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法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罗豪才,姜明安,湛中乐,陈端洪行政法学在我国是一门相当年轻但发展较快的法律学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至七十年代末,几乎没有出版过一本行政法学的教科书或专门著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全...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行政法学以"行政行为"作为核心概念,对于行政行为之外的其他行为以及同一行政过程中各连续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十分关心,注重以静态、定点的方法考察单个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但由于现实行政具有作为过程的整体性、动态性等特征,行政行为概念在考察现实行政时存在着局限性、静态性等缺陷。因此,现代行政法学应当引进"行政过程"的概念,以为了实现同一行政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政过程"作为考察对象,将行政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形式全盘纳入视野,并着眼于同一行政过程中各行为以及同一行为内部的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对行政过程进行全面、动态的法律规范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模式及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成熟的学科必然处于一种成熟的理论体系之中,中国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成熟程度反映了中国行政法学科本身的成熟程度。虽然中国任何一本行政法学的教程都必然处于一种理论体系之中,但人们从不自觉转向自觉地寻找和探讨行政法学理论体系乃是90年代的事。本文对建国以来,特别对80年代以来的国内行政法学教材进行归类分析,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多种行政法学理论体系,如:宪法学体系、行政学体系和行政法学体系;行政法学总论体系和分论体系;制度行政法学体系与原理行政法学体系;静态行政法学体系与动态行政法学体系;宏现行政法学体系、微观行政法学体系和中观行政法学体系;行政法学的双线体系与单线体系;内部行政法学体系与外部行政法学体系等等。作者对各种行政法学理论体系进行了评判,分析了各种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源。本文虽不能展示一种最终最完美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但它也许为人们接近这种目标创造了一种有益的理论背景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名扬先生是我国行政法学的奠基人。他在长期的行政法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行政法学的思想体系。王名扬先生的三部代表作《英国行政法》、《法国行政法》和《美国行政法》,是我国在外国行政法学研究方面三座令人仰止的高峰。他的全部光辉思想,也主要体现在这三部巨著当中。我们在深入钻研这三部著作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对王名扬先生言传身教的心得与感悟,对王名扬先生深邃的法学思想,进行挖掘、剖析和整理,以总结王名扬先生对中国行政法学作出的巨大贡献。^①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行政法学发展势头迅猛。1997年我国行政法学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术活动多于往年,学术性的著作和文章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是可观的,可谓成绩颇丰,因此,有必要作一总结。本文拟对1997年公开发表于若干刊物上的学术观点进行综述并对今后两年本学科的发...  相似文献   

6.
站在中国行政法学百年发展的历史图景之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应该善待概念行政法学的方法论和知识论。外接管制的新行政法强调横向地研究"事务"而不是理论,它有自己新的价值范畴和问题域。但是,政府管制之下的新行政法只有借助概念法学的范畴体系和逻辑思辨方式,才可能实现其功能主义的目标,否则将陷入"问题陷阱"。台湾概念行政法学的发展方向值得祖国大陆借鉴,在概念法学的塑造下,部门行政法与政府管制研究的结合之路是祖国大陆行政法学的可欲之路。中国行政法学的困境不是概念法学的困境。外接政府管制的新行政法,一定程度上将弥补司法审查制度缺陷带来的概念行政法学的功能性不足。  相似文献   

7.
标的与客体是在法学类教材与著作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概念,但其使用却很混乱,二者到底有无各自特定的指向和使用范围,该如何区别和正确使用这两个概念,学界对此莫衷一是.因此,分析其差别、厘清其使用范畴,对规范其使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画图法、对比法来分析标的与客体在不同法律术语中的含义,旨在分清不同的法律学科中同一词的不同用法,以避免同一语词的滥用.  相似文献   

8.
《英国行政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法学研究蓬勃发展和普及法律常识热潮中,我国法学著作如雨后春笋,竞相出版。但也不能不看到,从高标准来看,目前学术理论性强、耐人思索的著作尚嫌太少。特别行政法学,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是一块空白。现在要急起直追,填补这块空白,并创造出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行政法理论,就需要了解各国行政法学已有的成就,需要比较全  相似文献   

9.
德国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行政主体 (Verwaltungstraeger或RechtstraegerderVefwaltung )是德国行政法学中具有中心地位的概念之一 ,它加强了行政法学与宪法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反映了行政法学作为法学(权利义务之学 )的基本特征 ,并在诸多方面指导行政法具体制度的设计。德国的行政主体概念因其较为深厚的理论底蕴 ,对于大陆法系很多国家和地区 (如日本与我国台湾 )的行政法学有着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一概念 ,对于进一步深化外国行政法学的研究 ,反思中国的行政主体理论 ,① 推进我国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重构 ,具…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学体系是行政法学在学科上的内部结构关系及整体构成方式.随着行政法学研究的深入,该专题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既有专文的论述,也有散见于教材及著作中的各种观点.本文着眼于构筑体系的原则,几对关系的比较及行政程序法的地位等予以简要综述,以期勾画出我国行政法学体系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1999年行政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1999年行政法学研究概况 1999年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继续健康发展。学者们在基础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研究、中外比较研究、行政实务改革等方面都作出突出贡献。本年度出版的行政法学著作主要有: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行政法学》(修订、政法大学出版社)、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  相似文献   

12.
传统行政法学在总论中仿照民法学中的法律行为概念,将属于公法领域的行政机关的各种行为以一个统一的概念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进行体系性的考察。这个概念就是“行政行为”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即“行政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3.
由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博士生导师应松年教授主编,九位中青年行政法学者参撰的《行政法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于1998年6月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面世。这部57万字的著作是目前国内篇幅最长的行政法学著作之一。她结构完整、体例规范、论述全面,可以作高层次的行政法学教材之用;同时,她论证充分、挖掘深入、富有创见,又堪称高水平的行政法学专著。1988年应松年教授曾主编出版过一本作为政府法制干部培训教材使用的《行政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教程》)。此书是继1983年《行政法概要》(…  相似文献   

14.
对行政行为有价值的探索──读《行政行为法》一书有感杨海坤行政行为是在行政法学上及行政政活动的理论概括,是行政法学理论中极其重要的概念。特别是我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我国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之后,行政行为已成为我国行政法...  相似文献   

15.
1993年行政法学综述刘莘1993年,我国行政法学研究又有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间出版的专著、教材、辞典、手册等共计20余部,论文计320余篇.其中较有影响的著作有:《行政行为法》、《行政诉讼法学》、《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外国行政法...  相似文献   

16.
行政法学理论基础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行政法学研究中,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问题是很重要的课题之一。它不仅反映了不同类型行政法学的阶级本质和形成过程的具体历史特点,而且直接影响行政法学的体系结构、主要观点以及整个行政法学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学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上,它与资产阶级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比较,有哪些本质特点,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学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立法的概念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立法为当前行政法学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许多行政法的著作中,莫不将其列为专章论述。盖行政立法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行政作用之一。又行政立法是现代民主国家立法的一种类型,①自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唯学者对行政立法的概念及其意义,看法甚为分歧。因之,本文以此进行探讨,藉以就教于方家。一、行政立法的由来在夜警国家、自由法治国家时代,国家的统治机构均系依权力分立之原理,而分权制度多采盂德斯鸠(C.L.deS.Montesqllieu,168pel755)的三权分立学说,为防止国家统治者滥用职权、侵害人权,将国家权力依性质之不同划…  相似文献   

18.
<正> 具体行政行为是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具体行政行为性质、地位范围的界定和阐释不仅涉及到行政行为的一般理论,而且关联到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自1989年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具体行政行为加以明文规定以来,其内涵和外延在行政执法和行政诉讼中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无论是在行政法学学术界中,还是在行政执法、行政审判的实务界中,都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加以充分、系统的研究。因此,方世荣教授的新作《论具体行政行为》可以认为是行政法学这一领域内的一部开拓性的著作。 该书以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思考行政法理论的全新视角,通过这一视角,作者关注和反思行政行为的基本理论以及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中诸多重大、疑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新论纷呈。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诉讼中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行政与法》2003,(12):98-100
由于不确定法律概念在行政法律条文中大量存在,而这些用语无不留有一些模糊空间,无法明确指明界限。行政机关在执行具有不确定法律概念的条文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往往表现为裁量行为,所以我国行政法学界也将行政机关的上述行为归纳为自由裁量行为。从德国行政法学理论看,不确定法律概念和自由裁量有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两者的司法审查制度上,审查的范围应该是完全不同的。本文将在分析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自由裁量的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司法审查机制,以期推动我国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20.
江利红 《法学》2012,(3):51-62
传统的行政法学过度偏重于作为行政过程最终结果的行政行为,忽略了同一行政过程中各个连续的行为形式之间的联系,仅仅从静态上定点地考察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随着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行政法学必须将行政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形式全盘纳入视野,而且应注重同一行政过程中各行为以及同一行为内部的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对行政过程进行全面、动态的考察。基于此,可以从公私法区分的相对化、实质法治主义的转换、行政法学方法论的变革、行政法体系的重构、行政行为理论的发展、行政过程中相对人地位及作用的提高等六个方面构建行政过程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