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台湾的家族政治,自台湾实施"地方自治法"以来即已存在,可谓由来已久。每到选举时节,家族政治的问题就会浮上台面,引起社会大众的注目。今年由于"立法委员"、"院辖市长"、"市议员"三项重要公职选举同时进行,又因"精省"效应引发卡位战,"政治世家"全力动员,夫妻档、兄弟档、姐妹档、父子档纷纷登场,热热闹闹的家族政治已成为台湾政坛的又一奇观。有人说,这是"内举不避亲",人尽其才,台湾政治民主化的最好体现;也有人说,这种家族庇荫,兄终弟及的现象,是封建宗法制度的残余,实质上是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嘲弄,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孰是孰非,世人自有公论。一、家族政治的类型及表现形态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地方政治向来派系、山头林立。不论派系也好,山头也好,绝大多数以家为本位,先家庭而后家族。尽管表现形态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夫妻档较为有名的是属民进党的姚嘉文、周清玉,黄天福、兰美津,许信良、钟碧霞,以及已经离婚的  相似文献   

2.
台湾曾经是一个移民社会,但在以往台湾移民史的研究中,有关女性移民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本文从清代实行禁止赴台者携眷政策的概况、官方查获"偷渡"案中的女性移民、族谱资料中的女性移民、女性移民与清代台湾人口性比例的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清代大陆向台湾移民中的女性移民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在林则徐眼中,台湾是九闽之一,也就是家乡的一部分,虽然长期在外为官,始终以乡情关注台湾,在诗文、书信、日记、著作中留下一些接触台湾的人与事,观察台情和两岸关系的记述。本文钩稽林氏有关遗稿加以述评,供治清代台湾史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台湾研究集刊》2009,(3):F0004-F0004
《台湾研究集刊》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是祖国大陆最早创办的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刊物,集中刊载有关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宗教、社会、教育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5.
《台湾研究集刊》2009,(4):F0004-F0004
《台湾研究集刊》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是祖国大陆最早创办的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刊物,集中刊载有关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宗教、社会、教育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6.
《台湾研究集刊》2008,(4):F0004-F0004
《台湾研究集刊》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是祖国大陆最早创办的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刊物,集中刊载有关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宗教、社会、教育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7.
旨在介绍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反映大陆学子对祖国统一的关切之情的“台湾周”活动,于1995年5月8日至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其间举办了有关台湾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问题的系列讲座、台湾图片展、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知识竞赛以及有关祖国统一与台湾问题的座谈会。 此次活动由人民大学学生会、校团委及有关学生社团联合主办。发起人介绍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赋予当代每个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为承担起这一历史重担,  相似文献   

8.
引言 我国台湾地区的警民关系历史与现状,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此只是撷取日据台湾时期、国民党退居台湾到“解严”前、“解严”后一些有关警民关系的案例和警察公共关系的具体策略措施来对台湾警民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台湾的关系问题,已经发表许多论文进行讨论,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即从台湾历史上几次社会变迁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着手进行探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社会变迁有不同的定义,它一般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演变,同时也指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变。本文则结合台湾历史的具体情况,就台湾从移民社会转变为定居社会、从传统的中国社会转变为日本统治下的殖民地社会、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商社会这三次社会变迁,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上述三次社会变迁的影响,同时也说明社会变迁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在这个基础上就当代台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台湾官方和民间都一再强调台湾生活方式的优越,大家引以为傲.但究竟什么是台湾的生活方式,似乎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本文根据有关生活方式的基本观点,联系台湾方面提出的看法,试图加以解读,并且与“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联系起来考察,探讨台湾方面建构“台湾生活方式”的意图,并对如何正确对待,提出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财政工作既面临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要求,又面临现代化建设中的诸多矛盾。因此,需要正确处理财政与政治、财政与经济、财政与市场及财政内部若干重大关系,提高财政工作水平。本文结合湖北实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警察临战案(事)件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危难性的特点,其所面临的公众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比较复杂的,只有合理地加以分类,准确把握目标公众的性质,了解他们的特点和要求,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公共关系策略,才能实现警察临战公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改变目前军队党组织自身建设方式中与使命任务和现实需要不相适应的部分 ,与时俱进创新军队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方式 ,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军队党的领导水平的重要课题。遵循“三个代表”的要求 ,军队党组织自身建设创新应该走依据现实需要确立建设标准、立足自身实际建立“大教育”体系、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改进管理方式、借鉴法制经验完善监督机制的路子 ,逐步实现思想理论科学化、组织要素功能化、作风发展良性化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徐学福 《桂海论丛》2007,23(2):46-48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历史转型,社会意识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乃至更为复杂的变化:社会主导意识从“纯而又纯”向“常识”回归,反映着当今的时代精神;社会大众意识在主体性得到增强的同时,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在此情况下,要力求社会和谐发展,主导意识应该、必须且有可能发挥出自己的协调性、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警察临战公共关系沟通,对缓解和处置敌视、对抗等警察临战状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克服警察临战公共关系沟通中的障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姜起民 《前沿》2011,(11):90-92,131
人民民主的法制观在内涵、理念等方面都不同于社会主义的法治观。中国社会转型期执政党的法律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由人民民主法制观转变为社会主义法制观,然后又由社会主义法制观转变为社会主义法治观。  相似文献   

17.
在公安院校学员管理工作中,学员管理工作者要特别重视与学员之间情感的培养。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充分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学员人格力量的形成和发展、增强学员的集体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形成集体愉悦和谐的人际氛围,从而促进学员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文章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开展情感教育工作:一、通过了解、关心、尊重学员,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二、情感教育过程中讲求教育方式、方法;三、为人师表,树立情感威性。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的逻辑前提是经济人假设,强调将人们的各种行为因素纳入成本—收益核算模式之中。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可以为警察机关的临战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将成本—收益理论应用于警察临战实践,在于为警察临战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评判标准,而且用效益所体现和蕴含的理性价值可以透视现实警察临战机制的某些缺陷、警察临战理论研究的滞后。对警察临战活动进行经济学解读,目的就在于要以效益观为指导,以警察临战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基础,结合警察临战活动成本投入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贫困问题是制约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治理贫困,摆脱贫困,在新世纪显得更加紧迫和急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贫困的重点主要在农村。而农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社会的主体。如果农村的贫困问题不能尽快得以解决,则中国在21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将难以实现。面对新世纪,我们必须认真审视、积极思考农村贫困与扶贫的问题,探索和寻觅加快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方法。一、对贫困的再认识贫困有两种情况,一种为“绝对贫困”,是指社会成员的收入达不到维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临战武力是警察依法使用武力手段控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过程。国家法律赋予警察使用武力控制手段的权利,用于控制、制止犯罪行为。只有不断加强警察临战武力控制能力培训,提高警察临战武力控制的能力,才能保卫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