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该文对“警察执法与社会性别研究”纳入警察学科体系框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对此项研究效果预测及其可能存在的障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殷文洁 《传承》2014,(5):144-145
公安院校的性质和使命、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察意识培养在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学生的警察意识培养成果是个别性突出,整体效果并不明显。可以从加大相关课程规划和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构建人性化警务管理体系、充实教育实践环节等方面探索加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性别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现实中,仍有相当多的公民,包括党政干部对社会性别问题认识有限。党政干部的社会性别意识状况直接关系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和社会资源的配置。因而,我们对部分福建省党政干部进行性别意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党政干部性别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安院校忠诚文化教育是警察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公安院校开展忠诚文化教育的路径有:通过课堂讲授,形成系统的警察忠诚意识;通过实训教学环节,强化警察忠诚纪律规范;通过公安警务实践,践行警察忠诚法律的承诺;通过校园实景文化的教育,使忠诚观潜移默化;努力挖掘红色资源,通过参观、实地调研等形式进行警察忠诚教育;结合网络手段,进行警察忠诚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做出的一种权威性分配,公正性是其本质要求,中国公共政策的公正性应以"实质的平等"为追求目标,注重对弱者的保护。社会性别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论或方法。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对于改善女性地位、调整原有的性别利益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北省DC乡的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进行社会性别分析,发现存在着决策层中女性的势单言轻、价值目标中女性的工具化、性别定位中复制传统以及性别中性化的现象,导致新农村建设在推进城乡公正的同时,却忽略了两性的公正,背离了公共政策的"公正性"价值追求。而要推进社会性别的主流化进程,需要赋予妇联监测公共政策的权力,提高女性决策者的数量和影响,对决策者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现实社会性别问题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警察意识包含政治意识、法律意识、纪律意识、素质意识等要素,对警察从事公安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警察意识目前存在认识片面、培养效率低、形式和方法单一、校园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公安院校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学生警察意识培养的特点,将其贯串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深入研究其规律和方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9年、2010年、2011年出版的15本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材的分析,文章认为目前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材中存在缺乏社会性别视角、强化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以及强化男女双重性道德标准等问题,这是中国主流心理学界缺乏社会性别意识的反映,因此,中国主流心理学界应有意识地增加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了解和研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纳入社会性别视角,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咨询团队也应接受全面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增强社会性别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黎慈 《公安研究》2014,(11):41-46
暴力袭警事件频发、警察形象遭受舆论恶意抹黑、警察执法权益没能获得充分保障等现象表明,警察执法的社会尊重面临缺失的风险,这将会危害社会的长治久安。为保障警察执法获得社会尊重,亟须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完善相关立法,依法保护警察执法尊严;增强领导干部的尊重意识,切实维护警察的合法权益;提升警察执法素质,密切警民关系;加强涉警舆论引导工作,营造浓厚的尊重氛围;培育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养成尊重警察的习惯,以尽快建立起一个统一、完善、科学、有效的维护警察执法尊严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性别意识与社会发展肖彬性别意识是人类社会进入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在重新审视性别规范、促进性别平等中形成的观念。所谓性别意识,即从性别的视角观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便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  相似文献   

10.
浅论社会性别主流化与社会性别预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性别主流化"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倍受世界各国重视和运用的就是编制社会性别预算.社会性别预算并不是为妇女制定出的单独预算,其目的也不是仅仅增加针对妇女项目的预算.目前,全世界有六十多个国家开展了社会性别预算工作,在促进性别平等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应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部门对社会性别预算工作的重视,将性别意识纳入部门预算体系,并作为每年人大会议审议财政预算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建设公安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做好警察意识教育和警务化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仅推动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而且促进公安院校学风、校风建设。  相似文献   

12.
胡春红  王晶晶 《传承》2011,(12):46-47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一直是公安院校的重要任务,社会的发展对人民警察的道德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人民警察不但要有政治觉悟和法律修养,还要有执着的专业精神和良好的作风习惯,公安院校要培养合格的警察,就必须在发现自身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科学的教育途径。借鉴欧美道德教育的模式,建议通过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达到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公安院校改革试点双学位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警察职业适应性障碍倾向。本文通过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方法,通过学生的主观认识误区和学习的客观现状描述,从社会和学校教育角度对现行适应性障碍倾向做出归因研究,尝试提出调整公安院校警察职业教育方法,形成自助与发展相结合的教育指导策略的基本构想,为改进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促进警察职业教育科学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的仇警心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下社会中存在较明显的仇警心态,主要表现为民众对警察群体的低度信任、负面刻板印象以及频繁的警民冲突。仇警心态产生的原因既有宏观的社会转型背景下结构性怨恨的弥漫,也有中观层面基层政府滥用警力的不当做法,还有微观层面警察队伍中存在的贪污腐败、滥用公权、粗暴执法等严重问题。要疏导仇警情绪,可从理清警察职能,明确权力责任;树立法治理念,强化规则意识;科学应对媒体,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公民教育,提升民警素质这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谢莉 《人民论坛》2012,(35):58-5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但需要社会性别的和谐,也需要社会与国家、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共同治理。文章在分析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性别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作用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女性社会组织能促使男女性别的平等和社会大众的公平意识,在鼓励女性更好地提升自我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担负着为公安机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警察意识是警察素质构成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对警察行为起着支配和调控作用。强化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成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合格公安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警察执法权威弱化是当前公安机关必须面对的现实.在信息社会大背景下,媒体影响力逐步"去中心化",媒体关注点进入"丑警时代",群众民主意识网络表达日益强烈,公安执法权威弱化趋势加剧.重塑信息社会警察执法权威,必须针对导致警察执法权威弱化的传统因素,树立警察执法的法理权威和职能权威,同时兼顾信息社会的媒介化的新特点,树立警察...  相似文献   

18.
学习型社会中的图书馆意识既是公安院校学生基本素质的应有构成,又是公安院校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强化公安院校学生的图书馆意识,对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使公安院校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安院校警察角色培养有效化途径之社会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宏歆 《公安教育》2005,(10):50-52
当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断,犯罪现象出现新情况之际,如何使公安院校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有效发挥其打击与预防犯罪的战斗作用,出色地扮演好警察角色,是公安院校乃至每一个未来的警察角色扮演者应当思考的问题。公安院校作为人民警察的摇篮,肩负着警察角色社会化的使命,是决定警察角色行为实现的重要过程。警察角色培养的有效化,取决于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教育模式、科学的内容体系与多维度的教育途径。一、教育目标与模式选择警察职业群体目标是通过其群体构成——警察角色行为实现的,警察角色行为取决于其角色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公安院校学员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严格的警务化管理中部分学员易出现不服从管理、唯我独尊、人际关系紧张、脾气暴躁甚至行为冲动等违背警察素质要求的"失范现象"。要提高学员的警察意识,公安院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应针对学员的个体差异,有意识地加强"失范"学员宗旨教育,提高无私奉献意识;培养全局意识,养成令行禁止的习惯;锤炼意志品德,提高防腐拒变能力;提升专业素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