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宣州市民政局,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改进民政财务管理工作,实行各项民政经费“一捆柴、一支笔、一个漏斗”的理财管财“三个一”,走出了适合自己情况的理财路子。、所谓“一捆柴”,就是将所有的民政事业费、机关行政经费、救灾款、预算外经费、扶贫周转金、募捐款、社团登记费以及其他经费划归民政计财部门统一管理,集中使用,避免了各管各的钱.各办各的事的散乱现象,有利于集中资金办大事。所谓“一支笔”,就是由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这“一支笔”审批经费的开支,避免了多头审批和乱批乱支现象,增强了统一协调能力,有利于引导…  相似文献   

2.
<正> 自古以来,唯有母爱最是公平。然而,也有一些“耳软”娘亲,一闻哭声,便觉揪心,以为凡哭必饿,理所当然赶紧喂奶。因此,不顾儿多奶少,不辨真假虚实,撩开衣襟,拉出奶头,塞到哭声最大的孩子嘴里。长此以往,不哭的孩子皮包骨,好哭的孩子得了肥胖症,可谓“贫富悬殊”、“苦乐不均”了。作为母亲,应当分析孩子的哭因何在。若是饥饿引起,理应喂奶;若是其他缘由使然却仍喂之,既会浪费有限的奶水,又会使得孩子沾染贪吃好哭的陋习。如果孩子确实饿了,但是未哭,也应喂奶,否则,这种本分孩子势必陷入不幸。有了这种喂奶的哲思,才能走出“爱哭的孩子有奶吃”  相似文献   

3.
近来,在乡镇调查研究时,发现一些乡镇人改革中对民政所(办)实行“断奶’.也就是将民政所的办公经费、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变为自筹。我认为这一作法是错误的。其一,这样作不符合中央关于加强政部门自身建设的精神。今年国务院召开的第十资全国民政会议一再强调要加强基层民政组织建设,李朋鹏总理在会上强调指出.在机构改革中,民政部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部分乡镇将乡镇民政所“断奶”.显然与上述指示精神背道而驰。其二。这样作不利于民政部门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发挥。民政部门有一句口头禅,叫“上边千根线,下边一针穿。”民政部…  相似文献   

4.
香草 《今日广西》2010,(9):59-60
饭店里的饭吃得多了,便很怀念家常便饭。可是,很多工作忙碌的姐妹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拖着疲倦的身体下班回到家,希望吃一顿好饭菜,但是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在厨房张罗,回到家里就琢磨怎么能用最少的时间烹调出最可口的菜肴。于是,“懒人菜”在都市人群中迅速流传。  相似文献   

5.
根据第十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民政事业单位面临的新形势,笔者就民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快改革步伐,谈一点见解。目前,国家处于现代化建设初期,财力和物力的重点投向是发展经济和大型工程建设,用于民政事业的经费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增长。再说,即使经济发展到了较高水平,政府对民政事业单位也不可能大包大揽。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政事业单位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进行一次大的改革。那么,怎样改变民政事业单位目前“等”、“靠”、“要”的被动局面,结束“向政府要的钱越多越有本事”的状况呢!首要的是确…  相似文献   

6.
正民政基层工作第25调研组到达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河西村托养所时,老人们刚刚吃完午饭,饭菜的余香依然飘荡在空气中,志愿者李大姐介绍说,这里每天根据营养搭配提供一日三餐,让老人吃得饱、吃得好又吃得健康。为了让饭菜更可口,当天的蘸酱就是普通黄酱加入冰糖熬制成的,这些小细节无不体现出托老所对老人的体贴和关爱。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吉安地区十分重是抓基层、打基础记_作,乡镇民政所建设3年唱响“:部曲”:第一,民政协理员“农转非”户口全面解决。门95年,结合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地区行署采取增容费减中优惠的办法,一次性解决了民政协理员的“农转非’”户口问题第二,民政所机构编制和人员经费得到落实。地区行署文件明确规定:一是在乡镇机构改革中继续保留乡镇民政所,为股级事业单位,行政上由当地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县市民政局领导;二是乡镇民政所人员编制为2~3入,即由列人乡镇行政编制的¥职民政助理员担任民政所K,一、7二类乡镇再增…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6,(24):47-47
1984年,鲁晓萍被原民航浙江省局招工录用,成为食堂的一名普通员工,这一干就是15年。机场有三个员工餐厅,每天平均有3000多人就餐,真所谓“众口难调”,为尽量使每个人都吃上可口的饭菜,鲁晓萍利用各种机会向兄弟单位学习食堂管理经验。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增加饭菜的花色品种。她还专门开设了夜间员工小灶服务,保证一线值班员工能随时吃上热菜热饭。  相似文献   

9.
苏星 《当代广西》2009,(2):25-25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自治区民政厅围绕“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核心理念,开展了“民政科学发展三千问”活动,在众多的问题中,以提升抗灾减灾能力为目的的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建立切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完善的城乡民生保障体系,以及规范民政事业经费使用方式等等,成为了群众最为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不要天天怕吃亏,动辄愤愤然,不要相信“会闹的孩子才有奶吃”,成天在集体里争来夺去,那是误人误己的。事实倒是像我们的前贤主张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换成老外辛姆洛克的说法就是:“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  相似文献   

11.
位于保山市隆阳区怒江峡谷的潞江坝傣族乡,每逢节日,总会在大树婆娑、浓荫匝地的大青树下或傣族奘房外,由数张桌子排成长龙,众人端来自家烧的可口饭菜,拼凑成“百家宴”(又称“长桌宴”),形成数十人甚至数百人同桌同食的“百家宴”奇观。其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形成怒江峡谷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编辑部:我们镇订了10多份《中国民政》,每一期来了我都要翻翻,有吸引人的文章,有与工作关系紧密的文章,我都要认真阅读。我感到,贵刊离我们很近,因为它是我们基层民政工作者自己的刊物。我爱看“取经送经”、“社会写真”、“人生风景线”等专栏中的文章,因为它写的是我们身边的人、身边发生的事,有一种亲切感,有些文章有实用价值,对指导工作有益。我尤其喜欢“助理员之窗”和“鼓与呼”两个专栏,前者“解渴”,既道出我们的心情,又谈出许多好的工作心得,想一想,人家怎样做的,我该怎样做;后者“解烦”,作者了…  相似文献   

13.
对民政部门“有为”与“有位”问题,最近谈论较多,我的看法是,只有“有为”,才能更“有位”。“有位”是指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重视,民政意识强。领导的民政意识,不能自然强化,要在反复宣传中强化,民政宣传来自上级,来自社会,也来自民政部门。“有为”的民政部门,抓住各种时机,采用多种形式,给领导汇报情况,提供信息,阐明观点,沟通思想。又拿出工作实绩,让领导在“眼见为实”中受到启迪,看到民政的功能作用。可见,领导的民政意识,得益于民政的“有为”。“有位”是指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思路清,决策对,指导得力。…  相似文献   

14.
"7·5"事件发生后,武汉特警奉命火速赴疆维稳。接到命令时,有的特警刚推开家门,还没来得及给孩子一个拥抱;有的特警刚端起饭碗,还顾不得吃上一口可口的饭菜;有的特警刚做好一桌饭菜,还未来得及与妻子同享。但是"集结号"已经响起,他们义不容辞,火速奔赴新疆。  相似文献   

15.
《战国策》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寒士冯谖刚投奔到齐国公子孟尝君门下时,自谦没什么爱好和本领。于是,孟尝君手下的人给他吃很差的饭菜。过了不久,冯谖敲打着他的宝剑歌唱:“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便嘱咐手下的人像对待门下吃鱼的客人一样给他饭菜。过了不久,他又敲打起宝剑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阜城县县长办公会议决定,自1995年起,乡镇民政所人员正式列入编制,纳入财政开支。由此解决了过去“编制不落实,经费无着落”这一影响基层民政队伍建设的大问题。早在1990年10月,这个县22个乡镇就普遍建立了民政所。当时,民政所所长由在职干改革中,民政部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基本政策,提高了领导对民政部门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二是与县组织、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积极协调,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三是采取适当方式,反复向县政府领导反映民政部门担负的重要任务以及基层民政干部不适应的状部调剂。其他人员实行…  相似文献   

17.
《时事报告》2010,(11):4-4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真真认为,许多海外人才回国后,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他们本人在科研体制上水土不服,他们的孩子在应试教育上水土不服。海外人才在用完国家给的一次性资助后,就要加入到国内的项目竞争行列。在这种体制下,每一个人都是围着项目、经费走,很难根据本领域的前沿变化确定、开展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们福建龙岩是个贫困地区,贫困乡45个,占35%,民政经费十分紧张。解决基层的问题要靠乡镇民政办,而解决问题,最根本的,要手中有钱。因此龙岩地区民政局指导乡镇民政办,一手抓经常性民@工作,一手抓民政经济,让他们“手中有钱,办事有方”。办法主要有:一是创办民政果场。我们山地多,这是我owl优势。我们发挥这一优势,要求各乡、镇创办民政果场纳入山地综合开发轨道。近几年来,我们共投入320O余万元,创办各种林、果。茶场3.89多万亩。连城县北团乡民政办,1991年筹集资金6万元,开办了一个民政果场;种下果树200多亩,还投…  相似文献   

19.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前些年人们对社会上各种以捞钱为目的的行业不正之风的形象说法。现在这种“吃”风日见升级,多得难以尽举,只得以“靠什么吃什么”统之,连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也在被“吃”之例。 如今一些学校,特别是幼儿园、学前班,常打孩子主意创收。有的甚至“斯文扫地,铜臭熏天”。“吃”孩子吃得远离师道,不顾影响。如有的以“补习”、“特长培训”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前不久.我们到乡镇采访,发现有少数乡自去年8月就停发了乡镇民政办公室同志的工资和办经费,叫他们“创收”保工资和办公费开支,我们认为这一作法是错误的。民政部门是政府部门,民政作是政府工作,乡镇在改革中应将民政办公室同政府办公室一样对待;民政部门承担着基层政权建设生产救灾、拥军优属、婚管殡改、群众来访等20余项工作,同时又要B务于乡镇中心工作,如果再投入二量精力去“创收”保工资和办公费9支、势必削弱本职工作,给社会稳S带来多方不安定因素;乡民政干z是国家干部.他们的工资和办公2费由财政拨改,叫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