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犯罪的智能化,犯罪分子反侦察的意识越来越强。指纹、足迹这类利用率较高的传统痕迹现场遗留率越来越低。而常规痕迹中的工具痕迹,由于其常常深嵌于被破坏客体,不易被犯罪嫌疑人掩盖,这就造成工具痕迹在现场中遗留的稳定性。那么,如何提高现场工具痕迹的利用率,就成了当前刑事技术界广泛关心的话题。而对现场工具痕迹的提取就成了提高工具痕迹利用率的前提。1传统提取工具痕迹的方法及其缺陷传统提取工具痕迹的方法主要有:(1)实物提取法;(2)照相提取法;(3)硅橡胶制模提取法;(4)医用打样膏制模提取法。这些传统方法比较实用,但都有各自无…  相似文献   

2.
工具痕迹是刑事犯罪现场上常见的一种痕迹。从实际办案的应用效果来看,工具痕迹的发现提取率、检验鉴定率与手印、足迹、枪弹痕迹相比相差甚远,工具痕迹检验这一传统技术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滑坡,工具痕迹出现率高但利用率低。本文在对数字化提取工具痕迹及数字图像比对技术进行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工具痕迹利用率应当走数字化提取与检验之路的基本对策,并就运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工具痕迹检验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痕迹检验在我国大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公元9世纪以前,为工具痕迹检验的自发应用阶段;公元9世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工具痕迹检验的初步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为工具痕迹检验的全面发展建设时期。现代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将有检验走向自动化、检验工作日趋标准化、向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微观领域不断深入、无损检验将成为痕迹检验技术研究的热点课题等五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痕迹检验学是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通过撷取、引进和移植与痕迹检验相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及方法,研究形象痕迹的形成和变化、发现和提取、检验和鉴定、档案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涵盖了手印学、足迹学、工具痕迹学、枪弹痕迹学、特殊痕迹检验等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5.
机动车辆的勘查要点主要有:观察车辆的特点及相关人员的行为,决定机动车辆的勘查地点,发现,提取和保护车辆有关痕迹、物证。蒸汽爆炸现场勘查有六要素,即:爆炸的构成,炸点不明显,抛出物体积较大,烟痕表面分布,冲击破坏范围不大,人员呈烧伤、抛坠伤。犯罪工具印压痕迹通常有提取原物法、摄影法、制模法等三种提取方法。目前,犯罪工具印压痕迹出现率高,但提取利用率低。加强工具印压痕迹的提取,有利于确定案件性质,提供并案依据,证实犯罪。潮湿物体上的潜在手印,用常规方法无法发现,可以利用多重波段光源来观察发现。  相似文献   

6.
《警察技术》2006,(2):75-75
功能特点 SHY-1A型多功能痕迹仪是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技系痕迹检验专家凭借多年的潜心研究,结合教学实践与现场勘查经验,运用真空技术与静电吸附原理研制开发的,适用于对足迹、手印和书写压痕等痕迹的提取。该仪器较好地解决了软质等疑难客体上灰尘足迹提取技术的难题,有效地提高了书写压痕等痕迹物证的提取质量和提取率,提取技术为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了解弹子锁的结构、开闭锁原理、相关零件加工公差及"锡纸"工具开锁过程,研究"锡纸"工具开锁原理,分析开锁痕迹应出现的位置及形态,观察实验锁具内部相关零件上的"锡纸"工具开锁痕迹,结合圆头弹子球面上金属成分的分析、检验中提取到的锡纸残片,及现场遗留使用过的锡纸,归纳总结出"锡纸"工具开锁的检验要点。  相似文献   

8.
装备应用LD和LED光源,通过物联网通讯技术实现图像快速捕获、检验、传输与控制。单机可完成荧光检验、红外检验、分色检验等常用检验功能,对生物物证、手印、工具痕迹及其它痕迹进行快速采集取证,适用于人员难以操作取证的现场复杂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实施,司法制度对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效利用工具痕迹,强化刑事科学技术能力,提高侦破效率,适应新形势同犯罪做斗争的需要。实践中工具痕迹利用率低的原因有多方面,本文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工具痕迹利用率低的原因,根据实际状况,提出了侦查破案中提高工具痕迹利用率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线条状工具痕迹是刑事案件现场中常见的痕迹之一,但其利用率却一直较低,主要原因是比对繁琐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通过若干组实验数据给出一种线条类工具痕迹的自动比对方法:首先将提取的工具痕迹图像经过特征提取,得到工具痕迹模型描述,包括痕迹成痕线条与方向等;进而采用曲线拟合的方式,得到所比对线条的整体曲线形状;最后采用拟合误差、相关性与曲线上关键点的直线模型差,得到量化的相似性结果。该方法是在基于霍夫变换的工具痕迹特征提取的基础上给出的,可以通过对不同图像的工具痕迹特征进行比对,得到准确的、量化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
鞋底整体分离痕迹的检验是刑事技术领域所研究的课题之一。不同种类的鞋底分离形成的鞋底分离痕迹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基层刑事技术人员在勘验现场时认真发现、提取、保存分离痕迹,根据痕迹的种类,形成原因、特征等进行比对检验,为刑侦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通过探讨现场烟蒂的提取、检验、分析等一系列手段,探讨烟蒂痕迹物证在犯罪现场的作用。方法运用法医物证、理化、病理学等方法检验烟蒂物证。结果以法医学检验获得的有关证据,建立、规范现场烟蒂的提取、检验、分析等一系列手段。结论烟蒂痕迹物证在犯罪现场有个人识别、犯罪现场重建和心理分析等作用,均有利于刑事犯罪案件的侦破和为法律诉讼服务。  相似文献   

13.
痕迹检验作为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主要是通过对刑事案件现场或者疑似现场进行与犯罪行为相关的痕迹物证的发现与提取,并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获取其中包含的重要信息,为案件侦破提供相应信息指引和佐证。随着痕迹检验理论和技术的丰富,近年来我国基层痕迹检验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化技术犯罪行为的增加以及罪犯反侦查技术的使用,使得基层痕迹检验工作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基层痕迹检验工作需要通过有效的创新加以推进,从而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痕迹检验是刑事科学技术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安专业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其中涉及的各类痕迹的发现、提取、保管、分析和鉴定方法,对于案情分析和司法诉讼等具有重要作用,“痕迹检验学”课程也因此成为公安技术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痕迹检验学”课程发展中,改革和创新贯穿始终,特别是近几年,在教育部积极推进的高校教学改革的引领下,“痕迹检验学”课程更是立足于公安院校教学实践和公安人才实际需求,以“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为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5.
“膏状”固化剂刑侦制模快速固化硅橡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固化剂的“膏状”化是我国刑侦制模的发展趋向,携带方便,对于快速提取各类主体痕迹具有特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在案件现场发现提取手印、足迹这些传统痕迹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发现新的犯罪痕迹,进而固定为诉讼证据,成为技术人员的一项新任务。技术人员通过对案发现场工具痕迹和特殊痕迹分析应用,看到工具痕迹和特殊痕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袁燕谊 《公安教育》2004,(7):43-44,38
公安院校大多开设刑事技术专业,其中所涉及的各专业的相关讲授,如手印学、足迹学、工具痕迹学、枪弹痕迹学、特殊痕迹学、刑事现场照相、录像、物证分析、文件检验等,学生详细、系统地学习了各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进行了相对应的实验,但所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独立的,抽象的,  相似文献   

18.
一般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主要有:车轮痕迹、微量物证、手印、脚印、整体分离痕、擦划痕、擦拭痕、物品印压痕、DNA检材等,与之相对应的有关刑事侦查技术应用有如下若干方面。1.车轮痕迹技术的应用勘查逃逸案现场,首先应对地面嫌疑车胎痕迹进行发现和提取,通过对嫌疑车胎的检验分析可及时为逃逸案侦查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因为逃逸车行经地面,其轮胎痕迹是逃逸案中最为常见、最容易遗留并被发现的痕迹物证之一,而且,其轮胎痕迹与形成此痕迹的轮胎和配用车辆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在具体勘验时,应…  相似文献   

19.
在涉枪案件现场中提取到的弹头,多数因碰撞、贯穿、侵彻现场客体后遗留下并提取到。这些弹头往往因客体的性质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变形或损坏。研究客体对射击弹头造成何种程度的损坏以及确定损坏的弹头痕迹是否仍具备检验价值,是弹头痕迹检验与分析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通过照明灯具和摄影器材的改进,光学显现潜在痕迹技术得到蓬勃发展,从而使照相由原来单一的记录手段发展成为一种与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法医检验技术相结合并起互补作用的综合检验手段。同时,光学显现技术的发展,也为其他检验技术扩大了显现范围,为获取破案线索、物证提供了条件。 一、概述 在物证检验学中,痕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此文所讨论的潜在痕迹是从拓宽意义上来讲的,它的范围和广义痕迹的范围接近,如潜在手印、潜在足迹、潜在字迹、潜在枪弹烟晕等其他潜在痕迹。潜在痕迹通过检验,能够起到及时提供破案线索证据的作用。所谓光学显现方法就是对一些眼睛看不清甚至看不见的痕迹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