾逐渐增多,利益冲突越来越普遍,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认识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其引发的原因,将有利于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在处置群体事件时应把握好三个弄清楚、三个检查、三个原则、三个注意、三个提高。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理念中的群体性事件及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之一,是社会不和谐的特有反映。考察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数量和社会关注程度,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现代农民或农村问题仍然是主导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方面,另外,就业、金融和贫富差距等问题也经常引发群体性事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处置群体性事件,应重新确立决策观念,理性理解事件的引发原因,并注意处置中原则的刚性和方法的柔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保障权利的群体,法律援助制度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保障。从黑龙江省的角度来看,由于多方面原因存在,使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仍然存在着若干问题。目前,从国家政策和法制建设方面为法律援助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法律依据,要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通过发挥地方层面的制度创新作用,以"小制度"来寻求黑龙江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中所存困难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运行中的负面因素聚积到一定量之后裂变的结果,具有"突发性"特质。防控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维度是,在正确认知群体性事件的基础上,提高风险意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构建社会利益均衡与诉求机制,积极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等方面多维发力,防止各种矛盾和冲突因子积聚而发生"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及新生代农民工大规模进城务工,新生代农民工集体罢工频繁发生,"新生代农民工集体罢工"已经成为政府有效进行社会治理的一大障碍。笔者基于对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集体罢工个案进行研究,梳理了其利益诉求类型,检视其深层原因,最后,基于问题分析提出缓解新生代农民工集体罢工行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融入城市既是城镇化推进的动力,同时也是城镇化的最终目的.而现阶段在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体制的“社会屏蔽”机制与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过程的“社会性防御”策略的双重作用下,导致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中处于相互隔离状态,形成了“一座城市、两个生活圈子”的现象,进而在城市中形成了“二元社区”.因此,积极引导其融入城市已迫在眉睫.在引导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行动中,社区是其城市融入的“共存空间”,以社区为依托,开展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的“社区行动”,进而引导其在“共建共享”的社区文化中实现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刘双云纵火案"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诸多如"裸体讨薪"、"模仿新闻发布会讨薪"甚至由讨薪未成而演变为暴力性犯罪事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阐述了当前"农民工维权难"的现状,分析了"农民工维权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维权难"的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对农民工基本权利和生存状态的关注,避免农民工流血、流汗又流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上半年富士康公司员工的"×连跳",令世人震惊,同时也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诸多缺陷。一方面要努力找出导致这些制度缺陷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更重要也更有价值的,就是要寻找到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17.
感恩对个体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对267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表明:(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感恩水平良好;(2)年龄、户口类型、婚姻状况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感恩水平影响不大,文化程度、打工时间和月收入对她们的感恩水平有重要影响;(3)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感恩水平显著高于新生代男性农民工。研究揭示的差异对构建和完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感恩教育系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立适合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是保护农民工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维权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建筑行业农民工自身特点的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对全国24省126村885位农民工的调查与研究,对民工荒这一问题作出客观解读。分析表明:中部地区构成高返乡潮,初中学历是返乡主体,建筑业与制造业劳动力流失较严重;导致民工荒的诱因主要有外出务工环境差与所在地就业环境的改善。藉此,文章从待遇、技术、教育、招工机制、环境等若干方面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温岭市在非公企业领域开展的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政府、企业和农民工的认可,为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