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当前我国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动力、局限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管县体制的负面效应和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最终成为各地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元动力。从各地改革实践和国内理论界对此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理清我国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实质、途径和出路。强县扩权是现阶段实施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内容,是由市管县体制逐步向省管县体制的有序过渡和增量改革;因地制宜、适时推进是各地省管县的战略选择;行政区划调整是省管县的前提;转变政府职能,对政府进行功能性变革是省管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管县"体制已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其各种弊端,与此同时,"省管县"改革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在不少地方开始试行。在对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形成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其所面临的困境,论证"省管县"改革的可行性,并提出对"省管县"改革的理性思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论广东实行省管县体制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管县体制存在着市县矛盾加剧、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行政成本、影响行政效能等主要问题,推行省直管县是克服市管县体制弊端的改革方向。市管县体制改革总的方向是省直管县,城乡分治,实现市县在法律关系上平等,不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地级市集中精力发展和治理城区,县专心致志建设和治理乡村。改革总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在全面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第二步,稳妥推进省直管县。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由财政意义上的省管县到行政意义上的省管县,实行市县分治,并相应调整行政区划。第三步,完成地级市改革。重新定位地级市的角色,适当合并地市,并优化其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4.
“省管县”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管县"体制已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其各种弊端,与此同时,"省管县"模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在不少地方开始试行。那么"市管县"与"省管县"体制究竟孰优孰劣,运行效果如何,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计划体制既构成了市管县体制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同时也为这一体制运作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条件。制度支撑条件的丧失 ,以及市管县体制推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制度意外” ,是市场化进程中市管县体制绩效日趋式微的重要根源。但目前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最重要的行政障碍 ,不是市管县的行政区划和行政领导体制 ,而是政府职能转换的滞后。在政府职能转换还远未到位的情况下 ,全面推行“省管县”体制未必能解决市管县体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权视域的省管县改革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梦秋  郑巧一 《求索》2012,(4):57-59
在长期的"市管县"财政体制下,省、市级政府通过各种方式集中下级财力,却将事权层层下放,使得下级"财事"两权不匹配,导致县乡财政陷入困境。因此,要改变县乡"财事"两权不匹配的现状,将财政权力上移至省是一种可行的途径。本文试从分权视角,在对现有"省管县"改革试点的经验与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与事权、确定各级政府的税收收入、赋予基层政府适当税收自主权、规范省以下转移支付方式、统筹市县发展、建立与"省管县"财政体制相适应的行政体制等构建起"省管县"的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7.
王红梅 《前沿》2010,(13):170-172
上世纪九十年代,"市管县"体制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形式,当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总结"市管县"体制改革的经验,不断进行积极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对于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尤其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相应配套的体制改革,才能科学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阶段性任务的完成,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专家指出,这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在管理层面上,推进和完善省管县的改革。从市管县到省管县,这张管理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将中央关于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效能、壮大县域经济的意图凸现出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目前的市管  相似文献   

9.
秦远强  杨荣帆 《传承》2011,(29):82-83
20世纪80年代,浙江开始实行"市管县"体制,为全国实行"市管县"体制最早的省份之一,这种体制在浙江省经历了兴起与衰落。探索浙江"市管县"体制的兴衰,有助于我们了解整个"市管县"体制改革兴衰的原因、改革实质及改革意义,以期为其他的地方行政体制改革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琦 《传承》2008,(6):110-111
中国的市管县体制至今已走过25年,本文分析了这一管理体制的由来、存在的利弊,以及目前地方市管县体制改革探索的方法和问题,并提出今后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析"市管县"体制的利弊,构"市协县"体制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市管县体制至今已走过25年,本文分析了这一管理体制的由来、存在的利弊,以及目前地方市管县体制改革探索的方法和问题,并提出今后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这指明了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我们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高度上,站在财政发展改革新的起点上,科学构建省管县财政体制和县乡财政运行机制,促进省域、区域、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全面实现湖北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稳步推进省直管县体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认为,在新世纪,我国高效、和谐的发展迫切需要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必然导致地方行政体制的一系列新变化,迫切需要解决几个主要问题,即改革市管县体制,实行市县分治;依法明确省、市(地)、县的职责权限;改革行政区划体制;合理确定市的行政级别。  相似文献   

14.
安徽等地实行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扩权强县改革,在创新财政体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与市管县行政体制并存也产生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继续放大财政改革和扩权改革的体制能量与制度功效,必须适时启动和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行政改革,构建扁平化的省直管县公共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15.
"市管县"体制在宪法和法律上的困境是法律与实践脱节的写照。对宪法第三十条规定的政府层级制度的解读必须围绕规范同时超越规范并从现实需求出发反思规则本身的合理性。地方政府层级制度的设置受制于治理空间、人口分布和权力分配机制。因地制宜地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完善市管县体制,以自治为导向推进地方制度改革,改善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地方善治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6.
"省管县"体制改革:动因、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操世元  姚莉 《前沿》2007,(8):86-88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正从减人、减事、合并机构的行政职能调整,开始扩展到"减少层级"的行政改革,省管县的行政体制改革正是暗合了这样的趋势。省管县体制改革是由于要去除原有体制的弊端、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需求等因素推动才出现的,但是要克服地方层面原有体制的惯性与利益因素和中央层面对政治统治有效性的疑虑的障碍,所以,中央政府必须加大推动力度,适度增加省级政府的数量,主动调整县级行政区划,以及合理维护现存的地级市的利益与电子政务的跟进才能使这一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乡镇改革使得县级政权改革尤为迫切;县级政权在我国行政体制中的困境表现为权力与地位不对等,市管县体制的约束;已有县级政权的改革实践未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县级政权改革的思路选择;县级政权改革的目标定位与乡镇同中有异;县级政权改革的意义重大;改革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张占斌 《小康》2007,(1):34-35
“省管县”已经由学者讨论层面逐渐走入国家政策层面目前我国行政层级包括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政府、县政府、乡镇政府,共五级,可以说是世界上行政框架层级最多的国家。事实上,我国《宪法》并没有把市作为一个行政层级,严格意义上说市管县是不合《宪法》的。但历史地看,这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省(区)在撤地建市,实行行政区域的重新调整组合,普遍是以一个中心城市为基础,实行市管县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业化应如何来适应这种行政体制的情况和要求,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市管县体制下农业的特点目前,我国现行的市管县行政管理体制,就农业而言,大部分情况大同小异,除了数量(土地面积、人口、产品、产量、经济实力、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其本质的东西几乎差不多(如产业结构等),一般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一)城郊型经济下的农业城郊是一个多重的复合概…  相似文献   

20.
对建立“省直管县”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德林  李珲 《理论月刊》2005,(8):153-15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对此,本文认为逐步取消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建立"省直管县"体制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对建立"省直管县"体制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适当缩小省区管辖范围、增设若干省或者直辖市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