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全国加强灾害管理工作,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已日渐成为各级政府的重受任务。从国际减灾实践来看,凿遍采纳的减灾工具包括危险源分析与制图、土地使用规划、金融手段、保险、安全社区建设、结构控制等。减灾作为灾害管理的基础环节应该被进一步强化,依据国外减灾工具...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有70%以上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灾害多发、易发地区。但是有调查显示,我国家庭灾害应急包的拥有率仅为9%,28%的人对防灾减灾知识略知一二,仅10%的人表示了解防灾减灾基本常识。我国公民防灾减灾意识仍比较薄弱,与我国灾害频发易发的国情和严峻的防...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3)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成为我国部分地区贫困和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提升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成为灾害管理的重点。在解决社会问题或危机过程中,社会工作追求系统性、实务性、生态性、能动性、独特性和以人为本,这些专业特质能够有效地指导和介入灾害管理体系,提高灾害应对的效能。同时,社会工作者在防灾减灾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利用专业方法在社区层面开展易被群众接受的宣传教育、链接资源进行灾害模拟体验与救灾演练,增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有效提升其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4.
杨琳 《瞭望》2007,(34)
从救灾,到减灾,再到综合减灾,整体提升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综合减灾规划",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振耀对《瞭望》新闻周刊表示,新近出台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调动各种力量减少自然灾害的新思路,对未来减少灾害损失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5.
据政府部门统计,我国现在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500——600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3——6亿亩,200多亿公斤的粮食被灾害吞噬,受灾害影响的人口达2亿之多。专家们预测,今后十年,我国可能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期,一些大型的洪、涝、干旱、低温和冰冻等灾害也可能相继而来。面对灾情威胁,怎样力争把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我国政府对减灾工作有何新部署?记者为此走访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 减灾委员会负责人介绍说,响应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1990~2000年)号召,中国“国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它具有如下特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在灾害风险管理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增强建筑物的抗灾能力是日本预防灾害损失的重要举措;完善的灾害信息系统是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依法管理是日本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阶级、战争、革命、治水等为切入点来探讨国家的起源与发展,这些学说及其延展研究都已成为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比,自然灾害与国家研究之间还难以达致良好的沟通与融合。自然灾害不仅促成了早期国家的生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传统国家的合法性。灾害频发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灾害风险要求以主权和合法性为特质的现代国家必须对自然灾害之"暴力"负责。实际上,现代国家在救灾领域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我们需要突破灾害研究与国家理论之间的隔膜,在灾害研究中找回"国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2021年是"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贯彻党中央和应急管理部重大部署,面向国际防灾减灾救灾科技前沿,面向多灾种、全链条重特大自然灾害链防控理论和"天-空-地-海-井-网"综合观测技术融合集成、应用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复合链生自然灾害全景模拟器平台等建设项目,立足我国自然灾害综合减灾实战需求,打造高水平现代化科研院。本刊记者采访到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院长徐锡伟。  相似文献   

9.
今年10月10日是“国际减灾10年”活动的第一个“国际减灾日”。为配合国家减灾工作的进行,中国科协委托中国水利学会、联合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林学会等14个全国性学会,10月底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各种学科研究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回顾我国自然灾害及抗灾的历史,对现状及未来实情作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对减轻主要自然灾害的损失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后,关于自然灾害治理的社会科学研究增多。分析发现,在对灾害的研究过程、灾害类型、治理主体类型、内容分类和研究视野维度的量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但在趋势上,研究结构和状态已经逐渐由失衡向均衡转变,由零散向整体发展;多学科、跨学科灾害治理交叉研究趋势明显;从制度到技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但结构性和规范性因素对研究领域仍有较大的制约,对宏观的灾害结构—制度与微观的过程—事件衔接仍是研究的薄弱环节。基于此,未来关于自然灾害治理研究应更加关注灾害治理"整体政府"和"社区减灾"视角下的灾害基本问题的共识研究,形成灾害治理研究的共同学术话语体系。注重实证主义取向的有效性研究和地方性知识积累,注重资料与数据积累以及数据库建设,借鉴国际灾害治理经验,构建我国本土化灾害治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每年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比例达70%以上。如何降低气象灾害风险、提高抵御灾害能力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指明了战略重点。本文立足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形势下面临新要求,审视当前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联动机制、作用发挥、薄弱环节,理清问题来源、影响因素,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虽然其中的"灾"主要是指自然灾害,不包括疫情,但是自然灾害与疫情同属于突发事件,防灾减灾救灾与疫情应对同为公共安全的重要方面,也同为事关国家安全的大事。汲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教训,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正确应对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治,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一次次领导和组织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政局的稳定,防灾减灾救灾成效举世公认。  相似文献   

14.
闵捷 《瞭望》1999,(13)
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张国民主持的项目叫作“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他的话题就从地震说起:“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在全球所有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中,地震占了一半以上。从我们国家来说,建国50年来,自...  相似文献   

15.
去夏今冬全球气候多异常陈乾金而环境恶化使更多土地易被洪水淹没,风暴袭击损失更大,干旱、泥石流等灾害频频发生;至于战争对加剧自然灾害更是不言而喻了。3、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中,人们尚没顾及防灾减灾,但受灾体的单位价值大大提高了,所以损失加大。比如,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制度发展与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往往是遭受自然灾害的主要区域,农村居民成为受灾主体。而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灾害救助理论研究也落后于实践。本文从简要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出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的现状进行剖析,从理念、立法、资金、管理等方面分析当前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制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制度的发展提供建设动因和对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抵御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课题,重大自然灾害防治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斗争并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呈现历经风雨却始终充满活力的面貌。基于历史性、整体性视角,从组织理论的维度构建“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敢于斗争的风险自觉”“高效权威组织领导”“灵敏应变的能力建设”等四个维度系统分析党成功防范各个时期重大灾害风险实践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展望防范应对重大灾害风险的前景,推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8.
构建合理高效的财政减灾、防灾和救灾机制,对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的自然灾害多发国十分必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且具有历时长、危害范围广、爆发率高等特点,并呈季节性、阶段性、持续性、周期性、交替性和群发性等特征。统计显示,我国2005年的灾害的直接损失为2042亿元,约占 GDP 的1.1%;而今年截止到目前,已发生冰冻和地震两场  相似文献   

19.
风险及风险治理是公共管理学科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国际学界经历了长期发展演化,其许多成果对国内有显著影响。本文以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库(SSCI)作为数据来源,以1965年至2013年共1226篇期刊文献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共词分析及社会网络SNA等可视化技术,绘制近50年来国际社会风险及风险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进一步根据图谱的导引,挖掘提炼出研究的六大概念主题:发展与风险、风险感知研究、灾害、减灾与应急管理、恐怖主义与国家安全、政府风险管理与政策创新、风险评估分析。纵向来看,主题研究内容及方法紧随时代脉搏呈现出发展变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整体趋向,并不断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热点。把握总体,系统集成风险治理、国家与社会力量全方位融合或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自然灾害有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森林火灾.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自然条件差异巨大,分布着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现今,我国正处于自然灾害频发期,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必须正确理解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时如何使政府效能发挥到最大化,从近年来我国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实例中找出政府能力低的本质原因,从而评估,最终找出修正现行效能不佳的政府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