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粗制绵羊包囊液作抗原致敏经戊二醛处理的鞣酸化绵羊红细胞,进行微量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棘球蚴病羊血清400份、健康羊血清45份、细颈囊尾蚴病羊血清13份、肝片吸虫病羊血清21份、边虫病羊血清20份、多头蚴病羊血清1份,阳性反应率依次为83.1%、13.33%、33.46%、4.35%、0%、0%。以40%饱和硫酸铵盐析抗原对上述健康羊血清、细颈囊尾蚴病羊血清及96份棘球蚴病羊血清的检测结果依次为13.33%、38.46%、87.5%。对分段盐析的其他组份及葡聚糖凝胶层析抗原、醋酸盐析抗原、牦牛肺包囊液抗原、鼠包囊液抗原也进行了初步试验,均未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制备细粒棘球绦虫六钩幼排泄分泌(ES)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首次对六钧蚴ES抗原的反应原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5μg/ml包被反应板分别与已知阳性、阴性血清;人工感染血清,免疫血清,疫区屠宰绵羊血清;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以及边虫感染的绵羊血清反应,结果表明六钩蚴ES抗原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SephadexG-200层析对抗原有一定的纯化作用。纯化六钧蚴ES抗原可望用于绵羊棘球蚴病的免疫诊断。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评价细粒棘球绦虫重组蛋白EG95(rEG95)在血清抗体检测上的效果,以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质粒pGEM-EG95为模板,经PCR扩增后将目的片段亚克隆至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EG95,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SDS-PAGE分离和电洗脱纯化重组表达产物rEG95。建立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检测绵羊带绦虫蚴病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表达产物经SDS-PAGE测定分子质量为21ku左右。该蛋白可被棘球蚴病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该表达产物具有反应原性。应用该重组蛋白间接ELISA检测18份脑多头蚴、15份细颈囊尾蚴、20份棘球蚴感染绵羊血清,24份疫苗抗原rEG95免疫羊血清和来自棘球蚴病疫区的179份绵羊血清,其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6.67%、80.00%、100%、91.67%和58.2%,而14份健康羊血清反应为阴性,组间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EG95蛋白可作为绵羊带绦虫蚴病共同保护性抗原和诊断抗原而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将细颈囊尾蚴和棘球蚴的粗抗原超免家兔,从抗两种粗抗原的兔血清中提取γ球蛋白与CNBr活化的Sepharose 4B偶联制成免疫吸附柱进行亲和层析,排除猪囊虫粗抗原中与细颈囊尾坳和棘球蚴的共同抗原,得到纯化的猪囊虫特异抗原SACC。用SACC进行斑点试验(DIA)诊断猪囊虫病,结果表明,SACC不仅具有较强的特异性(99.62%),而且其敏感性(98.30%)与粗抗原的敏感性(98.86%)比较也没有明显降低。经免疫电泳分析也证明SACC是猪囊虫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5.
免疫酶斑点试验(Do t-ELISA)检测抗体,具有敏感、简便等优点,因此,近年来被用于检测多种寄生虫抗原和抗寄生虫抗体。笔者利用亲和素-生物素(Avidin-Biotin)的生物放大作用,将Avidin Biotin-HRP Complex(ABC)与Dot-ELISA结合,建立了ABC-Dot-ELISA,用于检测人工感染华支睾吸虫家兔血清中的特异性IgG,同时做ABC-RLISA进行比较。(一)材料和方法1.抗原制备:按常规方法进行,蛋白质含量为5 mg/ml。2.生物素化羊抗兔地IgG(b-SARIgG)和  相似文献   

6.
本项研究应用McAb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以免疫复合物(IC)形式存在于囊虫病猪血清中的循环抗原(CA)。用3.5%聚乙二醇沉淀猪血清中的IC,再经沸水浴破坏IC中的抗体,可以明显提高CA的检出率。病猪血清CA阳性率为100%(113/113),与棘球蚴和细颈囊尾蚴感染的猪血清有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7.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从兔抗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超免疫血清中提取纯化的IgG ,把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病毒用 2 ME和NP4 0裂解后与重组转化菌 pGRL 4A和pGRH 3A一起进行SDS PAGE ,并进行转移电泳。对用光敏生物素标记的IgG进行Western blot ting印迹杂交检测。结果 ,检测到产生IgG的病毒囊膜蛋白有 5条 ,分子量分别为 12 5 .0、96 .0、83.0、5 6 .3和 4 2 .0ku ;检测到重组菌 pGRL 4A和 pGRH 3A可表达分泌其中的 3条囊膜蛋白 ,其分子量分别为 83.0、5 6 .3和 4 2 .0ku ;pGRL 4A的表达较强 ,对 4 2 .0ku蛋白的分泌量最高。所重组的病毒DNAHindⅢ /A片段中含有该病毒囊膜蛋白抗原基因  相似文献   

8.
用感染包虫的绵羊肝包囊中的活原头蚴腹腔接种BALB/C鼠,8个月后取鼠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经IHA筛选,获得14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对其中3林进行了克隆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SC_5与细颈囊尾蚴、脑包虫和肝片吸虫抗原均不发生交叉反应,腹水抗体的IHA效价为1:2048,属IgG_2b亚类:3C_5和6C_4与细颈囊尾蚴和脑包虫有轻度交叉反应,腹水抗体的IHA效价为1:128,均属IgM类。  相似文献   

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兽医实验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而用于猪囊虫病的试验方法及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理化性质和免疫特性,并初步解决了抗原纯化问题。随后,通过474例已知血清的试验,对大样本的检出率及细颈囊尾蚴的交叉反应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并且探讨了以全血代替血清简化操作步骤的可能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抗鹅细小病毒卵黄IgG的制备及其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稀释-辛酸-硫酸铵法粗提与DEAE50纤维素层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免疫鹅细小病毒(GPV)的鹅卵内提取鹅卵黄IgG,通过核酸蛋白检测仪和SDS-PAGE测定IgG的浓度和纯度后,制备兔抗鹅IgG酶标抗体;建立了针对GPV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确定其最佳工作条件,并对该ELISA的特异性及重复性进行检测;应用该间接ELISA检测了GPV VP3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获得的纯化鹅卵黄IgG浓度为10mg/mL,抗体纯度达到94.5%,兔抗鹅IgG的血清琼脂扩散效价约为1∶32;经筛选确定该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为:最适抗原包被浓度为20μg/mL,最适血清稀释度为1∶100,酶标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3 000。用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鸭肝炎病毒、鸭瘟病毒的阳性血清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经临床初步应用,能检出GPV VP3基因疫苗产生的抗体,在肌肉注射100μg与200μg基因疫苗的鹅血清中,IgG均从第14天开始上升,并分别在第35、21天达到最大值。表明本试验制备的兔抗鹅IgG酶标抗体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应用抗弓形虫单克隆体(McAb)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的反向间接血凝诊断法(RIHA)和间接血凝诊断方法(IHA),对人工感染弓形虫的兔、羊血清进行了循环抗原(CAg)和抗体(Ab)检测。结果表明,弓形虫弱毒(QHO)株和强毒(RH)株感染的兔和羊血清,用RIHA检出CAg的时间在感染后1~2天,平均4天;IHA检出Ab的时间在感染后8~16天,平均12天。用毒力不同的弓形虫感染后,CAg检出时间有一定差异:QHO株感染的兔平均5.3天,羊平均6.25天;RH株感染的兔平均2.3天,羊为1天。兔、羊CAg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兔、羊血清CAg于感染后23~66天先后消失,而Ab滴度长期维持在一定高度(1:64~1:4096)。证明RIHA方法对不同毒力弓形虫感染的动物血清CAg可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为弓形虫病急性期和早期现症感染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制备抗原,经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用于检测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血清抗体。经方阵滴定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09μg/mL,血清样品最佳稀释度为1∶64,兔抗羊IgG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的最佳稀释度为1∶40 000,抗原抗体最佳结合时间为1 h。判定标准为样品D490 nm值与标准阴性血清D490 nm值之比(P/N)≥3为阳性,≤2.5为阴性,介于二者之间的为可疑。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证明,建立的间接ELISA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与间接血凝试验相比,其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链球菌C、D、E 和R 4 个血清群的参考菌株分别经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法制备群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与相应的群特异性兔抗血清进行IHA 试验,均能发生特异性血凝反应,并有良好的重复性。血凝反应能够被致敏用的SDS抗原所抑制。IHA 试验中4 个血清群之间血清学反应与环状沉淀试验的结果一致。用以上两种方法对湖北省8 个疫区猪场共222 份血样群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二者总符合率为85 .78 % 。  相似文献   

14.
旋毛形线虫P53重组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纯化的旋毛形线虫P53排泄分泌(ES)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旋毛形线虫P53 ES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确定了间接ELISA的最适反应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2/μg/mL(100 μL),血清稀释度为1∶200,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鼠IgG抗体稀释度为1∶10 000,抗原和血清于37℃反应1.5 h,血清和二抗于37℃反应1 h,底物于37℃显色10 min.应用该方法对试验小鼠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适用于检测特异性P53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15.
对从青海省久治县高原鼠兔体内发现的囊尾蚴新种进行了虫种的初步鉴定。利用捕鼠器在青海省久治县捕捉草原上的高原鼠兔,并现场进行解剖,对腹腔或胸腔内发现的囊尾蚴用400mL/L的绵羊胆汁溶液处理,使其头节完全暴露出来,然后用100mL/L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固定,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对头节的形态学进行显微观察。选取其中一条囊尾蚴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cox1)基因,分别利用Neighbor-Joining和Maximum Likelihood方法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剖解显示,高原鼠兔对该种囊尾蚴的感染率为6.0%(3/50),3只鼠兔囊尾蚴的感染强度分别为4、13和28条;染色后观察发现,该囊尾蚴头节有两圈钩和4个吸盘。遗传进化研究分析表明,该种囊尾蚴具有独立的虫种分类地位,与豆状带绦虫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综合形态学、中间宿主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初步确定从青海省高原鼠兔体内发现的囊尾蚴为带属绦虫的一新种的幼虫,并建议将其命名为才氏囊尾蚴。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胶体金标记羊抗兔IgG检测牛副结核病IgG1抗体的银加强胶体金技术(SECGA),其抗原包被浓度为20μg/mL,被检血清稀释度为1∶160,被检血清、兔抗牛IgG1、金标羊抗兔IgG的作用时间分别为10,20和60min;封闭液的浓度、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分别为含20g/L明胶pH7.4的0.01mol/LTBS,30min和37℃;被检血清、兔抗牛IgG1和金标羊抗兔作用之后用洗涤液洗涤时间和次数分别为每次5min3次,每次5min2次,每次5min1次;显影时间为15min,定影时间为2min;凡着色很深、呈均匀一致的灰黑色斑点,且与背景反差强者为强阳性;着色淡,与背景反差小者为弱阳性;不着色者为阴性。用本法检测396份疫区牛血清中抗副结核分枝杆菌PP抗原IgG1抗体,其结果对粪便培养阳性牛的检出率为92.3%;对粪便培养阴性牛的检出率为4.0%;经可靠的检验方法验证,本法的可信度至少达96.0%(44/46)。  相似文献   

17.
(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从国外引进的牛白血病病毒(BLV)感染的羊胎肾细胞(FLK)的初期培养物,羊抗牛BLV血清,兔抗羊IgG(以上原材料均由本所BL研究室惠赠);胶体金由本试验室制备。 2. 5nm粒径胶体金的制备:用鞣酸一枸橼酸三钠还原法制取。所得A液与B液的混合溶液呈亮红色。 3. 胶体金抗体(抗体包被胶体金)的制备:将胶体金的pH值用0.1M K_2CO_3液调到9.0,然后找出胶体金和第二抗体(兔抗羊IgG)最适结合比例,即用50μl(第二抗体含量  相似文献   

18.
用环磷酰胺 (Cy)制造小鼠免疫功能抑制模型 ,以口服扶正女贞素片的小鼠为阳性对照组 ,试验组小鼠连续口服牦牛血清IgG ,10d后测定小鼠免疫水平的变化。结果 ,口服牦牛血清IgG的小鼠 ,抗Cy引起的免疫器官萎缩效果极显著(P <0 .0 1) ,抗Cy引起的小鼠血清IgG含量降低 (P <0 .0 5 ) ,能提高小鼠血清IgG水平 (P <0 .0 5 ) ;牦牛血清IgG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属无毒级。证明口服牦牛血清IgG能显著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葡萄球菌A蛋白(简称SPA)是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的一种主要抗原成分,它能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血清IgG分子Fc段非特异性结合,而被结合的IgG本身并不丧失抗体活性,因而可作为一种抗IgG的广谱免疫学试剂。但一般认为马IgG不能同SPA反应。驴血清抗体能否与SPA起反应,尚未见有报道。我们采用酶联SPA的ELISA直接法和间接法测定了SPA对健康马、驴血清抗体和马传贫阳性马、驴血清抗体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以纯化的鹅副黏病毒NP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鹅副黏病毒NP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确定了间接ELISA的最适反应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1.0μg/mL,血清稀释度为1∶200,兔抗鹅IgG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稀释度为1∶2 000,抗原和血清、血清和二抗均于37℃反应1 h,底物于37℃显色15 min。此间接ELISA方法的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应用该方法对试验鹅血清进行检测,以HI试验为参照。经统计学处理后,比较了两方法测得的抗体效价,分别建立了各组鹅群的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证明,这两种方法检测的抗体效价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