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女儿还小,离婚时说好了每周我都能看女儿两次,他却不让我看!”她愤懑难平。 “正因为孩子小,像她这样的探视简直就是一种‘骚扰’.对女儿没有好处!”他同样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2.
漫画与幽默     
《法制与经济》2002,(6):60-61
太贵了!“我想和丈夫离婚!”一位美国女演员走进纽约的一家律师事务所说。“可以。”律师爽快地回答:“您给300元,我马上就给您办妥离婚手续。”“什么,要300元?”女演员大声喊道:“太贵了!我找人开枪打死他,人家才只要150元呢!  相似文献   

3.
离婚案件的调解书和判决书,应注意写好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要正确确定案件当事人。由于离婚案件是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的诉讼,因此案件的原告、被告,只能是夫妻双方。如果一方当事人是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则应当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离婚案件终结诉讼的裁定书,不能将死亡的一方再列为当事人。  相似文献   

4.
问:我与丈夫李某因感情不和于2005年11月离婚,当时法院就财产分割等问题作出了判决。可是离婚不久,他就买了房子,对此我很疑惑,我比较了解他的经济状况。经过多方打听,我得知丈夫在我们离婚诉讼期间,取得了一大笔的业务提成款,大概有15万元左右,而在离婚诉讼时他隐瞒了  相似文献   

5.
“息讼”就是使将要发生的诉讼平息或是已经开始的诉讼尽快终结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于这个名词,现代人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却是我国古代法官在审理案件时经常使用并为之津津乐道的一种方法。“息讼”之术源于我国古代的“无讼”思想,实际上是“无讼”思想在现实诉讼中的体现。因此,要想了解“息讼”之术,还要从“无讼”思想谈起。一“、无讼”思想一般认为“,无讼”的说法来源于孔子的一句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主持审判的我和别人也差不多,但重要的是使诉讼不至于发生。这表明,在孔子的眼中,没有纷争、没有诉讼的…  相似文献   

6.
夫妻为闹离婚在法庭上唇枪舌战、你死我活,但当法院的“离婚调解书”拟定后,法官却发现夫妻双方感情已和好如初。于是,“离婚调解书”换成了夫妻皆大欢喜的“不准离婚”判决书。2000年7月,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件妻子吴雅诉丈夫陆剑雄离婚案,这是一起因丈夫好赌不思悔改而引发的离婚诉讼,在法庭上双方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回家后,女方一气之下服毒自杀未遂,可在轰轰烈烈地大闹离婚且法院已同意离婚之后,法庭拟定的离婚调解书却没有办法发送下去。在进一步调查之后,法官发现了背后的另一段故事……,于是改发了一份特殊的“判决书”:不准离婚!此事一时在成安区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一  相似文献   

7.
“我拿到了离婚证,但结婚证又没有退。”“我不懂得跟他离没离婚。”这个“他”是一位乡民政干部,与说话的人——他生命中第五个女人的结婚离婚手续都是在对方没有到场的情况下自己为自己办理的。因这桩不清不楚的婚姻,在其家中引发一场惨案——另一与他同居的女人被上面提到的女人用他拎回家中的一桶硫酸烧得面目全非。如今,至少违反了《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中若干条款的民政干部又觅新欢——已“玩”到了第八个女人头上……  相似文献   

8.
阿冰 《律师世界》2001,(5):12-14
“妈妈去世才 3个多月,我从没想过要状告亲娘舅,实在是被逼无奈。今天我虽然胜诉了,但心情却很沉重,毕竟他是我的亲娘舅啊 !” 2001年 3月 19日下午,本文原告少女张薇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以哽咽的声音对我说。   的确,这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诉讼,可是在物欲涌动的今天,这起不该发生的诉讼还是发生了。 临终遗嘱   时光倒流到 2000年 11月中旬,这天,淋巴癌扩散已到晚期的重庆索特公司女工邵兴洁感到自己在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可是,在这世界上唯一让她放心不下的就是 17岁的女儿张薇。在女儿 8岁那年,她和丈夫因感情破裂而离婚…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最近,我的丈夫在与我分居两年后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法院以我们感情确已破裂为由判决我们离婚。可是,在我们离婚后不久,我却发现在我们分居期间,他与另外一名女子同居生子的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我作为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向对方请求赔偿。可我们已经离婚,且在离婚诉讼时,因我不同意离婚,未提出赔偿问题。请问,现在我还能依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向对方请求损害赔偿吗?读者:张某张某同志;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情形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限你两天时间离婚,如果不离婚,我就到公安局告你强奸。"当46岁的劳燕向跟自己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的29岁男子谢辉发出离婚通牒后,连她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那个她亲自设定的最后时间期限竟成了自己生命的终结日。  相似文献   

11.
新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于离婚。”这条规定的内容和基本精神主要是: 第一,规定了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解决办法和诉讼程序。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婚姻的缔结和存续要以爱情为基础,婚姻的解除也要以感情确已破裂为依据。婚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通过法定的办法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在第二十五条中明确规定了男女一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医学进步给离婚诉讼带来的难题,陕甘宁边区1945年开始在离婚诉讼中采用“考虑期间”裁定,进而在多种典型的离婚纠纷案中适用,并逐渐将其制度化,收到了稳定婚姻家庭、缓和婚姻冲突的良好效果。“考虑期间”制度源于中国近代以来民事诉讼法离婚诉讼中的“诉讼中止”制度,同时又是对诉讼中止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是陕甘宁边区在婚姻法领域的重要创造。  相似文献   

13.
任海欣  康瑜 《法制与社会》2012,(13):255-256
植物人由于他特殊的生命体征而使其离婚问题凸显特殊性.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有关植物人的离婚问题作出具体规定,因此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类似案件不同判决的情况.本文结合国内立法和国外立法,着重对植物人离婚诉讼判决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植物人离婚诉讼判决提供统一的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与“小三”结合,江苏省苏州市的戈登庆经历五次离婚诉讼,终于与妻子钱芸花调解离婚,但他在离婚时故意隐瞒了部分夫妻共有财产。钱芸花得知真相后愤而起诉。然而,离婚调解书上那条“原、被告双方无其他财产纠葛”的兜底条款让她错失了大部分财产。  相似文献   

15.
一、轮流抚养的产生近几年来,在离婚诉讼中关于独生子女的抚养归属问题,早已成为双方当事人争执的焦点。一些婚姻当事人为“争养”或“拒养”子女而闹得你死我活。这严重地影响了法院的审理工作,并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本文从探究离婚诉讼中当事人“争养”、“拒养”子...  相似文献   

16.
“集体离婚”。这不是传说,它发生在广西边防线上一支功勋卓著的部队——武警宁明县边防大队。 那天,刚从边境上回来的大队长周满华,拖着疲惫的身子才进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农警官的妻子小纯便气冲冲地闯了进来,朝他直嚷:“离婚,我要和他离婚!我还代表大队机关的十几名家属提出集体离婚!”  相似文献   

17.
对于在离婚案件中是否应列第三人问题,在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司法实践部门也各有做法,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和做法: 〈一〉认为离婚诉讼中根本不存在第三人,理由有三:(1)离婚之诉是夫妻之一方为解除其夫妻间特定的人身关系而提起的诉讼。该诉讼标的是非财产性质的特定人身关系,作为这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只能是夫妻双方,离婚之目的就是从法律上解除双方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夫妻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具有该特殊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也就无理由作为离婚诉讼的起诉人或应诉人参加诉讼,这就根本上否定了离婚诉讼中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问题。(2)离婚诉讼也不存在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民诉法规定的无独立请求  相似文献   

18.
诉讼离婚制度的核心在于其法定标准,当前各国纷纷建立起破裂主义的诉讼离婚标准.反观我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采用了破裂主义的原则,但以“感情破裂”为诉讼离婚法定标准存在一定缺陷,据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诉讼离婚法定标准,建立起以婚姻关系破裂为概括标准,列举式规定完备、法官裁量权在一定范围内公正行使的离婚标准制度.  相似文献   

19.
无论何种法律体系,婚姻关系的解除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并且要在离婚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如子女的抚养和财产的分配等实际问题。我国的婚姻法对于离婚程序方面的规定与英格兰和成尔士法律规定的离婚程序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两国的婚姻方面的法律都规定了诉讼离婚的合法性及相关的程序,但是诉讼在离婚程序中的地位不同。另外,两国的婚姻法都规定了“调解”的程序,但是“调解”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不同。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吴某服刑期间可以提出离婚诉讼 我表弟吴某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入狱后,儿子遭受车祸身亡,其妻子因为经不起这一系列的沉重打击而精神失常。2004年初吴某妻子出走,至今下落不明。2005年8月,吴某以妻子精神失常且下落不明为由,请求解除与其妻子的婚姻关系。请问:吴某现在还在服刑期间,他能否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