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保安》2012,(18):60-61
企业创新需要很多条件,如人才、资金、技术与合理的创新管理体系等,但最关键的是具备一个创新的企业文化。但到底什么是创新的企业文化,似乎并无准确的定义。其实,创新的企业文化具有三大特点,其一,敢于承担风险;其二,敢于并善于变革;  相似文献   

2.
政府购买服务自在西方国家诞生以来,已经超越意识形态,成为国际趋势。该制度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逐渐成为我国部分地区的政府改革思路之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但是,正如一个硬币具有正反两面,如今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在项目运作中也面临困境:监管制度不健全、评价监管体系缺失与政府工作的错位导致监管不到位都成为制约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创新社会组织监管体制与机制、评估监管体系;建立横向监管机制;改进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是当下比较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全党的学习,不仅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的高度自觉,更需要创新和完善相关制度,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要创新与完善领导制度,加强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领导;二是要创新与完善学习制度,提高全党的学习效果;三是要创新与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四是要创新与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增强党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源配置市场化是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大措施。我国寻祖性腐败的经济根源在于行政权力的垄断和过度干预,变轨期、双轨期和并轨期的腐败现象各有其特点。国有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反腐意义在于可以消除腐败机会、抑制腐败动机及减少“腐败资本”。加快国有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要点在于实现制度创新,把强制性制度创新与诱致性制度创新相结合;把核心制度创新与外围制度创新相结合;把正式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相相合。  相似文献   

5.
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和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法律制度问题。从法律行为控制的角度来看,要正确认识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安全的环境保护功能、经济转型促进功能和社会发展推动功能,并基于这种认识发挥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以规范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的各种横向法律行为、纵向法律行为,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互促共赢的目标。但是,中国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安全的法律制度设计要根据试点市场阶段、全国市场阶段、全球市场阶段三个不同阶段的交易条件和法律需求,进行法律制度上的创新与完善,逐渐形成一套内容完备、协调性好、适应性强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陈华杰 《桂海论丛》2007,23(3):57-59
文章首先对创新实践的内涵和方式进行界定;接着阐述了社会进步是客体与主体相协调的整体性变革;客体方面的变革是社会进步的现实基础,而社会进步的核心内容则是主体的发展;最后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创新实践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警察院校网络素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探索研究、起步实施、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当前正步入第四个阶段:创新提升阶段。实现这一阶段的发展目标,不仅要提升警察院校学生的网络素养,还要创新制度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与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反贫困治理结构创新——基于中国扶贫脱贫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池忠军 《求索》2015,(1):18-22
经过数十年的反贫困实践,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反贫困成果的同时进入了综合反贫困阶段。新时期反贫困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反贫困应具备创新性和系统性。因此,必须创新反贫困治理结构。反贫困治理结构的创新主要包括:反贫困治理结构主体的创新,即建立包括政府、第三部门、贫困群体在内的多中心贫困治理主体结构;反贫困治理结构制度的创新,即通过正式制度(法典、专门法和政策)的供给与非正式制度(软法)的培育和运用,优化反贫困治理结构及其运行;反贫困治理结构管理运行的创新,即多中心反贫困网络中的多层治理、协同治理和自主治理。  相似文献   

9.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基于演化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焱  郑江绥 《前沿》2009,(6):61-63
现有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存在两方面不足:忽视产业的微观基础;模糊产业的空间属性。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具备微观基础的新理论框架。该理论以演化为视角,通过对企业惯例的分析得出:具备强价值创造能力的企业是主导产业形成的基础;伴随着个别成功企业的惯例扩散,出现横向和纵向的企业衍生,企业集群形成并成为主导产业的空间载体。所以,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强价值创造能力、高集聚度。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国有企业的制度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构成:二者是相互生成、共同发挥作用的。优化制度结构是促进吉林省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制度供给数量,提高制度供给质量;摆脱非正式制度滞后现象;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兼容。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08,(11):F0002-F0002,I0001
建所30年来,三十六所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实现了四次技术飞跃,产品覆盖陆海空天各个领域,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领域的空白,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历年来共取得各种科研成果4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9项,部、省级92项;多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劳模、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10,(14):F0002-F0002,I0001
201O年6月28日,浙江省电力公司组织专家对220千伏舟山与大陆联网工程进行竣工验收。专家组系统检查了联网工程建设与投运准备等情况后,一致认为联网工程符合验收规范各项要求,具备启动投运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不稳态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以往的20年中,两岸民间关系虽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两岸政治关系依然处于高度的不稳定状态,两岸民间关系发展的制度规则稀缺已然显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分析框架,结合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尝试研究两岸关系不稳态的制度因素。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两岸关系发展离不开相应的规则与制度创新;第二,两岸“民间性”制度创新模式存在严重的局限性;第三,两岸关系稳定发展需要全方位的制度创新,而全方位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建立“规则的规则”——确立“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十六大以来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总结与相承,又是面向未来,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改革、发展、创新,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创新精神。这些创新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沉默权制度:中国司法改革之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沉默权制度,是我国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也是无罪推定原则和对抗式诉讼结构的要求,它有利于诉讼效率的提高。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沉默权制度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使沉默权制度有了植根的土壤;实行沉默权制度的物质技术条件已基本具备;形成了沉默权制度生存的法治空间。  相似文献   

16.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艰辛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创新则是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社会发展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7.
杨娜曼 《求索》2008,(2):45-46
本文论述了美国新一代合作社创新的必然性,新一代合作社呈现出四个新特点:以“投资-利润”为主要取向;以封闭社员资格为主要产权结构;以交易份额制为主要前提条件;突破区域限制,以全球为服务范围。对美国新一代合作社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必然有其不同的经营方式和制度创新。合作社的特征与其所在的农业特征是一致的,前者是后者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现代领导》2014,(10):9-9
四川省8月印发《成都市部分区域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方案》,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和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行改革试点,涉及4个方面17项:投资管理制度创新: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施境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创新商事登记制度。贸易监管制度创新: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推进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积极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功能:实施更加便利的检验检疫制度。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对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现实目标的继承与创新,应以党的十六大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来考察和认识。十六大前的改革开放阶段,党在继承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变革现实目标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制度变革现实目标。十六大后的改革开放新阶段,党在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变革现实目标的基础上,创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社会制度变革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是全市的老工业区和产业工人居住区,人口39.9万,辖7个街道,92个社区。目前,全区享受城市低保的家庭3873户8295人,占区内常住人口总数的2.07%。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城市居民低保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素质优良、条件具备、资金落实、信息公开”的要求,不断完善政策保障,健全工作体系,创新管理机制,推行分类施保,全面打造科学低保、公平低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