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近年的试点改革进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制度设置、管理方式还是保障水平、筹资水平还是筹资渠道等等,都还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较大的差距。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目标,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向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与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有序的进行,并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作为新时期中国农村初级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应当具有的特征主要是:普惠性、公平性、初级性、实效性、方便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3.
[总理承诺]到2008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今年把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中央财政为此将增加支出42亿元。——《政府工作报告》[基层调查]豫皖浙川4省部分试点农村如何看待新型农村合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记者最近分赴豫皖浙川等地走访时了解到,基层干部群众纷纷称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得民心顺民意。不过,少数地区也出现了不尊重群众意愿、盲目追求参合率、一拥而上搞试点的苗头。…  相似文献   

4.
朱红霞  解之诚 《创造》2009,(1):82-8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相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而言,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为实现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2003年在全国选择了304个县(市)先行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自2003年开展以来,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试点地区、各有关部门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全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贯彻落实2005年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工作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白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护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利益,是有效破解"三农"问题,促进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称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我国农村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市推广社区卫生服务。到2010年中国农村将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约7亿人。这对8亿农民无疑是一大福音。从试点情况来看,在东南沿海,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新型合作医疗已经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基本都是以地方财政和农民投入较大金额为前提。  相似文献   

7.
经过几年的改革试点和实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这项制度在推广过程中碰到许多制约因素,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度进一步发展并顺利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关键。该文以宜宾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开展为例,通过对试点区县现状、问题的介绍,旨在为解决问题、实现制度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雷玉琼  贺丽平 《求索》2010,(9):66-6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自2003年试点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制度内在的缺陷以及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使得其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PPP模式是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也崭露头脚。本文以江阴为例,分析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引入PPP模式的优势。文章认为,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就是要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建立多元主体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将走上高速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仪: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突破难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9月13日至14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的2005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切实贯彻落实近期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部署和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突破难点,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吴仪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自2003年下半年开展以来,已在全国21%的县(市、区)顺利推进,有1.63亿农民参加。经过试点地区和有关部门的扎实工作,试点取得积极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越来越多的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弄清西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进情况,在四川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及有关专家对成都市的都江堰市、金堂县、新都区等试点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集中座谈和入户访谈,一般了解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就“新农合”的制度设计、筹资、基金运行与管理等问题,以及对与“新农合”制度相关的农村医疗卫生三级网建设,药品流通体制与价格形成机制等进行了调研和考察。根据在农村推行的新型合作医疗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就着力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效运行机制,提出了建议。成都市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对的挑战与改革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已从2003年 ̄2007年的试点转向了全面推进阶段。在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新阶段,应基于该制度在试点阶段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整和改革措施。在参加的原则上,由引导农民自愿参加逐步转变成强制性,从而降低收缴参合费的成本;改进补偿方式与补偿范围;要建立一种机制,有效地约束医疗机构过度提供服务和消费者过度利用服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一年多来,在河南农村已覆盖1158万人,25个县参与试点。从试点暴露的问题看,运行机制设计上存在着筹资、管理、支付三大风险,需要靠进一步改革创新来消化。新乡市410万农业人口中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为化解三大风险,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管理创新,取得了一些突破。建立“开放式”筹资机制新乡市卫生局副局长徐广友说,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之前,农村合作医疗已三起三落,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条是“参合”人数少,合作医疗基金无法按“大数法则”运转。卫生部专家测算过,如果农民“参合”面达不到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得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施行以后,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克服该制度在施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从2003年12月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经过两年多来的强力推动,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快速发展。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研究问题,制订新的措施,进一步形成合力,乘势而上,推动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两年多来,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令人鼓舞,值得欣慰。一是比全国提前两年实现了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中央提出到2008年基本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而截至今年7月1日,我省18个市县和洋浦开发区都已经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医疗教育领域“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缺人才”问题,国家今年起将推行四大政策予以破解。政策之一农民看病可“报销”: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增至全国40 06年国家将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左右。按照这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家和地方政府拿40元,农民拿10元,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给每个农民建一个账户,看小病自己拿一部分,大病按规定报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如今已由过去的乡镇扩大到以县为地域,资金量也相应增大,这可以更有效地解决…  相似文献   

16.
《政策》2003,(6)
4月18日在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启动会上,武穴、长阳、谷城、老河口、公安、丹江口、云梦、大冶8个县市被确定为全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首批试点。今年,我省将筹资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2003年开始在农村地区实行的一种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然而,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条件的变化、农村人口流动的加快、城市化的挑战以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使得新农合制度逐渐发生变化。本文认为,必须围绕我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研究新农合制度的发展取向,不断优化现行的新农合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变迁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 《长白学刊》2006,(3):90-92
农村合作医疗经历了半个世纪曲折的发展过程。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使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供给主体,是历史上农村合作医疗获得成功的经济基础。同时,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变迁也使村集体失去了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物质基础,成为农村合作医疗解体的直接原因。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明确其社会医疗保障性质,确认政府制度供给主体,以便政府行使其多重身份下的具体职能。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成为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的重要力量,为保护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和普及,一些矛盾凸显出来了.主要表现为由于缺少规范合格的农村医务人员,很多农民不愿意在乡镇卫生院就医,他们前往县以上医疗机构看病.乡镇卫生院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减压阀”作用失灵。  相似文献   

20.
各有关区、县级市残联、卫生局、财政局: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精神,为资助广州市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康复,经研究,制定了《广州市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和康复资助试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