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言两语     
《干部人事月报》2010,(10):55-57
“延迟退休”引发的猜想 目前,有研究机构提出,鉴于我国人口寿命延长的实际情况和养老保险基金压力,应当延迟退休年龄。有人因此误以为我国即将更改退休年龄,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并引起讨论。对此,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暂时不会调整退休年龄,有关部门目前只是在研究一些“延迟退休”的建议,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  相似文献   

2.
延迟退休年龄之所以引起大家的极大关注.在于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社部此前对有关退休年龄的研究已进行多年.说明退休问题已无法回避。延迟退休年龄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保基金收支不平衡、部分国家延长退休年龄。其中,养老金支付存在巨大缺口这个因素尤其受到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3.
范世辉 《半月谈》2021,(1):15-17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由于延迟退休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对延迟退休的影响议论纷纷。那么,中央为什么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这一方案有可能造成什么影响?如何稳妥推进延迟退休避免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4.
退休年龄关系到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强 《时事报告》2010,(12):70-71
2010年9月15日,人保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明确表示,有关部门目前只是在研究一些“延迟退休”的建议,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几乎同时,上海市试水“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也引发了退休年龄的争论。退休和养老问题关乎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关心它的远远不止大闹罢工的法国人。  相似文献   

5.
退休年龄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退休前后相对收入变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有关男女职工不同退休年龄的规定就总体来说是对女性不利的。除部分低收入者外,大部分女职工的养老金相对水平会因早退休而下降。退休年龄的差异使得男女职工退休前的收入差距在退休后进一步扩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的退休政策,把男女同龄退休纳入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综合考虑之中。  相似文献   

6.
岑屹 《人民政坛》2012,(9):36-36
就业问题是延迟退休政策效应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当前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老员工不退休,新员工就业机会必然大幅减少。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仍供大于求,延长退休年龄势必会占据岗位,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  相似文献   

7.
李青 《桂海论丛》2014,(2):122-125
延迟退休年龄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论,形成赞成和反对两种相反的意见。当前需要科学认识有关延迟退休年龄与养老金待遇、扩大就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养老公平的关系。研究制定有利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社会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循序渐进地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8.
长林 《当代思潮》2012,(8):35-37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对“延迟退休年龄”展开研究以为国家提出相关建议。顿时,延迟退休便成为舆论焦点,褒贬不一。而老龄化社会的加快到来已经是不争事实,延迟退休也成为题中之意,而配套制度的完善也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魏杰 《人民政坛》2012,(9):37-37
随着我国劳动者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延迟退休年龄应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方法是推迟退休年龄.使劳动力队伍老龄化。延迟退休年龄之所以被一些国家政府所采纳.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维持“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人数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柔性延迟退休”方案的试行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柔性退休”立刻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官方多次表示,延迟申领基本养老金不等于延长退休年龄,而且这种延长不是强制的,而是柔性的。  相似文献   

11.
《干部人事月报》2011,(11):78-78
我公司有一名门卫已近法定退休年龄,公司可否直接要求其退休,然后终止劳动合同?还要不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听说L海有了“柔性退休”政策,如果员工要求延迟退休,那公司是不是就不能终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33):4-4
“延迟退休”或实行逐步过渡 近期有消息称,政府部门、学界已对“延迟退休”基本达成共识,但具体方案并非一步到位,而是在现有退休年龄的基础上,每年延退几个月,积累约20年完成目标.以增强我国养老金的可持续性。有报告显示,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够用1.5年,但最低省份的结余仅够使用半年。另有机构测算.养老金制度若不改革,2048年将枯竭,消除“双轨制”应与延迟退休并行。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3,(8):22
7月底人社部表示是否延迟退休将稳慎决策,刚降了温的延迟退休讨论再度热了起来。有社科院专家称,对城镇就业人员整体而言最优退休年龄为64.14岁;而最近,一份由多部门和专家学者共同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显示,延迟退休将使大量青年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目前条件并不具备,暂时行不通。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十四五"期间我国新退休人数将超过40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净减少3500万人,"一进一出",社会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综合多方面因素,延迟退休已是在弦之箭。延迟退休具体如何进行?有没有弹性选择的余地?针对一系列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当代广西》记者专访了广西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曹玉娟研究员。记者: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延迟退休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几年前,有学者和人社部官员提出“延迟退休”建议时曾引起社会热议。而上海市则率先于2010年便开始了柔性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探索和尝试,规定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延迟退休的政策"一被提及,就会引发一次争论热潮。近日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千层浪源于2012年6月上旬人社部在回答网友提问时的试探性表态。人社部表示,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随后在6月27号,中国政府网发布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围绕退休年龄延迟的大讨论也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21,(3)
正推行延迟退休应根据不同的工种、行业、企业以及个人意愿等做方案调整。"弹性退休制度"与"早减晚增"的构想就有着非常大的借鉴与指导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我国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在老龄化倒逼之下,一议再议的延迟退休政策走到了必须尽快出台的关口。具体方案如何实施还未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8.
图片故事     
《干部人事月报》2011,(4):67-67
我国正研究延迟退休年龄 近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表示,我国正在结合国情研究延迟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障世界》2005,(1):14-14
近日,一位姓陈的读者来信咨询:他已超过了法定的退休年龄.现在退休养老金的缴费年限是按实际退休时还是应按法定退休年龄计算。  相似文献   

20.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对"延迟退休年龄"展开研究以为国家提出相关建议。顿时,延迟退休便成为舆论焦点,褒贬不一。而老龄化社会的加快到来已经是不争事实,延迟退休也成为题中之意,而配套制度的完善也亟待解决。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它影响着几乎所有的国家。日本的养老重荷,德国退休政策的朝令夕改,还有今天被推向风口的延迟退休讨论,都有着人口老龄化的身影。人口老龄化是一场深刻的人口革命,其根本动因在于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科技飞跃、医疗改善,它是人类进步的象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人口增长速度却明显减慢,人口结构已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也引导着人们开始对退休制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