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当行政主体的合法行政行为导致公民的人身权受损时,由于法律没有设定统一、合理的补偿制度,公民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救济。考察法国、德国和日本在此领域立法与司法的实践,分析我国行政补偿现状,有必要对人身权受损的行政补偿进行理论和制度的探讨,以便公民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救济。  相似文献   

2.
行政补偿制度的建立具有深厚的法理基础,其法律价值体现在保护公民的宪法权利、实现公权力行使与私利益保障之间的有机平衡等方面。目前,我国在行政补偿制度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应当从明确行政补偿范围和方式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行政补偿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因其合法、正当的行政行为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益损失,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社会公益、协助公务而使自身权益受到损失的,行政机关依法对其损失予以补偿的一种行政救济行为。制定行政补偿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制定我国行政补偿法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法制实践。制定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构想。  相似文献   

4.
行政补偿是指国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合法行使职权行为或为公共利益需要致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给予补偿的法律救济制度,其范围包括因行政主体合法行为造成损失的补偿和因相对人为公益遭受损失的补偿。行政补偿的方式应多样化,补偿标准应坚持"公平补偿"与"完全补偿"相结合。我国应加快行政补偿立法的步伐,采取基本法和单行法并举的模式,尽快制定出一部统一的《行政补偿法》。  相似文献   

5.
行政补偿是指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合法地给特定人的财产带来特别损失时,基于保障财产权和平等负担的原则,对该损失予以弥补的行为和制度。行政补偿作为一项行政法律制度,对于保障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剥夺与侵害,对于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行政补偿纠纷诉诸于司法程序是有现时必要的,而现行行政补偿制度对公民的司法救济还不完整和不完善,需要在赋予司法机关对行政补偿决定的变更权的基础上,借鉴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来完善行政补偿的司法程序。同时,建立公正、客观的补偿标的评估体系也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7.
行政补偿是一种以权利保障与利益平衡机制为主要功能标志的现代法律制度,行政补偿制度的首要功能是对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保障。在2004年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上,行政补偿制度的功能日渐重要。  相似文献   

8.
论行政补偿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补偿标准是行政补偿的核心问题,补偿标准的公正与否直接关涉公民因公共利益而承担的“特别牺牲”能否得以有效弥合。本文对行政补偿标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阐释构成行政补偿标准的各项具体因素,剖析我国行政补偿标准在立法与执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行政补偿标准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2004年修宪后,宪法明确宣告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这是我国宪政制度发展的里程碑。与此相适应,有关"行政补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再次成为法学界探讨的热点。行政补偿的概念原则、范围、性质等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行政补偿类型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转型时期完善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核心内容.域外行政补偿类型基本通过宪法原则和判例逐步确立,对建构我国的行政补偿类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结合补偿类型的理论分类依据,建构了既体现行政补偿特点和共性、又突出了我国现实中存在问题的补偿类型,以期为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94年 5月 1 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标志着我国因国家违法行使其权力而导致的赔偿责任制度的正式确立。然而我国至今未有一部对行政补偿制度作出专门规定的法律。因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合法行使其权力 ,而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的损失补偿问题尚未解决。本文结合实情况 ,试对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加以分析与探讨。一、行政补偿的概念界定行政补偿 ,又称行政损失补偿 ,是指因行政主体 (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的合法行政行为造成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损失 ,依…  相似文献   

12.
论行政补偿的宪法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代以来,人们的财产权利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财产权利绝对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受到挑战。现代各国都在宪法中明确规定,政府基于社会公益之需,可以对公民财产进行征用或限制,但是须以公平补偿为前提。行政补偿制度的价值在于,它既充分体现了其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功能,也充分体现了其对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协调功能。我国现行宪法只有征用条款,却缺少补偿条款,应予完善。  相似文献   

13.
行政补偿是我国行政救济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行政救济途径相比,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其现行制度本身存在采取事后补偿、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和范围不合理等问题。韩国的行政补偿制度具有采用事后补偿,补偿标准和范围具体化、合理化,补偿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4.
行政信赖补偿本质上是行政机关的自我补救而不是赔偿。行政信赖补偿制度以行政信赖利益为基石。构建行政信赖补偿制度的关键在于行政信赖补偿的行政程序、诉讼程序、补偿方式与标准。  相似文献   

15.
行政补偿制度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源于宪法上损失补偿的规定。该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宪法补偿条款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地落实。行政补偿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思想根源和历史渊源。同时,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其也是与对私人财产权宪法保护的宪政制度的不断完善密不可分的。西方行政补偿宪政制度的探源对我国整个行政补偿理论研究以及对推进立法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私权利的冲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相当突出,行政权在权益取舍和平衡中存在损害个人权益的可能,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就成为政府必须应对的课题。非常态下的公私权价值权衡,最为根本的是要遵循比例原则,依据事件类型、等级、周期研判的行政目的、公共利益的维护范围及程度、对公民权益的损害程度,以匹配相应的行政措施。完善公共卫生事件中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制度,需要扩大行政赔偿及行政补偿范围、明确行政赔偿及行政补偿义务主体、提高行政赔偿标准以及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政补偿程序。  相似文献   

17.
要完善行政补偿制度,首先应对行政补偿的概念和特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我国应以“谁得益,谁补偿”原则指导下的公共负担平等说作为行政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的行政补偿缺乏宪法依据,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补偿法,行政补偿救济制度缺位。我国应在宪法中增加行政补偿条款,对有关条款作扩张解释,在时机成熟时制定统一的行政补偿法,同时应确立我国行政补偿的救济程序和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8.
行政补偿是一种作为权利保障与利益平衡机制的现代法律制度。随着国家职能由秩序行政向福利行政的转变,行政补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已有多年行政补偿的法律实践,但在法治建构和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许可补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许可法》首次确立了行政许可补偿制度,对明确政府责任、构建科学的决策程序、建立诚信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行政许可补偿的内涵、理论基础、行政补偿与行政许可的关系进行论证,对从原则、程序、补偿资金来源等方面建立行政许可补偿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行政许可补偿是行政主体在法定情形发生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合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给行政相对人造成财产损失予以合理补偿的制度。行政许可补偿的性质是行政主体的法定义务。行政许可补偿制度是信赖保护原则的体现,并且有其宪法依据。目的要件,即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是行政许可补偿构成中的重要要件,需要司法解释予以界定。合理补偿是行政许可补偿的标准,但关键是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来保证合理补偿标准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