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自科索沃战争爆发和北约新“战略概念”出台后,一种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旗帜、以武力打击为手段、介入别国内部事务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思潮———“新干涉主义”日益成为学界及政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且经西方国家领导人如布莱尔、克林顿等一再加以阐发,此种理论渐有主导西方国家外交政策之势。英国现政府作为“新干涉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其在科索沃战争及其他国际事务中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在“新干涉主义”理论尚未最终成型、而其鼓吹最力者———英国工党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正处于探索之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就极具理论和现实意…  相似文献   

2.
吴茜 《理论月刊》2006,101(4):152-156
“新帝国主义论”建构了美国21世纪称霸世界的理论范式。美国“新帝国主义”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发展形态,是冷战后美国推行以利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殖民主义、以通过输出西方民主价值观和干涉别国内政途径建立全球制度性霸权体系为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以预防性战略为指导思想和以强化军事同盟为途径建立新的“霸权和平”为特征的新炮舰政策的综合体,其根本目的是推行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模式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化,即要按照美国的政治制度、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建立美国一统天下的世界霸权体系。它将对冷战后世界战略态势的演变和政治秩序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国外有关全球化的思潮中,吉登斯的全球化理论可谓独树一帜,它建构于新自由主义所构筑的认识平台之上,是一种以世界性民主理念为基础,以全球化统理论为核心内容的全球化理论。它作为复兴社会民主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制订内外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其实质是谋求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推进霸权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时代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思潮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抛出了新自由主义论、文明冲突论、新帝国主义论、中国威胁论和消费主义论等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和理论。剖析这些“理论”,揭穿其实质,对于我们开展国际意识形态斗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网络“超国家主义”认为国家将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必然消亡。作为一种理论思潮,网络“超国家主义”含有一定合理因素和某些积极见解,富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在国际秩序仍旧不合理、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依旧存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极不平衡的今天,网络“超国家主义”一旦真的付之于实践,客观上会变成十足的“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成为西方大国推行和维护“西方中心主义”、“新霸权主义”、“新干涉主义”和区域利益集团的“地区保护主义”的借口、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已经来临。后现代主义这一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已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后现代主义的迅速崛起,反映出西方文化流向的新变化,也标示出它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承续”的逻辑必然性。 身处全球化的历史语境,我们不得不客观正视“后现代主义”的冲击波,并作出理智的应对措施。后现代思潮的产生有它的缘起和理由,也有它存在和辐射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日益信息化、全球化,中国与世界,世界与中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不仅经济领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画面,各种思想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西方思潮也乘着这股东风如潮水般涌进中国市场,对当代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产生着影响,在这其中以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最为突出。我们都知道对大学生这样一个思维敏感,追求言论自由,政治民主,提倡改革和创新,喜欢标新立异的群体而言,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无疑在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中有着适合它滋生的土壤。那么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大环境下,在这样一个思想涌动的背景下研究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整合与创新: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全球化正以各种方式和形式向世界各地推进,非西方民族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文化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本文认为,积极融入文化全球化大潮,建构现代文化形态,实现文化的整合与创新,这是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两极格局解体后所遗留下来的世界局势 ,就是美国作为保持下来的唯一的超级大国 ,图谋建立单极格局 ,实现其独霸世界的战略目标 ,纠合西方国家东扩西进 ,向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动新的冷战。美国一直推行干涉主义 ,它将自身的利益等同于全球利益 ,奉行一种扩充实力、扩张影响的外交 ,认为全球各处发生的不测都会影响美国国家利益。冷战和海湾战争的胜利刺激了美国的干涉主义传统 ,一股被称为新干涉主义的思潮随之兴起 ,其目的是突出美国的霸主地位 ,强调美国对世界的领导作用。布热津斯基在 1 997年出版的《大棋局 :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  相似文献   

10.
陈国新 《思想战线》2000,26(1):43-44
两极格局解体后所遗留下来的世界局势,就是美国作为保持下来的唯一的超级大国,图谋建立单极格局,实现其独霸世界的战略目标,纠合西方国家东扩西进,向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动新的冷战.美国一直推行干涉主义,它将自身的利益等同于全球利益,奉行一种扩充实力、扩张影响的外交,认为全球各处发生的不测都会影响美国国家利益.冷战和海湾战争的胜利刺激了美国的干涉主义传统,一股被称为新干涉主义的思潮随之兴起,其目的是突出美国的霸主地位,强调美国对世界的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7.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侦查虚拟化”、“虚拟侦查”是伴随智能犯罪高发、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侦查而来的新名词.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作者的思考:究竞何谓虚拟化?虚拟化这个概念在侦查中的应用是否得当?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从“虚拟”一词的本源词义入手,对当前学界中的“侦查虚拟化”等观点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揭去“虚拟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20.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一、“三个特色”的来龙去脉“三个代表”的提出,是江泽民同志深思熟虑的思想结晶,是他长期以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三个代表”重要的思想渊源观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江泽民同志任总书记后提出的“三个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