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波 《警察技术》2017,(1):86-88
预测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因素、确定主要因素,是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的关键环节。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LS)实现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模型的构建,对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与事故起数、GDP、机动车保有量、公路通车里程、人口数四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最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并对下一年度的数据进行预测。该模型的相对误差为0.52%~10.91%。  相似文献   

2.
地面轮胎拖印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轮胎拖印是车辆发生事故时,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它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再现,进而对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进行责任认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根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体系的重要内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适用何种原则,理论界争议一直较大,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运用侵权法归责原则的理论,回顾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立法,通过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缺陷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交通事故案件,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要实施讯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讯问,是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保障讯问及时、有效地进行,保障被讯问人客观、全面地提供有关事故的真实材料,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明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讯问的概念与要求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讯问的技巧,目的是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业务部门和办案民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公民道德紧密相关、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公正与否与行政道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提升公民道德、完善行政道德,推行道德法律化,是减少交通事故、科学合理处理交通事故,构筑社会主义和谐交通环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公路护栏作为重要的道路安全设施,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分析我国近年来涉及公路护栏的重大交通事故特征入手,对公路护栏防护性能相关标准进行研究,剖析公路护栏在技术标准、生产、施工、设置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加强护栏产品生产设置和施工环节监管、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杭财社[2015]11号市、区各有关单位:《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意见》已通过市政府法律审查,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2015年9月22日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意见为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的管理,规范操作、及时对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进行救助,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等六部门关于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杭政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分析各方当事人的违法过错行为在确定具体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是关键。运用道路交通事故险情避让理论能对事故发生和责任认定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遵循事故险情避让理论的逻辑关系,建立相对固定的模型进行因果关系、作用大小分析,最后确定当事人在具体事故中的责任大小。  相似文献   

9.
汽车道路交通事故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侵权行为,构成道路交通事故侵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件:道路交通事故必须是因车辆造成的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必须是发生在特定道路上的事故;有侵权行为;当事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是过错或意外;道路交通事故必须要有损害后果;因果关系。以上是构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必备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件,则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故处理不应适用调解□张盛国现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公安机关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后,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11.
在道路交通处理过程中,参与不同阶段的人员并不相同。在实务中,基于解决具体问题的需要,普遍存在对当事人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事故处理工作人员和交通事故各利益相关人员在相关法律适用上的矛盾和困惑。基于此,应在明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当事人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引入第三人的概念,明确第三人的适用范围,以明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不同阶段各利益相关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为事故处理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表现为相关部门"职"与"责"不相统一,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社会化体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驾驶员源头把关不严,导致后续的交通管理工作局面被动;公安交管部门的内部科学管理有待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势头,实现交通事故稳中有降的目标,一方面要切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压事故,形成齐抓共管,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把预防交通事故的触角向基层乡镇、职能部门和企业延伸,另一方面,公安交管部门内部要树立信心,抓住重点,完善机制,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读取交通事故车辆EDR数据是交通事故车载电子证据调查的基础和前提,事故调查人员在明确汽车EDR装置触发与锁定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交通事故中车辆的品牌型号及损坏情况,确定EDR数据的提取方式,选择合理的读取方法和流程对EDR数据进行科学读取,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关键证据的丢失与损毁;结合交通事故的其他物理证据,提高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的效率,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是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类司法鉴定的重要鉴定项目之一,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车辆速度鉴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车辆速度鉴定的各种方法;并针对各鉴定方法的特点,提出了鉴定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李发生 《公安研究》2004,(10):91-94
随着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了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位于世界各国的前列。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的严重性和防范道路交通事故的紧迫性,提出要用系统观点科学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以及采取相应的道路交通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几年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事故中的受害者往往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这就需要尽快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针对我国现行制度的运行现状及不足,通过对现行法律的解读,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提出一些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其分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交通事故过错的概念和类型,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如何认定交通事故过错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依然呈高发态势,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作为交通的基本参与元素,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交通安全。研究人的行为,有助于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提高交通安全性。文章概述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从驾驶人、行人和乘车人三方面,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其与交通安全问题高发之间的联系,从规范交通参与者行为的角度出发,提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2017年~2019年大连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数量着手,预测其2021年发生数量。首先,通过收集近三年大连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数量,构建灰色预测GM (1,1)模型,并通过Matlab计算预测2021年其发生数量为60360起,且相对残差小于0.1。然后,依据实地调查,从多方面分析大连市道路交通发生事故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预防大连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事故回归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本原理,以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为研究基础,结合城市GDP、人口数、汽车保有量、城市道路长度、公路客运量、公路货运量六项影响因素,采取逐步进入策略,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次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数学模型;结合显著性检验原理,给出了各因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显著性作用评估方法,为合理有效地进行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和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