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美国国内学界普遍呼吁美国政府全面反思和调整对伊朗政策,奥巴马第二任期能否为美伊关系按下“重启键”令人关注.美国对伊朗政策的调整受中东局势演变、奥巴马是否掌握对伊政策主导权以及伊朗在核问题上的进退表现等多重因素影响.美国正在重新评估伊朗核威胁,抬高对伊朗动武的门槛,着手平衡“双轨”政策,加大对伊朗的“软攻势”,未来很难排除美伊开展地区合作的政策选项.然而,美伊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且2013年6月伊朗大选为美伊关系注入新的不确定因素,美伊缓和关系的内外条件仍不成熟.  相似文献   

2.
伊朗核问题的症结在于美国与伊朗的敌对关系,2005年以来,伊朗核僵局反映出美伊两国领导人激进立场间的严重对立.美国的目标是迫使伊朗彻底放弃核燃料生产能力;而伊朗则追于压力,寻求对铀浓缩能力的有限自主权,拒不暂停铀浓缩,更拒不放弃铀浓缩的权利.美伊两国各怀设想,但均为一相情愿,突破僵局需要双方审时度势.由于军事手段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伊朗核计划还难以定性,以及伊朗核问题并非迫在眉睫等原因,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仍将是美国的主要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3.
伊朗核问题及其对美伊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曾军 《西亚非洲》2005,(2):22-26
伊朗出于维护国家安全,谋求海湾乃至中东地区大国的实力与地位,以及开发本国丰富核能资源的需要,坚持发展核计划。鉴于种种原因,伊朗核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即使伊朗核问题走向激化,伊朗可能会遭到美国等严厉的经济制裁,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只有对伊朗采取系统的、务实的接触政策,与伊朗就核问题、地区稳定问题等开展直接深入的对话,尊重伊朗在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安全利益,积极同伊朗建立海湾地区安全机制,才是缓解和改善美伊关系的良策  相似文献   

4.
丁原洪 《和平与发展》2013,(6):37-41,134-142
美国与伊朗自1979年交恶以来,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贯穿于两国关系的全过程,进入21世纪以后,伊朗核问题更是成为两国斗争的焦点。今年6月,伊朗温和保守派鲁哈尼当选总统,美伊双方出于现实需要,伊朗核问题出现松动的迹象。然而,美伊关系仍然难有根本性改善。一方面,美伊双方在伊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均受国内强硬派势力的制约;另一方面,当前的中东形势——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力量、以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力量、以土耳其为代表的世俗阿拉伯力量和美国盟友以色列四股力量角逐中东地区的主导权——也不利于美伊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伊朗巴列维国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伊亲密关系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巴列维的独裁统治陷入严重危机.1977年入主白宫的卡特起初并没有意识到伊朗局势的严重性,所以仍把巴列维国王视为唯一可以稳定伊朗的国家领导人.随着伊朗危机的日益加剧,伊朗国王的地位摇摇欲坠,对此,美国各部门围绕对伊朗政策产生激烈纷争,并最终坐视巴列维国王倒台.美伊长达近30年的友好关系也宣布终结.  相似文献   

6.
美伊核博弈的建构主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朗核危机是伊拉克战争后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对于美国和伊朗双方在核问题上的激烈对抗和争斗,国内外学者见仁见智,作出了种种不同解释。本文借用建构主义的有关概念和原理来解读美伊在这场核危机中的博弈思维和心态,认为伊朗核危机产生的关键在于美伊对彼此的“敌人”角色认知和身份建构,进而揭示美伊20多年来长期敌视和对抗的原因,并据此分析伊朗核危机的根源、实质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7.
伊朗"核问题"与美国对伊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9·11事件"后,美国将伊朗列为"邪恶轴心",并对伊朗施加强大压力逼其放弃核项目.由此,伊朗"核争端"逐渐浮出水面.伊朗为了自身国家利益与美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可以说,是两国各自战略意图的冲突导致了这场核争端.本文在分析美伊不同战略意图的基础上,探讨了美国对伊政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伊朗的政策面临重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伊朗的政策面临重大调整杨永红近来,中东地区形势演变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就是长期对抗的美伊关系出现松动的迹象。事实上,美国国内早已就美伊关系和美国现行的对伊政策展开了讨论。主流意见认为,鉴于伊朗的地缘政治重要性及其他因素,美国孤立伊朗既不现实,...  相似文献   

9.
范鸿达 《西亚非洲》2006,5(3):42-46
在巴列维国王统治时期,美伊政府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从罗斯福到卡特等美国历届政府都对伊朗给予了特别关注。在这一时期的美伊关系发展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双方接近的原始动力;冷战则是铸造美伊亲密关系的基本纽带。不过由于美伊战略目标的巨大差异和对对方需求的明显不同,美伊对双边关系的认识并不相同。特别是随着冷战烈度的降低和巴列维地区霸权欲望的膨胀,两国高层间的分歧也逐步增多。此外,伊朗民众也不像政府那样认同美国,这直接反映在伊斯兰革命及其后伊朗强烈的反美倾向。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当今唯一超级大国,伊朗则是中东屈指可数的地区性大国,两国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长期敌对,由此极大影响了中东格局的塑造和结构。近年来不断升温的伊朗核危机,实际就是美伊关系敌对的产物。但2013年6月哈桑·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以来,美国与伊朗频繁互释善意,冻结34年的美伊关系出现了破冰迹象。  相似文献   

11.
12.
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盟,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都已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本文探讨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和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遏制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及印中两国如何借鉴对方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政策以尽快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树立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之根,塑立教义教法与教理学理之本,确立穆斯林伦理道德与行为纲常之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语言障碍没有得以全方位展现.于是,穆斯林学界基于<古兰经>和圣训的创制原理与基本精神,严格遵循<古兰经>注释学学理原则,展开了译注<古兰经>的长期学术工程.<古兰经>译注解读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古兰经>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使之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文化系统;加速了伊斯兰教植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步伐,使之顺应所在国的国情,并不同程度地实现本土化与学说化;增进了伊斯兰文明同其他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认同与交流,对于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入调整、思想观念深度更新之中,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日益突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重新审视苏共亡党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党风廉政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苏共亡党教训可知,党风廉政建设是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干部委任制始于列宁时期 ,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委任制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一定历史时期的存在 ,有其合理性。但是委任制毕竟要被现代社会所抛弃。斯大林非但未能及时进行改革 ,反使之登峰造极 ,最后给后代留下了遗患。  相似文献   

17.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8.
论苏联失败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的崩溃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失败,社会性失败必须从经济基础找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端实际是这一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的反映,这一矛盾就是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纳入统一计划,是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存在前提.个人消费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个人消费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由此便形成了否定苏联计划经济存在前提的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在苏联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计划与个人消费的对立对社会再生产产生了致命的影响,使社会经济陷入危机循环,而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经济基础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崩溃.压制个人消费是苏联计划经济赖以存在的内部条件,与外部世界的制度性隔绝是其存在的外部条件,从长期看这些条件都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19.
资源战略历来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安全也成为世界各国在考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最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石油是“能源中的能源”、现代工业的“血液”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在当前,石油不仅象征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战略物资,具有政治特性,能够产生种种政治效应,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正是由于石油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移民菲律宾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一批又一批移民的到来,菲律宾锡克教徒不断增多,锡克教徒群体在形成的同时,锡克教在菲律宾传播开来。他们在菲律宾主要经营商业,以求扎根于当地;还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以传播和继承锡克教文化。但在与印度家乡宗教与文化都截然不同的天主教国家里,锡克教徒作出了一定的调适,以缩小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