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美国刑事诉讼中有一个被称作“证据先悉”的程序,“各方当事人用以了解对方所掌握的在诉讼中必要或有价值的材料,特别是辩护方从控诉方摸底,控诉方必须在预审中提出足以确立合理根据的必要证据,并且有义务将准备传唤出庭作证的证人名单和其他准备在法庭上用作证据的目录提供给法庭和辩护一方,并应法庭和辩护人的要求作出解释和说明”。该程序所体现的是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在庭审前相互获取诉讼中必要或有价值的材料,了解对方掌握的证据及对方在审判中将传询的证人,为庭审中应对做好准备的一种权利。目前,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刑事…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辩护人通过阅卷的方式,知悉案件证据及相关信息。辩护方的证据知悉权是辩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辩护方能够在法院审判开始前充分了解到控诉方所掌握的案件证据以及其他材料。为尊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保障其辩护权的顺利行使,我国不仅在《刑事诉讼法》中赋予辩护方阅卷权以知悉控诉方掌握的证据及其他相关材料,而且通过吸收借鉴英美法系中的经验来不断补充和完善,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本文通过对我国阅卷式证据展示制度进行简单分析并指出问题,同时对完善我国的证据展示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设立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证据展示又称证据开示、证据发现,是指控辩双方交换证据、意见的制度。其核心要求是,在辩护方提出合理申请的情况下,法庭可以要求指控方在审判前允许辩护方查阅或得到其掌握的证据材料;同时,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法庭也可以要求辩护方将其准备在审判中提出的证据材料向指控方予以公开①。刑事证据展示制度,是对抗制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是审判公正兼顾效率的基本保障。一、我国刑事证据展示的立法缺陷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设立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  相似文献   

4.
陈学权 《证据科学》2016,(3):281-283
2015年11月,在周文斌案第二季庭审中,被告人周文斌的辩护人之一清华大学法学院易延友教授对出庭证人胡彪斌的当庭询问引发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在我国未来的刑事法庭上,交叉询问能否成为常态,应当成为衡量“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以审判为中心,必然要求法院在案件事实的认定上,不能再对侦查阶段控诉方收集的有罪证据材料照单全收,而是要求法官在法庭上通过法定的证据调查程序对控诉方向法庭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切实承担起对控诉方指控犯罪的证据材料有无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守门员职责。在对证人证言的法庭调查中,如果仅以侦查阶段控诉方收集的以书面笔录形式存在的证人证言为调查的对象,那么所谓的法庭证据调查就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因为仅凭一份书面的证言笔录是很难准确判断其真假的。在证人来到法庭时,控辩双方应当按照何种规则对证人进行发问,裁判者应当根据何种规则行使庭审指挥权从而规范控辩双方对证人的询问,是我国交叉询问规则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的辩护,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移送到人民法院的案件证据目录中有被害人陈述一项,而主要证据复印件却只是一份被害人的报案材料,没有被害人陈述的笔录。公诉人认为被害人的报案材料与被害人陈述内容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所以被害人的报案材料如经查证属实,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笔者认为公诉人的观点忽略了证据的法定形式,困而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  相似文献   

6.
一、英国的证推展示制度英国证招展示制度的是本特点是检察官和辩护方均负有问刘方展示证据的义务。真中输系富的证据展示义务@括两6面内容:一是间辩护一方等知他精要在法庭苗判中作为指控根据使用的所有证据,这被称为“预先提供后急的义务”。就财司诉罪的正式日判而定,在案件移送到刑事法院之刨根系官就要低本历生部起诉证据的复印件程送给辩护一方,任何新的证据也要在以后的阶段展示给辩护一万。二是流察官应间辩护一步展示其不准荡在审判过程中使用的任何相关材料,即所谓对“输系官无用的村粮”。由于在司法实践中扬暴富力防止吸…  相似文献   

7.
证据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运用的证据有以下七种:①物证、书证;②证人证言;③被害人陈述;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⑤鉴定结论;⑥勘验,检查记录:⑦视听资料。其中需要保管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司法界法学界对我国刑事庭审形式不断提出意见,要求.改革的呼声日高。目前,上海等地的法院已着手试行抗辩制庭审形式。但是这项改革到底如何进行存在着不同的分歧意见,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英美抗辩制庭审形式概述英美抗辩制庭审形式主要内容如下:(一)开庭陈述。首先由法院书记员宣读起诉书,让被告人进行答辩。然后由起诉律师作首次陈述,主要介绍所掌握的证据及从这些证据中可以得出的结论,对案件作扼要说明。(二)起诉方提供和出示证据。审查证言和专家证人的结论,以盘洁的方式进行。在审查起诉方传唤的…  相似文献   

9.
交叉询问制度原创于英美法系.以美国为其典型。在美国.交叉询问的主要规则是禁止主询问方诱导性发问和反询问受主询问范围限制。我国的刑事审判以职权主义为基本构造。其主要表现是法官享有包括询问证人在内的证据调查权和审理进程的决定权。整体观之.我国的询问证人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询问证人的主体复杂,主询问与反询问难以划分.交叉询问和对质诘问亦相互混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制的日趋完善,特别是自审判制度改革以来,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越来越关心诉讼证据,并采取了积极的取证态度。这在客观上使证人的数量日渐见多,其中包括“单位”作证。应当说,这是步入法制化的表现,是好事。综合三部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共有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被害人陈述及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几种。其中作为证人的主体基本上可划分为“单位”(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和个人两种。公民个人有作证的权利义务是常识性的问题。但单位…  相似文献   

11.
三三审理法     
江苏省淮安市纪委监察局始终把提高机关自办案件质量作为努力方向,不断探索案件审理工作的新思路,总结出通过“三个对照”,强调“三个重视”,实行“三个负责制”的审理工作新方法。“三个对照”:一是案件的调查报告与被调查人的错误事实见面相对照,看调查报告认定的错误事实与被调查人的错误事实见面材料有无出人;二是错误事实见面材料与有关证据材料相对照,看证据材料与见面材料是否一致,有无证据不齐或见面材料发生遗漏;三是被调查人的陈述与证人证言是否相互印证,对于经济案件,还要看被调查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是否有账、票、…  相似文献   

12.
言词证据是司法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种证据形式,而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形成的言词证据在民族地区诉讼活动中不仅应用广泛,而且还有其独具的证明效力。但长期以来,由于有的司法人员在办案中不注意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询问(讯问)、翻译、记录”同时进行的取证习惯,给后来的起诉、审判带来隐患。———忽视用民族语言文字调查取证,不利于证据的稳定性。“询问、翻译、记录”同时进行的取证方式,直接造成了证据不稳定,成为证人翻证的借口。由于能够反映证人当初以本民族语言陈述事实的文字本来就未形成,庭上所举的只是…  相似文献   

13.
污点证人是指具有犯罪污点的证人。在德国,污点证人被称为“王冠证人”,在台湾地区被称为“窝里反证人”。污点证人作证豁免是指具有犯罪污点的人为国家利益作证可以免受刑事追诉或被给予刑事上的从轻或减轻、免除处罚待遇的一种刑事司法措施。证人作证豁免主要有证据使用豁免和罪行豁免两种形态。犤1犦在罪行豁免中,证人因作证而被彻底免除了刑事责任,其犯罪污点被彻底清除。而在证据使用豁免中并不彻底免除证人的刑事责任,其犯罪污点被有限清除。如果控方根据“合法的、独立的来源”(即不是来源于该证人的证言或其派生证据)掌握了该证人犯…  相似文献   

14.
第二天一开庭,原告律师首先出示了罗宾逊医生在宣誓后作的一份书面证词(deposition)。这种宣誓证词与证人亲自出庭在庭上所作的证词效力是一样的。证人有时因种种原因,比如说医生、律师由于工作太忙,或者出差,不能出庭作证,因此,证人可在任何时候和场所宣誓作证,这是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以前向尚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获取证言的途径。根据《联邦证据法》,如果某一方想让某证人作证,律师可以前往该证人的住处或办公室请他作证,同时邀请对方的律师和有执照的法庭记录员出席。其程序与法庭上的程序一样:先由一方律师进行直接提问,然后由…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实质上就是我国刑事证据的概念和法定种类划分。  相似文献   

16.
民事伪证行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据是诉讼的核心。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第1款规定了7种证据形式,即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该条第2款还进一步规定:“以上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之所以对各种证据材料要审查核实,是因为它们有真有假,如果不辨明真伪而一律加以采纳,就难免出现错误,招致冤假错案,这便与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背道而驰。而随着举证责任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深入推广,一些当事人出于一己之私,在诉讼活动中蓄意制造伪证,歪曲或掩盖案件真实情况,甚至采取欺诈、胁迫或者贿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沉默的自由(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前言 在证据理论上,沉默权(right to si-lence)是与反对自我归罪证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沉默权又被称为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the privilege againstself-incrimination)。根据美国学者的解释,沉默权的特定含义包括以下三项基本内容:一是被告人没有义务向追诉一方或法庭提供任何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的陈述或其他证据,追诉一方不得采取任何非人道或有损被告人人格尊严的方法强迫其就某一案件事实作出供述或提供证据。二是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追诉官员的讯问,有权在讯…  相似文献   

18.
非法证据取舍的价值权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法证据,即非法获得的证据,指公安司法人品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或超越自身权限范围获得的证据材料。“非法证据的取舍,直接关系我国刑事诉讼法价值的实现,历来就为我国理论和实践所关注。在司法实践中,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试行》第五十八条规定,对非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予以排除,但与上列三种证据同属言词证据的其他证据证明力如何?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如何处理?由非法证据衍生而得的其他证据,其效力又如何?均未予以明确。在学界,对于非法证据的证明效…  相似文献   

19.
在诉讼活动中,证人证言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证据种类。根据法律规定,证人证言必须经查证属实,才o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上此,用证人证言的审核是案件审理中的一川二要工作。从心理学角厂看,证人证言不是人的言语或文字的简单的表护,而是证人对案件事实感知、记忆和陈述的心理过程的客观反映。在这个心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使证人证言与案件事实发生差异。心理追溯法,就是对现有的证人证言,通过追溯其形成的心理过程进行审查,发现影响证人证言真实性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以此判断证人证言的真伪。根据心理学有关…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案件在审理过程中,由知晓案件情况的证人出席法庭,以口头言词的形式就自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庭作如实陈述,并接受原被告及第三人以辩驳、质询的方式进行质证,或者法官以询问的方式进行审查的诉讼活动,即为证人出庭作证程序。证人证言,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是被用以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并判决案件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民事证据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该《规定》下达后,各地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也尽量按该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