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侯艳 《求索》2010,(2):171-173
白日意象在唐诗中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体现了唐人对其浑厚蓬勃之特质的审美追求和唐诗“物象由我裁”的审美思维特征,证明了诗言志与主情的不可分割性,从而具有景中情、情中景和情景互生的多重审美价值。白日意象是唐诗中一个常见意象,它在唐诗中出现达650次之多,仅在李白诗中就多达50次,这充分说明唐人对白日意象的偏爱。而白日作为审美对象,在唐诗中,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老子》、圣经、寒山子《水清》、狄金森《暴风雨夜》、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拉金《水》等中西诗文的分析 ,试阐述“水”意象的哲理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3.
刘焜 《今日浙江》2010,(8):31-31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杭州‘馆没有一滴真实的水,却处处表现了水——杭州的根与魂。在杭州这座江、湖、河、海、溪“五水”并存的城市,近十年来,以“五水共导”为治水理念,改善城市水环境,营造了亲水型的“宜居城市”。杭州江、河、湖、海、溪“五水”并存,杭州馆将通过“读水”“说水”“听水”“品水”几个环节来阐述杭城民生伴水生息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刘卫平 《前沿》2008,(9):78-81
苏州古典园林精妙绝伦,将建筑、山水、花木高度融合,化自然与人和谐统一,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出融多种意象群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既是诗意栖居的地方,又是隐逸文化的中心。本文试从造园立意的文字隐逸审美意象、建筑陈设隐逸文化审美意象、山水隐逸文化审美意象、植物隐逸文化审美意象分析入手阐述苏州古典园林中蕴涵的深厚的中国传统隐逸文化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5.
王爱军 《理论月刊》2007,(9):112-114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词审美的一个要素,其含蓄婉转使西方诗人为之着迷,其隐含的互文联想在原文读者中亦不甚明了,更何况对于译文读者。该文探讨了意象说的由来,并采用互文性理论分析了译者对意象的四种传递方式:重组、再现、歪曲与转换,及其造成的失落与歪曲,旨在说明研究意象的互文性及其传递方式对于提高译者和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经验与审美感应来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吴雪伶 《前沿》2011,(8):166-169
唐代宫怨诗在意象选择上有其鲜明的特征,镜、萤、更漏、团扇等是最常用的意象,长门宫、长信宫等也是较常出现的。这些意象组成了特殊的意象群体,它们在诗中的相互组合起到了表达情感、渲染氛围和刻画人物的作用,体现了唐代宫怨诗的艺术魅力,也折射了唐人特定的情感模式与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7.
贺芒 《求索》2007,(8):194-196
本文第一次对当代小女人散文中大量出现的咖啡馆意象进行了探讨,从内部和外部分析了这种意象的特征和成因,并对这种意象在文坛上的地位作出了应有的评价,最后指出小女人散文由于缺乏生活的厚度与思想的深度,只能是轻松安逸的,快餐式的大众文化消费品。  相似文献   

8.
意象:东方美学的核心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王洪波 《求索》2007,(2):186-188
“意象”是东方美学中的核心范畴,它发源于中国古典美学,同时在东方其他各民族的美学体系中也有具体、深刻的体现。“意象”的美学特征表现为象征性、含蓄性、暗示性、神秘性,这也恰恰是东方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鲜明特色。“意象”理论集中体现了东方各民族美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东方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林海燕  刘波 《求索》2012,(9):157-158
本文倡导一种设计语言取向,以消解当代图像中的过分机械化理论。以水意象为切入点,追寻其背后的"集体无意识"文化属性,进而以一种历史观,探讨水意象的视觉构成与生命体验形式的关系,指出水意象的视觉构成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积极意义。"水意象"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取向,旨在形成"高情感"的感性补偿机制,让生命的尊严和关爱被重新解读和释放。  相似文献   

10.
试析《红楼梦》中“花”的意象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中 ,“花”作为最初的审美需求出现在诗歌中 ,到最终成为正式的“意象”这一过程中 ,其情感内涵得到不断的拓展 ,并被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吸收。《红楼梦》中 ,“花”的意象内涵主要有三点 :它是女子身世飘零的意象 ;它是尘世人生无常的意象 ;它是封建大家族败亡的意象。“花”作为意象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意象",是"意"与"象"的并置与化合,是一种生成和动态的平衡.艺术创作过程中意象的孕育与生产的两个阶段是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两个过程;艺术欣赏时意象的生成是欣赏者对艺术品意象的再发现过程.意象具有一种张力,这种张力使艺术创作和欣赏时生成的意象饱满圆涨.艺术的魅力蕴含在审美意象之中,艺术的根本功能就是其审美的功能,而审美,正是艺术创作和欣赏时意象的建构和重构也即审美意象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长城意象对于唐代诗人而言,意味着功名与意气,阻隔与和平,其间隐含着唐诗之文化品格、诗人之文化心态与时代之审美精神、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唐诗之边塞、闺怨与咏物之作,使长城意象朝着最具文学活力的方向推进发展.唐诗长城意象最具诗学价值与意义之处,在于其大汉图腾的时空思维以及刚健悲壮之审美取向的奠定.  相似文献   

13.
杨毓敏 《理论月刊》2005,(10):131-133
本文着重论述了惠特曼的《草叶集》与郭沫若的《女神》两部诗集的命名和部分诗歌中审美意象的相似性,并对其相似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析。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认识到惠特曼、郭沫若这两位中外著名诗人在审美意象上的异曲同工之美。  相似文献   

14.
老字号品牌对城市意象影响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悦 《前沿》2010,(23):96-98
鲜明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the City)反映了生活期间的人们对自己城市文化、城市形态(Good City Form)主观的感知。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城市意象研究中商业老品牌城市符号作用的相关理论阐述,指出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从商业品牌内在要素对所生存的原生态城市环境内在诸要素的影响,设计相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六一八——九○七年)大诗人李白这千古名句,道出了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源远流长和雄伟气势。发源于我国西北青海省的黄河,全长五千五百六十四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河。它流经九个省、自治区,在山东注入渤海;河南省居于黄河中下游,黄河出陕西省潼关入河  相似文献   

16.
何清 《求索》2010,(8):192-194
关于意象的研究由来已久,一般学者都将它作为中国古典审美的一个核心论题来讨论。从它生发的文化土壤到其嬗变历史;从它涉及的美学命题到审美范畴;对意象的本体、意象的特征、主体的创造力乃至意象的分类等方面的探讨,都有浩繁的成果。本文从人类艺术活动的意象性出发,认为艺术活动本质上就是意象活动,是一种灌注人类艺术心灵体验的有生命的整体,是人类艺术心灵的直觉图像,是跨越文化局域限制的人类艺术追求之至境。对意象的解读不是逻辑分析和理论求证,而是个性心理能量之间的感应和交换。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于诗词的审美心理,与普通审美心理一样,具有感知,理解,情感调动,发挥想象等要素.它们交错融合,自由活动,完成审美的心理过程.读者在进行诗词鉴赏时,必须要建立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格式塔意象,以达到对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整体美的把握.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整体性","同构性"和"闭合性"原则,运用到诗词鉴赏中可以帮助建构格式塔意象,诠释中国古代诗词中丰富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8.
卜庆安 《求索》2008,(3):188-190
诗以心灵为殿堂,诗歌意象比其它文学体裁中的形象更富于心灵体验性,更富有浓郁的审美色彩。作为明清之交的遗民诗人,屈大均的诗歌从复合的音乐性、繁富的色彩度、幻化的动态感与委婉的含蓄性等四个方面体现其鲜明的意象美。虽然其美感形态不同,表现方式多样,但都以诗歌的灵魂与生命——意象为核心,和着美感的节拍,流溢充盈的情感,抒发诗人对生活生命以及大千世界的感悟。  相似文献   

19.
姚志康 《今日上海》2010,(10):36-37
从地图上看苏州河,连同上游(中环路以西)吴淞江,河道走向自西向东呈驼峰状,曲曲弯弯。然而,在这驼峰曲线的谷底却是一殴相对直线的河道,那便是诰长宁路(哈密路至古北路)的苏州河。站在中环路吴淞江大桥向东眺望,苏州河豁然开朗。南岸八车道长宁路傍着苏州河前行,滨河亲水步行道紧贴防汛墙,路南侧的开放式绿地缀连成带,所有建筑都退隐在绿化带后面,与对岸普陀区的河滨绿地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汉字被广泛的运用到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并逐渐从单纯的传达信息内容转变为广告设计的主要设计元素。通过发掘汉字的图形特点,使大量的信息内容以简练而有深意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既能传达丰富的信息,又有视觉和心理的享受。汉字在平面广告中的意象化设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表现方式。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汉字的意象设计运用中体现出汉字的意象表现与意蕴美,更体现出现代人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