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拿到了离婚证,但结婚证又没有退。”“我不懂得跟他离没离婚。”这个“他”是一位乡民政干部,与说话的人——他生命中第五个女人的结婚离婚手续都是在对方没有到场的情况下自己为自己办理的。因这桩不清不楚的婚姻,在其家中引发一场惨案——另一与他同居的女人被上面提到的女人用他拎回家中的一桶硫酸烧得面目全非。如今,至少违反了《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中若干条款的民政干部又觅新欢——已“玩”到了第八个女人头上……  相似文献   

2.
杨胜海是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五里沟办事处的副主任,同时他还是槐荫区法院的一名“司法联络员”,居民们称他“社区法官”。他经常协助“法官工作室”收集居民反映的各种法律问题,然后在法官的指导下调处各种纠纷。  相似文献   

3.
曹广辉同志的先进事迹被广泛宣传后,深深感动了许多人。一位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的事迹,为何如此动人?不少人说,是曹广辉同志的“爱较真”打动了自己。曹广辉的确“爱较真”。他在专业技术上“较真”:不管对谁都用数据讲话,练就了一身“绝活”,成了“救火队员”;他在为民造福上“较真”:不论道路规划还是施工,他首先考虑到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认准了“修路是为老百姓”的理儿;他在爱岗敬业上“较真”:“我是修路的”常挂在他嘴边,面对几十万元年薪的诱惑,他不为所动,始终不离自己挚爱的工作岗位,连给儿子起名都与“路”有关;他在清正廉洁上…  相似文献   

4.
廉正刚方一柱石;寡欲清心五朝臣。这是后人为明代廉吏王翱所写的一副对联。王翱历事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五朝,始终清廉刚介,“声实茂著”,是一代名臣。王翱任吏部尚书时,已年近七十。吏部掌管官吏选授、考察,责权重大。那时请托行贿之风很盛,吏部更成了钻营最多之处。但王翱却秉公行事,“以用贤报国为己任”。对权势豪门的一切请托,他都“毅然拒之,辞色俱厉”。为防止登门请托、行贿,他公余常宿于官署,很少回家。当吏部尚书15年,直到死去,做到了“门无私谒,权势请托不敢行”。为此少不了开罪于人,但王翱能不计个人恩怨,忍辱负重…  相似文献   

5.
在叶利钦入主克里姆林宫的9年时间里,他先后任命了六任总理。除最后一任普京当选总统外,前五任都离开了令人羡慕的总理宝座,失去了威风八面的警卫队,也没有了前呼后拥的人群。如今这批“下岗”总理都在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尽管瘦弱的外表使他看起来并不像我们所想象中的英雄人物,但他所获得的福建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等一个个荣誉称号和一枚枚耀眼的勋章告诉我,眼前的这位年近五旬的汉子,就是110报警服务台的创始人、漳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郭韶翔。一枚枚耀眼的勋章背后,是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1998年8月,郭韶翔始任福建漳州市公安局副局长,至今先后分管法制、监所、信访、巡警、刑侦、指挥中心、边防、消防等多项工作,成了典型的“杂家”。然而,他所分管的所有工作都走在了漳州市公安局的前列,一如…  相似文献   

7.
【说明】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分析了在他以前各个法家的学说,总结出“法”、“术”、“势”相结合的一整套法治理论。《定法》就是对申不害的“术”和商鞅的“法”的一篇总结。在这篇文章中他肯定了“术”和“法”都是“帝王之具”,即都是封建君主须必具备的统治工具,二者缺一不可。同时也指出申不害重术而无  相似文献   

8.
《法学》1991,(2)
“五听”是运用察言观色的方法,通过对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的考察,从而揭露犯罪事实,平反冤屈的审讯方式,它是中国古代司法审判中主要的、经常运用的审讯方式。“五听”之说最早见于《尚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即在审判活动中,在原被告双方都到齐后,司法官吏须通过五个方面的考察,以判断他们陈述的真伪。“五辞”电就是“五听”。在《周礼·秋官·小司寇》中,对“五听”的方式作了具体的阐述:“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  相似文献   

9.
华远房地产集团总裁任志强说,他“只给富人盖房”,并说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他要让—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人们称他屡发“狂言”,招致很激烈的批评。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所以笔者认为他有权利说他想要说的话,这是他的自由。但是别人也有权利对他的话发表不同意见,这也是每个公民的自由。因此我也要对他的“狂言”表达一些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0.
隔行不隔理     
陈平原先生的《学术视野中的“关键间”(下)》和葛兆光先生的《本无畛域——从(我之小史)说到资料的解读》都发表在今年《读书》的第五期上。陈先生主张通过辨析“新言语”之输入,来探究“新思想之输入”。他认为,以“文学观念的演进为巾心来构建批评史的研究框架”.“与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之提倡‘历史演进法’有关”.“也是擅长考据的清儒之拿手好戏”。“  相似文献   

11.
唐太宗被称为“千古一帝”,实行“慎刑宽法”的清明政治。在位期间,朝廷每处决一名重囚犯,他都要求“三覆五奏”,并把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以免出现冤假错案。他还一再告诫大臣们说:“死者不可复生,用法务在宽简。”从贞观六年(632年),他让近400名死囚犯回家过年的创举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犯人的关怀。对犯人尚且如此,那么对开国功臣和社稷重臣更应当珍惜呵护,但李世民却多次制造冤假错案,让一些有功之臣蒙受不白之冤,不少贤能之士遭受无妄之灾。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40年代、5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五位老党员——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谢觉哉,在党内外受到广泛的尊崇,被敬称为“五老”。今年3月20日,是“五老”之一林伯渠的120周年诞辰。本文撷取他的几个廉政故事,配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纪念他的邮票,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林伯渠1905年即投身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为推翻清朝帝制而奔走革命。1921年,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即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统一战线工作、财经工作、政权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日记里写下过“为人民服务,为世界…  相似文献   

13.
晓红 《江淮法治》2013,(22):42-43
彭鹏从读高一开始,每年寒暑假都到饭店勤工俭学.时间久了,他发现餐饮业有一个怪现象:对开饭店的老板而言,最难伺候不是顾客,而是厨师!但凡“吃得开”的厨师,都有点“这山望着那山高”,跳槽似乎是厨师尤其是大厨的“职业病”.大学毕业后,彭鹏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厨师资源,他突然有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当厨师经纪人!由此,彭鹏开始了他的“逐梦之旅”.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始于“五·四”初期,正是他呼号呐喊的“抒情时代”。①他在小说中对黑暗腐朽社会的暴露,主要不是通过对现实本身的描绘和剖析,而是以直抒胸臆和自我暴露的方式,抒发内心孤独、忧郁的感情,“尽情倾吐自己对现实的悲愤”。②浓郁的抒情色彩,是他的小说的一大特点。本文试对之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元订制“手机女友”,“产品”一经发货不退货 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手机女友”就传遍了各大网络. 郑晓阳在河南郑州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他是从微信朋友圈,看到详细的介绍,才得知了“手机女友”的具体含义,原来是一种网络服务. 工作上,郑晓阳常常加班,出差更是家常便饭.大学毕业都五年了,郑晓阳还是单身.虽然工作排得满满的,但总有寂寞空虚的时候.2014年9月中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郑晓阳先是花费20元,在淘宝网上订购了一位“女友”.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功。实践证明,人大及其常委会每一项职权的行使,都离不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要发挥好调查研究在人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五要”,把握。五点”。抓好“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单崇山 《政府法制》2009,(13):34-35
潮州籍男子陈书伟因不服法院判决,在上诉状书写一个“操”字,被法院认定侮辱司法人员,遭拘留15天,他也因此成了舆论关注的“红人”。在此之前,陈书伟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好讼”人士。经历“操”字案后,谈起自己的五年诉讼之路,陈书伟说他累了,想“金盆洗手”了。  相似文献   

18.
徇私枉法罪中“有罪的人”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法》第399条第一款规定了徇私枉法罪,即: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如何正确认定与查处徇私枉法罪(简称“枉法罪”),尤其是如何正确理解条文中“关于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的情况,认识上分歧明显、争论激烈。其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有罪的人”;各种…  相似文献   

19.
李冰 《检察风云》2006,(6):54-55
五年前,一名女法官在判了“儿子”缓刑后,又把他送进了一所名牌大学。五年中,她又像亲生妈妈一样资助、鼓励、看望“儿子”,用真情谱写了一曲爱之歌。  相似文献   

20.
论惩罚性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宴 《福建法学》2001,(4):16-21
惩罚性赔偿源于古代法。在《出埃及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如果一个人杀了或卖掉他从别人那儿偷来的一头牛或一只羊,他就要赔偿人家五头牛或四只羊。”在我国,汉代的“加责入官”之制,其“加责”就是在原来责任的基础上再加一倍;唐宋时代的“倍备”制度,即加倍赔偿;明代的倍追钞贯制度即加倍追罚,都表明我国古代就有了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现代英美法系国家广泛认可了惩罚性赔偿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